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觉慧普弘:认准自己的位子


   日期:2016/3/30 5: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子,自己的位子就是自己的命,学佛人成佛成道,就是在自己的位子上成,在自己的命上成。若干啥的不悟啥,不把自己的位子做好,不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弄得乌烟瘴气,人人烦恼。这样的学佛人怎样下功夫,念多少声佛号也不管用,也难成佛,因为这样人的内心不会清净,全是烦恼,根本没认准自己的位子,没有认命。啥都没做好,自然地佛也念不好。根本没明理,不明理怎能得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有些学佛人整天很烦恼,有同修告诉这些学佛人念佛,说念佛能够去烦恼,能够消业障。这些话听起来是对的。这些学佛人照做了,不但不灵,不但没把烦恼去掉,反而更烦恼了。因为这些人差的是明理,因不明理才有的烦恼。再加上不明理念佛,就更加的烦恼了。

比如,有一个女人很不明理,在家里没有摆好自己的位子,啥都没做好,公婆不开心,先生不高兴,孩子整天的在担心害怕中过日子。家里一团糟。这个女人的心怎能清净,怎能不烦恼。这时候让他念佛,用念佛的方法去除烦恼,是不可能的。本来家人都烦恼,啥都没干好,还整天的念佛。家里人听了不但烦恼,还会更生气。状况就会更糟。所以,要想念佛得力,一定要先明理,明理后把人做好,做好自己的本分,自己是干啥的,啥就是自己的命,在家里是啥样的位子,就是啥样的命,一定要认命,就别不服气了,认命,定命,行命。这里说的认命,不是相信算命先生给算的命,而是自己的本命。

做婆婆的,婆婆是自己的命,一定要认准自己的位子,就是认准自己的命,就是婆婆,定住自己的位子,只做婆婆,别乱了套,不把自己当婆婆,当外人,看笑话,看热闹。这就乱套了。有的婆婆跑到媳妇的位子,侍候媳妇,给媳妇打洗脸水烧火做饭,这就是颠倒了,这是媳妇该作的活计,是媳妇的事,一定要把自己的位子换回来,定住,自己就是婆婆。行命,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婆婆说婆婆的话,想婆婆的事,做婆婆的事。这就对了。这就是行命。

公公认准公公的位子,定住公公的命,行好公公的命。丈夫认准丈夫的命,定住丈夫的命,行好丈夫的命。妻子认准妻子的命,定住妻子的命,行好妻子的命。其他人也是一样。

下面以媳妇为例加以说明,做媳妇的要定住本位,认准自己的位子,好多女人结婚十几年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本位,还以为自己是娘家的某人,不知道已经不是娘家的人了,而是婆家的人了,做人家的媳妇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女人,还以为自己是娘家的人,还不把自己当成婆家人。见到婆家人就疏远,见到娘家人心里就乐。这就是没有认准自己的位子,娘家的父母,是生我养我的的父母,是把我养大成人的父母。把女儿养大成人是父母的任务,养大成人的过程,就是教会女儿做人的过程。做女儿的在亲生父母身边,每天和父母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原则。和母亲学习做好女人。

教人可不只是用语言讲说做人的道理,也不只是对所教之人要求必须如何做,必须做到啥样程度,不是定制度,更不是立规矩。

而是以身立命。要把自己的命立住。先要知道自己是干啥的,这叫认准自己的位子。认准自己的工作是啥,自己的使命是啥,是啥样的使命,就是啥命。要认识明白,认识准确。认准自己的命。也就是认命。知道自己是干啥的后,一定要立志把自己该做的做好,这叫定住自己的位子,也就是定命。知道自己最该做啥,下决心一定把该做的做好,就是立住命了,志立住了,定住命了。当下就该做最该做的事,就是做自己命中的事,做这事就是自己的命,自己的命就是做这事的,做这事就是自己的事业。做成了为止,完成任务为止。做事的全过程,就是从接过使命到完成任务的全过程,就是行命。行好自己的命。就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本分事。一个人的一生有好多命,若把自己一生中的所有命都认准了,把命中的事都做好了,都到位了,都出色地完成任务了。这个人的一生就都是好命,这个人的命好。若一个人一生中的好多命,自己都没认准,都不清晰,都不清楚,糊里糊涂的活了一辈子。一件事也不会做,一件事也没做好。这人的命准不好。命好命不好不在命,在于自己是否知命,是否认识自己的命,是否能够定住自己的命,是否在行自己的命。若已经认准自己的命,定住自己的命,行好了自己的命,这人的命准好。若认不准自己是啥命,就定不住自己的命,也就行不好自己的命,这样的人命准不好。命好的人,时刻开心快乐。命不好的人整天愁眉苦脸的过日子。

