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7[忏悔罪业]


   日期:2015/11/27 22: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全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二、入者之意乐;三、趋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乐)分二:一、发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二(论义)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后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净化自相续;二、为利他而修心。

  庚一(净化自相续)分八: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罪;五、随喜;六、请转法轮;七、祈请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辛四(忏罪)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壬二(论义)分四: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

  子三(现行对治力)分三:一、理当精进对治;二、迅速精进;三、如何精进。

  丑一(理当精进对治)分二:一、以患者之喻说明;二、以险处之喻说明。

  寅一、以患者之喻说明:

  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何况贪等患,宿疾恒缠身。

  我们得了病,若要在病苦中获得解脱,必须要听从医生的嘱咐。比如,我们今天感冒了或者有病了,要到医院治疗,首先要找医生,要听从医生的,医生让你吃药,你就吃药,让你扎针,你就扎针,这样才能恢复健康。若是不去检查或者不听医生的,就无法从病苦中得到解脱,也不会恢复健康。患了普通的疾病,我们尚且如此谨慎,更何况是贪嗔痴等烦恼疾病呢?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在六道轮回的牢狱中,患的是贪嗔痴等烦恼疾病,患病的时间非常久,病情也非常严重。我们在六道轮回中,仅喝过的铁汁若是能积聚一处,比四大海的海水还多;仅投生为蚂蚁的肢体若是能堆积一处,比须弥山还高;因为没有吃的、喝的、住的而流下的泪水,若是能积聚一处,比大海的海水还多。我们遭受的痛苦真的是无穷无尽、难以忍受,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患有贪嗔痴等烦恼之病。否则,我们就不会六道轮回,也不会遭受这些痛苦。若是仔细思维就会知道,这些疾病特别严重,对我们的危害无法表达、难以形容!只有治愈这些疾病,才可以从六道轮回中解脱。

  我们患了一些普通的病都会非常谨慎,去医院,听医生的话。那么我们患了这么严重的病,为什么不谨慎呢?现在我们找到了佛,若是能听佛的话,就可以治愈这些病。普通的疾病只是暂时的疼痛,再严重也只是失去一条命而已,它对我们的危害没有那么严重;但若患的是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疾病,它对我们的危害就会非常大,现在我们能治愈,为什么还不谨慎呢?为什么还不依靠佛呢?为什么不听佛的教言呢?依靠佛,听从佛的教言就能治愈这些病。

  我们可以在心里拿自己做观想或思维:若是自己得了胆病、肝病、心脏病、糖尿病,一定会到医院,用最先进的仪器检查,结果出来了,你一定会听从医生的安排,一点也不敢违背,一点也不敢忽略。医生若是让你扎针,你就会扎针;医生说要吃药,你就会吃药;医生说要手术,你就会手术!为了能摆脱这么点痛苦或畏惧,我们都这么谨慎,这么认真。那么你在六道轮回的牢狱里遭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自在,还没有得到解脱,就是因为有贪嗔痴等烦恼的疾病。若是不及时治疗,将来还要继续轮回,还要堕落恶趣,那个时候要感受的痛苦、要遭受的灾难都是不可思议的呀!为了治疗这些疾病,我们这么认真过吗?这么谨慎过吗?没有吧!尽管我们已经皈依佛门了,修持佛法了,但是没有好好地对治,没有听佛陀的话啊!我们处处违背佛的话,这个结果非常严重!真的,假如你得了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若是再不听医生的话,你就危险了。比一比,你现在得了严重的贪嗔痴等烦恼的疾病,若是再不听佛陀的话,就非常危险了。前者只是失去一条命,而后者则是堕落恶趣,所失去的生命不是一两次,而是不计其数啊!所遭受的痛苦,不是几天、几个月,而是数劫中不得解脱啊!

