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在家人应时时恭敬、虔诚的礼拜、供养出家人


   日期:2015/11/7 17: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上妙下祥法师讲述:

  ◎参访沙门最吉祥

  《佛说佛名经》里说:“若见沙门恭敬礼拜,生难遭想。”你想这样的沙门能不去礼拜吗?是不是?真正的清净者,真正的善知识你能不去礼拜吗?什么叫礼拜?你礼拜就是把他当作榜样,当成老师,你好跟他学,受他加持,最后他就是你将来的影像。将来你也会得到这种果报,这种因果的。

  《旧杂譬喻经》云:昔有国王出游,每见沙门他就下车。道人,也就是出家人说:“大王止,不得下车。”王言:“我上不下,所以言上不下者,今我为道人作礼,寿终以后生天上,是故言上不下也。”

  这个国王出游啊,看到出家人他就下车去礼拜。出家人说:“大王你止住吧,你是一国国王啊,虽有恭敬心,但你不要下车了。”他说:“我上不下,你别看我下车,我下车并不是下来,我是上去。”他是什么意思呢?我今天为出家人顶礼,我命终之后当生天上,故言上不下。你看到我下,实际是上。他用这个意思来比喻,我礼拜僧人获得无量的福报——生天。这是《旧杂譬喻经》说的。

  《阿育王传》中记载,阿育王信佛以后很虔诚,看见出家人就要礼拜。一次看到一个七岁的沙弥,见他太小,自己身为国王,又这么大年龄,给他顶礼有些不好意思。但他是僧人,又不得不顶礼。可能他有过那个愿,见到沙门就得顶礼。一看七岁小孩,你说要给他顶礼,大臣都看着,是不是得笑话他?他不好意思。

  但是他有那个愿望,发过愿不得不顶礼。于是把沙弥请到屏处,什么是屏处?就是没人的地方。在没有人的地方给这个沙弥顶礼,因为他怕别人笑话。“你过来。”把那个小和尚就领到没人的地方,周围瞅一瞅。我估计那时候像做贼似的,看看确实没人了,他赶紧趴下顶三个礼。顶三个礼了还不放心,他就跟那个小沙弥说了,他说:“你千万别告诉别人我给你顶过礼。”这阿育王好面子。因为阿育王统治了整个印度,所以说他在印度是个大国王。过去他杀了很多人,后来学佛了,又非常虔诚地学佛。

  他不知道那个沙弥已经证到罗汉果了。这七岁沙弥已经证罗汉果了,有神通变化,他为了教化阿育王,便进入旁边的一个澡瓶中。什么叫澡瓶呢?就是印度天热,用瓶子装水,储水瓶,储水瓶干吗呢?一个是洗澡用,从头往脚上一浇,就把身子冲凉了,叫澡瓶,专门储水的瓶子。正好跟前有个澡瓶子,他用神通进这个瓶子里去了。瓶子再怎么大也不大,人装不进去呀。他用神通就进一个装水的瓶子里去了,进瓶里他又现种种的变化,有时候身上出火,底下出水,有时候底下出火,上面出水,在瓶子里就现了一个世界出来,做种种的变化。当时就把这个阿育王看傻眼了。沙弥出来以后悄悄告诉阿育王说:“此事大王也不要向别人说。”他说这个事你也不要告诉别人。阿育王就不好意思了,立刻上前忏悔说:“我礼拜的事不再隐瞒了,我知道错了,不用你说,我自己就去向别人说。”所以说这个故事就流传下来了。

  佛法皆从恭敬中得,自己的恭敬心到位,就可以得到大的利益。即使是小沙弥,如果说法,当虔诚听受。因为法不从外得,从自心生起。就是说你别管他是小沙弥也好,或是谁也好,当你虔诚听受的时候,就会得法。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法不从外得。法不从外得——这句话很重要,是从自心生起来的。有时候我也常说,你想找个好师父,你有恭敬心,你就遇到个石头,石头也会给你讲法的。为什么呢?法不从外得,从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占星家的说法,就是算命人的说法,遇到出家人是不吉祥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你遇到出家人,你将会被祝福,同时又得到功德。因此在几千世中,你会脱离眼疾,永远不会得眼病。你同时也会享受快乐的生活。如果是动物,看见佛陀就会生起喜悦,它就会得到吉祥,会令它们死后出世为人或成为天神。就是说这个算命的有时候胡说,有的说你看到出家人不吉祥;有的甚至说小孩不要领到寺院去,对小孩不好。现在有个说法,说:小孩是庙里跑出来的童子,你领到庙里去,庙里就给你收走了。这都是胡说。