亲生母亲一定要给女儿教育好,从怀孕那天开始,一定要远离恶言恶行,不起恶的念头,远离恶的环境,决不看惊险恐怖刺激和污言秽语的影片,不听躁动不洁不雅的音乐。多听清净舒缓的音乐,多听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的道理,做好人的道理。现在有好多发心老师专讲这样的内容,有视频光盘,语言录音,都可以学习。从中学会做人、做好女人的道理。从中学会如何做女儿,如何做媳妇,如何做婆婆。自己就更会做女人,会做媳妇,自己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从怀孕期间开始,夫妻间说话也要注意,不说脏话,不说秽语,不起邪YIN,污秽、及恶念,妻子一定要尊敬丈夫。丈夫恭敬尊重父母,妻子更要恭敬尊重公婆。友爱一切亲人。每天勤劳操持家务。边学边做,逐渐的都学会了,都会做了。同时也进行了胎教。

孩子出生后到长成大姑娘这段期间内,做母亲的每天所思所言所做,都很重要,不只是想事,说话和做事。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潜移默化的领教女儿。就是用带领的方式教会孩子,领教就是自己完全做好,完全做到,孩子就会听到看到学到。母亲做出好样子,女儿就自然照母亲学习。母亲做成啥样子,女儿就学会啥样子,都是自然学习,自然学会。母亲做的好,以后女儿做的就好,母亲好了,女儿自然就好了。若女儿长大出嫁后,啥都做得很好,就证明她的母亲做得好。若女儿出嫁后啥都做不好,就是她的母亲啥都没做好。母亲好不好,看女儿所思所言所行就知道了。那么女儿长大后好不好,看做母亲的现在的所思所言所行也就知道了。要想让自己的女儿以后的命运好,就得把女儿领教好,做母亲的就必须做好。母亲做好了,女儿就得着道了,就会做了,将来的一生都会做得很好,命运就会很好。若母亲没做好,女儿以后就不会做,以后的命运准不好。命运好的,相互尊敬着过一辈子,命运不好的相互间争吵打骂着过一辈子,或过不完一辈子就离心离德了。所以,若想真心为女儿好,就得下功夫学习,立住志,一定学好,一定做好。

女儿大了,从十六七岁开始,要逐渐的告诉女儿一些女儿以后该做的事。女儿长大了,到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得找对象,就得出嫁,嫁给谁家就是谁家的人了,所嫁给那个人的爹妈,就是你的亲爹妈,那个人的亲人就是你的亲人。我们是你的生身父母,那个人的父母是你的亲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你养大成人,把你领教好。把你将来出嫁以后该懂该做的都告诉你,让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后会做媳妇,会在婆家做人。你做好了,你的命就好,你若做不好,以后的命运就不会好。你以后若做不好,就是当妈的我不好啊,我就得但你的所有不是,那我就是个罪人,愧对老祖宗,愧对你,也愧对你将来的儿女、愧对你未来的子孙。我的罪过可就太大了。你出嫁后若啥都做得很好,家庭和睦,子孙昌盛。当妈的我也就无愧于祖宗、无愧于人了,我也就心安了。才是我真的完成了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求能够真的无愧于心,无愧于来此世间一回,无愧做母亲一回,不求留下德名,也不会留下骂名。

你将来嫁给谁家,谁的家就是你一辈子的家了。现在的家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是你的故乡,你以后所嫁的那个家是你真正的家,是你一生中生活工作的家,你以后在这个家里面,像我一样,相夫教子,孝养父母,和睦兄弟妯娌。友善亲戚邻里。