  为什么在此处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呢?大家若是认真地以这种方式思维,才能真正了知、明白。所以我们现在利用这个方法,深入、多次地想一想,思维思维。否则,还是擦肩而过,不会有任何帮助,不会有任何作用。自己比较一下,哪个重要,得了一般普通的病都要这样,那你得了贪嗔痴等烦恼的病,应该怎么办呢?一定要深刻、深入地反复想、多次想,才会有帮助,才会真正明白。若是明白了,对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一嗔若能毁,瞻部一切人,疗或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知已若不行,痴极应呵责。

  “一嗔若能毁,瞻部一切人”:嗔恚或贪心等任何一种烦恼,就能毁灭整个南瞻部洲的众生。“毁”是毁灭相续的意思。

  南瞻部洲的众生、三界的众生,为什么在六道中轮回?为什么在遭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呢?就是因为有贪心、嗔恨心的病,所以都在六道轮回中不得解脱,都在遭受无量无边的痛苦,不得解脱。这样一种贪心或嗔恚的病,就能毁坏整个南瞻部洲的众生。这个病非常严重,无论是谁,一旦得了这种病就完了,不用说你,整个南瞻部洲的人都被贪心、嗔恨心毁坏了,你算什么。那些有权力、有势力的,比如人间的金轮王,天界的梵天王,都被贪心、嗔恨心毁灭了,他们具有神通,具有福报,但是都得了贪心、嗔恨心的病,都在六道中轮回,都在遭受着痛苦,他们自己都没有办法治愈这个病。你看贪心、嗔恚心的力量多大啊!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治疗这种病的药方在谁的手里?在哪里?

  即使你有钱,用钱买不到;即使你有权力,用权力也搞不到;即使找遍整个南瞻部洲,乃至三界,也找不到。在哪里能找到?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佛能医治其他医生无法医治的疾病,所以叫“医王”。患了这么严重的疾病,你想治疗也找不到方法,但是医王佛陀有这个药方。“诸圣教”是指佛所讲的能拔除一切痛苦的法药,“圣教”指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证悟大圆满的智慧,这就是医王佛陀手里的药方。

  如果患普通的疾病了,医生给你开药,你按医生的治疗方法去治疗,就能恢复健康。现在你想治疗贪嗔痴等烦恼的疾病,这个药方在佛的手里,所以现在就要听佛的话。让你修出离心你就修出离心,而且一定要修出来;让你发菩提心你就发菩提心,而且一定要发出来;让你证悟空性你就证悟空性,而且一定要证悟空性;让你证悟大圆满,你就证悟大圆满,而且一定要达到那个境界。你完全听他的,完全要做到,才能治疗贪嗔痴的病,才能从轮回的苦海中获得解脱。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呵责”:知道这个病严重,知道别处找不到药方,只有依止佛,听佛的教导、教诫,才能治疗,若是还不如理如法地修行,就是愚痴到了极点,没有比这还愚痴的人了。

  我们也许认为:社会上那些人,一句佛理也不懂,一句佛号也不念,很可怜,很愚痴。其实,我们比他们还愚痴,我们比他们还可怜!因为他们不知道,而我们明明知道,却还不去做,这就是愚痴到了极点。我们已经知道自己得了严重的疾病,知道若是不及时治疗,将来就要堕落恶趣,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出脱无期,但是却还这么安逸,根本就没有听佛的话,根本就没有依佛的教言和窍诀去对治贪嗔痴慢疑烦恼,每天都是得过且过,一切错过。很多人甚至还通过佛法,利用三宝去造业,这个果报、罪业就更严重了。所以说,很多学佛人比那些不学佛的人还可怜。

  大家应该仔细、认真地思维:“自己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还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会,但是却没有珍惜,天天这样虚度光阴。”大家应该呵责一下自己:“你怎么这样呢?怎么这么愚痴,这样颠倒呢?这样的机会会长久吗?这样的机会会经常有吗?一旦错过了,你就完了!”这些话应该对着自己说,不要对着别人说,自己说自己,自己骂自己。