  实际上最吉祥的就是三宝,佛法僧是三宝。为什么说佛法僧是三宝呢?就好比发水,这边发水了,旁边有个小丘,有树、有房屋,我们要是脚底发水,一定会跑到小丘上、树上、房顶上来避水。为什么能避水呢?因为这个水小,你上那儿避可以。如果像海啸——大水,小丘会被淹没的,树会倒的,房屋会塌的,那时候你怎么办?就不好使了。所以说得需要旁边有一座高山,如果这水大,你不往高山跑,这人是不是傻子?除非他精神有问题,疯狂了,他不知道往山上跑。只要是稍微有点脑子,他都会往山上跑的,因为知道那个才是真正能够躲避洪水灾难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佛,在世间上,我们想找一个安稳处,找一个依止,能消灾免难的。像外道啊,比如天主、基督、道教,还有大仙儿,包括儒教这些,他们像小丘、像那棵树、像那个房屋,表面上有安全感,但水稍微大一点儿就会淹没了。但是佛法就不是了,佛法僧就像高山一样,因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真理。水也是在真理范围之内,所以水的灾害超越不了真理。因为这些外道没有真理,所以水灾它根本就避免不了。

  我们平时遇到出家人,因为他是三宝之一,同时又是整个三宝。为什么是整个三宝?因为佛里含有法、含有僧;法里也含有佛、含有僧;僧里也含有佛、法,他既是三宝之一,又是整个三宝。所以说你礼拜于僧,就等于登上高山,等于获救。不管是水灾、火灾,还是其他的灾难,或是烦恼,都会得救的。

  本来遇到出家人是吉祥的事情,那个星相家就给说成不吉祥,所以说包括算命、大仙儿这些都是胡说乱说。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吉祥,什么是不吉祥,什么是假吉祥,一定要弄清楚。如果不弄清楚,你说我们学佛半天,什么是吉祥都弄不清楚,是不是挺可怜的,是吧?过去有一种说法,说这个老牛的角如果碰到出家人的袈裟,来生就会为人,就会脱离畜生道,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后来有个出家师就跟我说:“师父咱弄个袈裟,往牛脑袋上扣吧,都让它们成人。”这得因缘,因缘成熟。

  见到出家人,自然而然地内心会产生尊敬的心念,因而我们必须:

  (1)有想见到清净者的心愿,尤其是追随佛法的比丘和比丘尼。什么是追随佛法?就是按照戒律去做,叫追随佛法的比丘和比丘尼。

  (2)真诚地到寺庙拜访出家人,或把握任何良好的机会向他们致敬,比如当他们托钵的时候向他们致敬,或当他们去拜访朋友、亲属的时候,或当他们被邀请到在家人家中的时候,都要去拜访。特别是乞食的时候,有的见到出家人就特别的高兴。为什么高兴呢?一个是他感觉到自己亲人来了,有的是被外道欺负得不得了。

  前年我们行脚到一个地方,天主教在这个村子里。这面有一个佛教寺院的小庙,那面有一个天主教的教堂。所以说佛的弟子一看到来了这么多的出家人托钵乞食,给他高兴坏了,他一看我的“老家”来人了,也可以说“娘家”来人了,马上很欢喜地布施。就是说出家托钵乞食,能给这些佛教信徒道义上的支持,能生起正念。特别是出家人这种乞食生活,让他们感觉到佛没有忘掉他们,而来以身示法。也让很多不信佛的人得信,让信佛的人加强信心。对于那些对佛教有误解的人,能够消除误解。

  因为出家人在乞食的时候不要钱,而且是一天一顿饭,还乞食生活。他们过去都听了世间的传言,说这些和尚最有钱,吃好的,如何如何,说出家人不像出家人。也有个别破坏者,就是那些假出家人到处要钱,破坏出家人声誉。那既然破坏了,谁来补救呢?政府不会替你宣传的,佛教也不能上广告,说他们是假的,我是真的。你说再多,信众也不信哪,他们眼见为实。所以说行脚乞食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九五年呢,我走到辽宁一个地方——好像是辽宁吧,有点记不住了。到一家乞食,这个女的就笑呵呵地说:“没有。”我说乞点食物,“没有,尽假的。”后来我就说一句,我说:“这回不是假的了。”她说:“你就真的我也不给你。”她挺生气的,我不给你,你别来骗我了,你肯定是假的。后来她不给咱就走吧。她就跟着在后面走,看着我们。