就好比,有一个人在上海出生,在上海生长了二十年,二十年后因工作需要,搬到了北京。在北京一直生活工作到老。这个人真正的家是北京,不是上海。上海是这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是养育成人的地方,上海对这个人有恩,永远无法报答的恩,上海是这个人的恩养之地。是这个人的故乡。这个故乡永远不能忘,这个故乡的恩德永远不能忘。一定要报答故乡的养育之恩。怎样报答养育之恩呢?那就看看培养这个人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培养这个人的目的,就是让这个人能够成人成才,在最需要他的地方,最适合他才能施展的地方,最适合他发展的地方,干一番事业,把自己的才能用上,把人做好。为最需要他的人服务。为国家服务。年轻人明白了,这就是培养养育自己的目的,就是故乡的情怀,就是故乡的期望,就是故乡的愿望。那就把故乡的愿望达成,在现在的家乡北京,把故乡上海对自己的期望达成,在北京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不要一直的思念故乡,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安好这个家,把心安在现在的家里,把心安在北京,我是北京人,我的原籍是上海,现在是北京人,尊重北京,爱好北京,好好工作,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为北京服务。北京是这个人的家,上海已经不是这个人的家了,上海是这个人的家乡,是这个人的故乡。北京人就是这个人的亲人,北京事就是这个人的事,北京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工作。把心安住在北京,北京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北京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北京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北京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北京好好工作,这就是回报故乡上海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这就是达成故乡对这个人的期望,圆满故乡对这个人的愿望,当然,故乡依然亲,故乡在这个人的心中永远美好,故乡的人永远是自己的亲人。永远不会忘记故乡的恩德。为了感谢养育过自己的故乡之恩,就更要把今后该做的做好。女孩子出嫁后,出生长大的地方就是故乡,父母就是故乡的亲人,嫁到哪里,哪里就是自己一生的家,那个人的父母就是你的亲父母,家人就是你的家人。

又好比果树嫁接,一粒杏核种子,种在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大树,但结出的杏子味道不正,也不好吃。想要味道纯正,想要好吃,想要结出好的杏子,就得嫁接。从一棵纯正口味的杏树上,剪下一个嫩枝条,将这根嫩枝条嫁接到那棵杏树上,把那棵树上的所有枝条都剪断。只留嫁接过来的枝条。这根枝条完全和这棵树长在一起。这根枝条长成了大树,开花结果,结出好看好吃的大杏。

从一棵树上剪下来一根枝条,把这根枝条嫁接到另一根树上了,已经不是原来那棵树上的枝条了,而是另一棵树上的枝条了,和另一棵树是一体了,若还不把自己当成这棵树上的枝条,还以为自己是另一棵树上的枝条,这样会干死的。和这棵树不和性。就会招灾,就会干枯而死。其实,嫁接过来的枝条,知道,原来的树是生育自己的地方,是自己以前的家,对自己有恩。现在的这棵树是自己现在的家,这棵树也是自己,树根就是自己的父母,没有这个树根就没有自己生长的地方,自己就没有地方嫁接,更不会有以后长成大树,开花结果的时候。就是因为有这个树根,是这个树根愿意把自己的所有枝条割舍,接纳这根外来的枝条,她没有把外来的枝条当成外来的,完全当成自己,当成自己的儿女。把所有的营养完全的输送给这根枝条,这根枝条知道,既然从那棵树上嫁接过来了,就再也不是那棵树上的枝条了,再也回不去了,那棵树上已经没有自己的位子了。自己就是这棵树上的枝条,自己的位子在这棵树上,这棵树就是自己的家,就是自己的亲人,这个树根,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妈。是这棵树根大慈大悲,把养育自己的担子接过来,大意包容,无怨无悔把所有的大爱都给了自己。枝条非常感恩,踏踏实实,死心塌地的,把心定在这个新家上,在这个新家里长大,开花结果,感恩回报给原来的大树,原来大树的愿望就是让自己在另一棵树上安家,长大、开花结果。所以在现在的树上长大,长成大树,开花结果,就是回报感恩原来的大树。用其它方式方法感恩都没法替代,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感恩。所以,要知道,原来的家再也不是自己的家了,那只是生育成长的地方。现在的家才是自己的家,把自己定位在现在的家里,认准自己的位子,定住自己的位子,做好自己位子上的分内事。这里是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地方,从现在开始一直到老,到死那一天,都会在这里度过。这里是自己永久的家,是自己真正的家。这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亲人,都和自己是一体,都是一个,关爱他们就是关爱自己。每年开花结果,每年都把自己的叶子落到树根上,作为营养报答树根的恩德。女孩子嫁人后,就和这根嫁接过来的枝条一样,把心安住在出嫁后的家,感恩这个家庭的父母,感恩所有的亲人。孝养父母,关爱亲人。