  寅二、以险处之喻说明: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纵然遇到平平常常、微不足道的险处,人们也是为了避免堕落其中而小心翼翼、万分谨慎。我们也是这样,下雨走坡道时,都是小心翼翼、万分谨慎,就怕有什么闪失,就怕摔倒。摔倒了又怎样?摔倒就摔倒呗!“骨折了怎么办?”骨折就骨折呗,有什么啊!冬天下雪地滑,尤其是走在水泥路面上,也都是非常得小心翼翼、万分谨慎,怕自己不小心摔倒。摔倒就摔倒,骨折就骨折,死就死呗,又怎么了?失去一条命算什么?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曾经失去过无数的生命。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但是现在的境况就不一样了,若是你不小心、不谨慎,一旦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现在你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这是机会,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后果不堪设想。这个险处不是一般的险处,那是地狱啊!一旦堕入其中,就要感受极度的痛苦,而且长劫不得解脱。那是万丈深渊啊!——深达千由旬、万由旬,因此更需要大家谨小慎微了。

  你的烦恼没有断尽,你的业障没有消尽,若是真的错过了,若是死魔来了,你离开这个世界的同时就要堕落地狱。那里的痛苦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关于地狱的痛苦,我们在讲轮回过患的时候讲过,在座的各位都读过《地藏经》,《地藏经》里也有对地狱的描述,真的是令人毛骨悚然,苦不堪言,难以忍受啊!如果你陷入那个地方,真的是出脱无期!要在数劫中承受极度难忍的痛苦。你为什么不小心、不谨慎呢?

  若是自己会思维,若是真的能仔细去思维,确实是这样的,你一定会深有感触,一定会明白的。我们现在不会思维,也不认真思维,所以没有太大的感触。前几天刚讲完地狱的痛苦,很多人也天天都在念《地藏经》,是不是没有什么感触?若鹦鹉学舌般的在那儿念,不会有任何功德。

  大家应该面对自己的内心,审视、审视自己:你们为了这个肉体,为了这个躯壳,谨慎得不得了:“草地上不能坐,凉,会得风湿病的。”“这个东西不能吃,凉,吃了会得胃病的。”“注意注意,地滑,别摔倒了。”……我们这几天都在讲因果不虚、轮回过患,对这些事情你们这样谨慎过吗,这样认真过吗?没有吧?!就是这样的颠倒。应该说“不能这样做,会下地狱的!”“不能这样说,会下地狱的!”……你们这样说过吗?我没有听到过。造恶业好像是理所当然一样,自己造恶业是理所当然,别人造恶业也觉得很正常。在因果面前,你们这样想过吗?跟别人这样说过吗?

  如果有一个跟你关系很好的人,在草坪上直接坐下来,你肯定会说:“别别别,垫点东西,地凉……”同样,若是今天这个人过来跟你说绮语、离间语,“不能说,不能说,会下地狱的!”你会这样提醒他吗?你会这样说吗?不该关心的瞎关心,该关心的地方却不关心。别人来说绮语,自己也跟着说绮语;别人来说离间语,自己也跟着说离间语;别人骂他人,自己也随喜,甚至也跟着骂。我们真的就是这样颠倒!难道这不是颠倒吗?

  作为一个学佛修行人,应该把世间的琐事看得淡一点。心净则一切净,心正则一切正,没有那么多事。把世间的琐事放一放,把大事重视起来。如果以后你们互相关心,就要这样互相提醒:“别说绮语,不然要下地狱的。”“别别别,千万别说……”“怎么了?”“造业、造业,将来要下地狱的……”就要这样做。

  丑二(迅速精进)分三:一、寿命不可靠;二、受用不可靠;三、亲友不可靠。

  寅一、寿命不可靠: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今天天气好,自己没有什么病,心情也比较好,就很安逸似的。其实,你应该想:必定死亡,死期无定,面对死亡的时候,除了善根、福德,谁也利益不了自己。

  我遇到过这样的人,给他讲轮回过患不相应,讲因果不虚也不起作用,最后他说:“我挺好,家庭很好,工作也好,身体没有什么病,享受这样的生活很好。”自己很得意。我觉得他真的很可怜,他不明白一切都是无常的。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有生必有死,最终必然会死。死期一定会降临,但是什么时候降临,谁也不好说。你现在很安逸是吧?很得意是吧?可是,也许过一会儿,过几天,过几个月,就要面对死亡。死魔就藏在你的身边,稍微有一点点机会时就会把你捉住,把你押到阎罗王面前。这个时候,除了佛法,除了自己所积累的善根,谁也利益不了你,谁也帮助不了你。

  世人是颠倒的,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也许当时觉得很圆满,很得意,其实是把苦当成了乐。哪有什么安乐?哪有什么好的?你在六道轮回里,就相当于在毒蛇窝里,会有快乐吗?在六道轮回里,就相当于在火坑里,能有安乐吗?在六道轮回里,就好比在罗刹州,身边全是吃人肉、喝人血的罗刹,能有安宁吗?这都是佛亲自讲的,以此来比喻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没有一点安逸。

  我们在六道轮回中遭受的痛苦太多、太大了,现在得到了人身,稍微轻松、缓解了,就觉得轻松了、快乐了。就像烧热地狱的众生一样,狱卒们用铁锤击打他们的头,他们昏过去的时候,就是最快乐的时候,他们以此当作解脱。这是快乐,是安宁吗?我们现在就跟这些地狱众生是一样的。“我年轻,我漂亮,我家庭好,我工作很顺利……”很得意似的,可还是在六道轮回里。佛讲“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到外面的公共厕所闻闻,能闻到香味吗?这是比喻五趣(六道)里只有痛苦,一处没有安乐,你根本找不到安乐,根本就没有安乐。

  大家要精进修行,利用一切机会,如美女头上燃火、懦夫怀钻毒蛇一般地学佛修行,这才真正应理。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谁赐我无惧?”死亡来临的时候,谁能赐予我面对死亡时不畏惧?面对死魔的时候,谁能让我对死魔不畏惧?到时候谁能让我不害怕、不畏惧呢?谁也不能。这不是那些科学家的猜测或世人的闲话,而是佛陀以究竟的智慧而宣说的事实。大家现在别说“不怕死”的大话,将来修行有所成就的时候说还可以,之前别说。

  “云何定脱苦”:死亡的那个时刻,你能脱离痛苦吗?不可能!只是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地遭受这一切的痛苦,没有一个人会替你分担,没有任何办法脱离如是的痛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必定要死的,一定要死的。这个时候,谁也不能让我对死亡没有畏惧,谁也没有办法让我摆脱面临死亡和中阴身,甚至堕落的这些痛苦。一想到这些,还有什么可安逸的?还能安逸吗?

  我们应该考虑死亡,考虑来世,这样才会明白:根本没有什么可安逸的。若是修行有所成就,得到大自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安逸,之前你没有什么可安逸的,不应该安逸,不应该放松,不应该享受这些暂时的利益。

  社会上那些人的生活状态,我们一闭眼睛就能显现出来——今天吃,明天喝,后天玩……都是求暂时稍微顺利就行,根本不考虑死亡,不考虑来世。只求暂时安逸而已,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痛苦;只看眼前,不看远处。

  我们就像屠宰场的牦牛,早晚要死,死神先抓哪个不好说。你们到那些屠宰场看看,在一个大院里关着几百、几千头牦牛,很快要面对死亡,这些屠夫过来先抓哪一个,谁也不好说。先抓老的,还是小的,先抓瘦的,还是胖的,先抓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不知道啊!屠夫不管这些,都是要杀的,先杀哪个都一样,抓到就杀。同样,阎罗狱卒们过来先抓谁不好说,都逃脱不了。这样一想,我们有什么可安逸,有什么可得意的呢?

  寅二、受用不可靠:

  除忆昔经历,今吾复何余?

  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

  我们之前经历、享受过的快乐、福报,都过去了,都变成回忆的一个对境了。现在这些对我们来说,像看电影一样,看完就什么也没有了;像做了一场梦,醒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所享受的福报,都已经变成回忆了。一切都这样无常,一切都这样虚假。但是我们都执着这些,为了这些造了很多的业,违背了佛的教言,违背了上师的教言。佛是为了你,上师是为了你,但是你恩将仇报,还违背上师,诽谤上师。

  、

  上师说你是为了你好,骂你是为了你好,打你也是为了你好。难道上师愿意打你、骂你吗?打你、骂你都为了让你有所成长,有所成就。但是你反过来诽谤、违背教言,甚至影响上师的事业,破坏上师的道场。上师艰难地点燃火,你就拼命往里面灌凉水。这个人还有良心吗?这样实在是不应理。自己要认真思维,若是明白了,应该忏悔,应该发愿——但愿以后不再做这样的事,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弥天大罪。这是受用不可靠。

  寅三、亲友不可靠: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何须结亲仇?