女孩子出嫁之前,做母亲的一定要把女儿今后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好媳妇,怎样做才会幸福,就是命好,怎样做会得不到幸福,命就会不好,命好命不好都是自己做主,与别人无关,只要会做人命准好,若不会做人,命准不好。都告诉女儿。让女儿明白这些道理。

一定要告诉女儿,我们现在是你的父母,是生你养你领教你学会做人的父母,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是我们的工作,你长大了,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做媳妇,如何孝养父母,如何和睦妯娌,有爱兄弟姐妹。如何领教孩子。我们把这些都教会你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以后你就会出嫁,到那时,我们就会把你交给你的真正父母,你真正所有的亲人,那才是你真正的父母。真正的亲人。是你的亲父母,亲哥兄弟,亲姐和妹。可别想错了,别看错了。现在告诉你,就是让你明白,到你结婚那一天,就是你亲生父母和你真正父母交接任务的时候,到时候我们就把你交给你的真正父母。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们的义务就完成了。我们的心愿就是让你在真正的父母面前尽孝,侍候好自己的丈夫,和睦妯娌,兄弟姐妹,以后会有你自己的孩子,到时候你也会做母亲,你也像我教你一样,领教自己的孩子。你一定要托起满家,那就是你的任务,是你的义务和责任。你一定要负好则,圆满的完成任务。你必须认准自己的位子,定好你的位子,把自己的位子做好。那就是你的命,父母是你命中的父母,丈夫是你命中的丈夫,亲人是你命中的亲人,把自己的位子做好,就是你的天命。领好天命,做好人。

我和你真正父母交接完义务后,你就是那个家的人,你的家再也不是现在这个家了,这个家是你的故乡。那个家才是你的家,你对那个家一定要比对这个家好,你对真正的父母一定要比对我们好。因为你们之间是远人,远人要近,近人要远,远人,就是说你和他人原来毫不相关,没有亲缘关系,现在已经是亲人了。突然间变成亲人,亲情还没有建立。你就得把这份亲情建立起来,把亲情培植出来,原来没有亲情就是远,培植好亲情就是近。就是把没有亲情的变成有亲情的,把毫不相关的人变成亲人。这就是远人要近,若不是这样,就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人,那是无法相处的,就会越处越远。这里的所有人都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必须把他们都变成近人,变成亲人,这样今后就非常顺利,就是好命。命准好。若不把他们变成亲人,以后准不顺利,就是没好命了,命准不好。自己的命自己做主。那么,为啥近人要远,,近人要远,远而不远。因为已经是近人,就不会远,本来就是爹妈和女儿的关系,这是永远也不会变的,不会疏远的。而且,爹妈的愿望就是让女儿和真正的父母,就是未来的公婆,之间的关系拉近,儿媳和公婆的关系越亲近越好,和公婆的亲近一定要超过亲生父母,这样公婆就会感受到,儿媳妇把心定位在这个家庭里了,心就会很安。你亲生父母的心也就安了。若不是这样,公婆就会感受到,儿媳妇没把这个家当成自己的家,还把娘家当成家了,公婆的心就会不安。你亲生父母的心也就不会安。我们就会不放心你。若是这样,你和家人的关系就会处不好。亲生父母就是希望女儿在自己的新家庭里把关系处好。超越娘家,这样才对,这样才合理,这样才合道。若全惦念娘家、不惦念新家就不合道了。就不对了,以后的日子准过不好。那不是亲生父母的愿望。看着是对近人远,实际上,永远不会远。