  不仅仅是受用,就连自己存活的今生朝夕相伴的亲友们都要舍弃,自己的身体也要舍弃。面对死亡,财富带不走,亲友带不走,连自己的身体都带不走,孤孤单单的灵魂独自要面对中阴界。

  面对生老病死这些终生大事的时候,亲友利益不了我们,财产利益不了我们,连自己的身体都利益不了我们。我们现在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执着,洗啊、刷啊、包啊……为什么总有这么多病,总有这么多痛苦呢?就是因为太执着,太爱这个身体了,所以一涉及到身体,就痛苦、烦扰得不得了。身体实际上就是个不净的袋子,若是对这个身体不那么执着,它和外面的石头有什么区别?甚至比石头还脏。这个身体、肉体那么脏,但是我们还执着它。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伤害你;执着越深,伤害得越深。你看,如果亲戚朋友的房子倒塌了,我们会难过一阵;一旦自己的房子倒塌了,那烦恼、痛苦就深了,这就是执着。但若是涉及到身体,执着就更严重了。房屋要倒塌了,自己若是在屋里,就会跑,“房屋倒塌就倒塌了吧!”这时对身体的执着比对房子的执着要大很多。房屋倒塌或爆炸了,“没事没事,房子没有了,但是我没有事。”这就是对身体的执着。

  若是不执着,能有这么多痛苦吗?财产、亲友、自己的身体都那么无常、虚假,都是不可靠的,关键的时候都不能利益我们,但是我们为了财产、亲友、自己的身体,造下了无数的罪业。之所以跟这些怨敌结仇,然后嗔恨、伤害他们,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亲友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或亲友的利益,所以才会跟这些怨敌结仇,怨恨他们,而这些罪障和自己形影不离,到时候都得自己一个人承担,谁也帮不了你。亲友不可靠,受用不可靠,一切都不可靠。所以不要执着,不要为这些去造恶业。

  丑三(如何精进)分二:一、意乐;二、加行。

  寅一、意乐: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

  故吾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不善业能产生各种痛苦,若是你行不善业、造恶业的话,将来要遭受痛苦的。一切痛苦的来源就是不善业,因此我理当日日夜夜恒时一心思考如何才能脱离痛苦,这就是断不善业,断恶业。

  因为痛苦的因是不善业、恶业,所以你要断恶业。若能消除恶业,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不会痛苦,面对来世的时候也不会痛苦。往昔我们造过很多恶业,统统要消除,不要再去造恶业,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可以永远摆脱痛苦,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若是真的想摆脱痛苦、烦恼,就要行善断恶,将来就能获得永恒的快乐,得到永远的解脱,这是唯一的方法,所以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寅二、加行: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因为我无明愚痴,因而犯了自性罪和佛制罪,罪业沉重啊!执着人,执着法,就是无明;不知真理,不懂真理,就是愚痴。自性罪就是杀生、偷盗、邪YIN、妄语、绮语等。佛制罪就是触犯佛制定的戒律,比如犯所受的居士戒、沙弥(尼)戒、比丘(尼)戒、菩萨戒。

  比如,听说今天要传授菩萨戒,都来受持,却不知道菩萨戒的戒条,一出门就开始犯戒;听说今天要传授密乘戒,“某某活佛来了,有灌顶。”就跑去接受灌顶,之后也不知道怎样守护誓言,处处破坏誓言、犯戒,这都是犯佛制罪。

  关于自性罪和佛制罪,分三种情况:

  第一,是佛制罪,不是自性罪。比如说刈割青草,对一个出家人来说是犯戒,属于佛制罪;但是对在家人来说没有罪。

  第二,是自性罪,不是佛制罪。比如说一个在家人去杀昆虫,这是自性罪,不是佛制罪。

  第三,既是佛制罪,又是自性罪。比如说一个出家人杀生,既是佛制罪,又是自性罪。

  佛制罪是佛制定的;自性罪是本来就有罪的,任何人都不能做,若做了就有罪。若是佛制定了以后就变成罪了,佛是不是成了制造罪的因了?不是。因为我们要解脱、成佛,就要受持这些,更严格、更精进地去行持善法,这样更有进步,成就更大。比如现在我们寺院有清规,是僧众定的,这是为了保护清净坛城,为了护持道场里的人的相续,为了保护清净的法脉。若是破坏清规的话,也是有罪的;若是遵守清规的话,对自己、对大家都会有帮助的。佛当时制定的罪也是这样的。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双手合十,在怙主佛菩萨面前忏悔。自己如此无知、颠倒地造下这么多的罪业,心里很惭愧,很难过啊!这些罪业如此深重,将来要遭受的果报多严重啊!对这些罪业的果报有深深的畏惧感,又畏惧,又害怕,又后悔,又难过,以这种心情求忏悔。大家若是想罪业得以清净,就要以这种心态去做忏悔。

  你们忏悔时,有没有畏惧感?是不是汗毛竖立、痛苦流涕啊?是不是心里很慌啊?是不是很后悔,很难过啊?也许以前刚学佛的时候,很多人还都有这样的心情,忏悔时都在痛哭流涕,都很有感触;现在反而越学越没有忏悔心了,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快要麻木了。即使讲得再多,也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什么感触,这是个不好的征兆啊!若是这样继续下去,很快就会变成佛教的油子。若是变成了佛教的油子,那就很难调伏了。历代祖师们说过,不怕别的,只怕佛教油子。即使你的罪孽再深重,所造下的恶业再大,比如像密勒日巴杀害了那么多人一样,也不要紧,通过正法,通过修行,都能清净,若是自己精进的话,即身成佛都没有问题。但是就怕佛教油子,表面上都懂,表面上都会,但是再讲,也听不进去,法入不了心。若是法入不了相续的话,很难得到法益啊!利益不了啊。即使法再殊胜,上师再有窍诀,也难利益啊。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变成佛教的油子,不要光走形式,不要光在表面上做功夫,用这些教言、窍诀好好地对照自己的内心,哪怕能稍微有一点点感触和变化,也是不得了,解脱、成就就有希望了。

  子四、返回对治力:

  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祈请诸佛菩萨宽恕我,我是真心实意的,给我一次机会吧!宽恕我往昔所造的这些罪业,给我力量把这些罪业、恶业统统消掉吧!我向您发誓:从今以后,纵遇命难也不再造这些恶业,不再犯戒。发自内心,发自肺腑地下决心,这叫返回对治力。若是能真正这样请求,以这种心情和方式去做忏悔,再大的业障也能立即清净,所谓的见性成佛就在当下。什么是“返回”?就是恢复原状,回归当初,回归自性。犹如天空中运行着的月轮,它非常明亮、圆满,这时突然飘过来一片云彩遮蔽了它。当风吹过,云渐渐地散了,月亮又显现出来,和刚才一样,仍然是那么明亮、圆满,一点差别也没有。

  本品虽然着重讲的是忏罪,但也有供养、皈依等内容。忏悔罪业很重要,若相续中要产生菩提心的苗,一定要遣除业障。相续变得清净了,相续变得成熟了,才会长养菩提苗。

  现在讲的都是净除业障、积累资粮的方法,我们将在明天继续学习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入行论       忏悔罪业)(五明学佛网:入行论       忏悔罪业)  

 隆莲法师:入行论智慧品略释(隆莲法师 译颂) 

 印光大师:父母若不信佛乃宿根浅,当代为忏悔罪业,至心为父 

 嘎玛仁波切:不要认为吃素了,就没有任何罪过,就疏忽忏悔罪 

 现代因果报应本人真诚忏悔罪业戒杀放生积德行善 

 现代因果报应本人真诚忏悔罪业戒杀放生积德行善 

 呷绒多吉上师:不忏悔罪业,今生都没办法顺利、健康、平安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 

 嘎玛仁波切:金刚萨埵稀珍法 忏悔罪业需趁早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嘎玛仁波切:不要认为吃素了,就没有任何罪过,就疏忽忏悔罪 

 忏悔罪业的10种方法!值得收藏 

 多发帖子可以帮助忏悔罪业,尤其是重大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