嫁出去了,就是那一家的人了,再也不是原来家的人了,对丈夫家的亲人要超过娘家的亲人。想念娘家父母的时候,就可以回娘家来看望父母,这叫回娘家串门。不叫回家。父母想念女儿的时候也可以到女儿家看望女儿,这叫串亲亲。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只有儿子或只有女儿。女儿出嫁后也要把关系捋顺,对婆家人的心也要超越娘家人。这样才会把家处好。因为婆家人是远人,要想把远人变成近人,就必须多付出几分。必须把远人变成近人。这样远人近人就都是近人了。双方爹妈都是自己的爹妈,都得尽孝。这样就合情合理又合道。

女孩子明白这些道理后,等出嫁的时候,就会认准自己的位子,就会做好自己的位子,做好媳妇。家就会过好。现在好多家庭没过好,都成了苦恼家庭,都是因为,做媳妇的没有认准自己的位子,没有完全把婆家当家,没有把公婆当成爹妈,一张嘴就是你爹你妈。这就是没认准自己的位子。所以家过不好。人人苦恼,自己更苦恼,自己一直把自己当外人。把自己和家庭隔开,就是和家里不合,怎能好。还以为娘家是自己的家,娘家的亲人是自己的亲人,心一直在娘家,这样该有多愚。心不在这个家里,不和这个家合心,这个家怎能和,人心不合怎能顺利,命又怎能好。

一定要认准自己的位子,定住自己的位子,做好自己位子的工作,事有先后,待人也有亲疏远近的尺度,一定要把这个尺度把握好。这样就会相互没说,就会顺利。若把握不好,就会不顺利。随着家庭成员的变更或增多。自己的天命也会变化或增多,有丈夫就有了妻子命,有公婆就有了儿媳妇命,以后有儿女,就会有做母亲的命。自己的位子就是自己的命,自己的位子随相对成员在随时变更,在公婆面前,当下就是儿媳妇的位子,做好儿媳妇就是自己的命。在丈夫面前自己的位子立刻就是妻子,就是妻子命。认准自己的位子,定住自己的位子,做好自己位子上的事,这就是自己的命,做好命中的事就是天命。在哪个位子上就想哪个位子上的事,就做那个位子上的事。心要定住。心只随五行的转换,转换位子,就是只随家庭成员而转换自己的位子,无论换成啥样的成员,自己换成啥样的位子,心都要定住,定在其位子上。以意待人,就是微笑待人。只随五行转,绝不随境界转。无论相对的成员是喜怒哀乐,还是生气发脾气或上火,自己的心都要定住,不要随这些境界转。成员是五行,成员的喜怒哀乐是境界。认准自己的位子,定住自己在这个位子上的心,做这个位子上的事。就是认命、定命、行命,若是认准命,定住命、行好命,就是认命,命准好,生活准顺利。若认不准自己的命,就定不住自己的命,更行不好自己的命,就是不认命,命准不好,生活准不顺利。命由自己造,好也是自己造,坏也是自己造。还是给自己造个好命好。认准自己的位子真好。全家无烦恼,自己好全家都好。全家心安,自己就清净,就是修正自己的心性,在自己的命上成就自己。是啥命就在啥命上成。得到全家人的道,成就自己的道。成道不难。

做媳妇是这样,其他人也是一样,无论是什么身份,是否把自己的位子找好,认准自己的位子,把心安住在这个位子,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自己心安了,其他人的心也会安,自己开心没烦恼,他人也会开心没烦恼。都没烦恼了,就是环境清净了。自己的心也就清净了。能让所有人都开心没烦恼的人,就是得到所有人的道了,也就是自己得道了,这时候念佛,就是清净心念佛,念佛功夫准得力。所做一切就是利益大众。就是在自己的位子上成道成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理       学佛)(五明学佛网:明理       学佛)  

 唐仲容居士:谈学佛要点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