  正好有个街道,里面有结婚的,去了以后啊,一看出家人当时吓得够呛,说:“得了,别过去了,赶紧给你拿钱。”我们说:“不要钱。”他还愣了,“不要钱要啥?”“要饭。”他说:“等着给你炒几个菜。”“菜也不要了,要点饭得了。”后来给拿点饭走了。

  旁边的邻居看着了,又给我们布施的饭,同时又给拿点咸菜。而那个说不给的,说“你是假的”那个女人就一直在后面看着。等我们这两家乞完的时候,我经过她跟前的时候,我就说一句:“你看真的假的?”那脑袋低到哪儿去了?那下巴颌低到胸脯上去了,低成这样式的,再也抬不起头了,就生惭愧心了,也知道了过去那些假的不是真出家人,真出家人怎么可以要钱呢?是不是?

  所以说这种对佛教的损害,他们的损害由谁来补偿,来把它纠正?由出家人来把它纠正过来。所以说乞食就是一种行持正法的行为,如果世上没有头陀僧,正法就不会住世了。所以说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向他们致敬。他们托钵的时候向他们致敬;或者在他们拜访亲属朋友的时候向他致敬;或者他们被邀请到家里去坐的时候——就是请食,即供斋时,向他致敬。

  (3)受到他们的影响。没有一个朋友能比得上圣人,他们有一种神圣的气质,能协助他人解决问题,能够制止他人走入歧途,同时能帮助他人寻觅精神的财富。这个精神的财富是真正的无价之宝。虽然说物质很珍贵,实际上精神财富比物质更珍贵,而且更难得。谁能给我们精神财富?只有佛法僧。所以说行脚之中有时候可以让世人看到僧人,实际上就种上福田了,哪怕他稍稍有一点恭敬心,或者回去说“我已经看到僧人了”,这个福田就种上了。特别是对那些有病的人。

  那年乞食的时候,就遇到一个人,她就跟我说:“我不是不布施给你,我儿子出车祸了。”说是蹬三轮车还是开机动的三轮车,突然翻车了,现在住在县医院,现在死活怎么样不清楚。她说怎么办呢?她也不知道在哪儿,离得挺远,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从屋里走到院子里,从院子里又走到屋里,也没人商量,非常着急。看到出家人,她说“我不是不供养你,我是太着急了”。

  那时候我看她特别可怜,我说:“你去供养僧人、供养佛,这样的话你会得到帮助的。”那时候顺口就说,并不是想要给她吃的,不是这个意思。她说:“我这地方没有庙,我上哪儿去呢?”我说:“你可以上邻居家拜佛……”然后说:“你这么地吧,你实在不行——”她当时拿钱来着,要给钱,我说:“这么地吧,我们不要钱,你供养点……”正好外面来个卖干豆腐的,我说:“你供养点干豆腐吧。”后来她买了半斤干豆腐供养了。

  当时我觉得供养完了以后,她的心就安稳多了。因为行脚僧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想就我没有啥修行,佛菩萨也会为了行脚僧,会加持她的儿子的,让她儿子早日脱离危险。那时候真正体会到一个什么呢?就是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最危险的时候,真能救我们的只有佛法僧,谁都不好使。你看儿子遇难了,母亲再着急也没有办法——有钱也没办法,有势力也没办法,什么都不好使。

  如果你能虔诚地去礼拜佛法僧,虔诚地供养佛法僧,你的灾难就会瞬间地由重变轻,所以佛法不可思议。咱们寺院去乞食也有规定,没有极特殊的情况是不允许让人买这买那的,不允许。乞食就乞食,不说让人“你供养什么”,从来不说。你供养就供养,不供养就完事。从来不说。但是为了救一个病人,有时候不得不说,在极特殊情况下才这么说的。但也有很多人,你跟他说了也白说,也有那老人,说:“我脑血栓了,我走不动了,早上都没吃饭啊,不行啊,没有东西。”说有病,说得挺可怜,你看我走都走不动。那时候说:“你布施一点就好了。”“不行啊,我早晨都没吃呢,我哪有东西给你们。对不起,你去下家吧。”就连一口食物他都不肯拿出来。哪怕你吃完了剩那一口也可以啊,也能给你种上福田,也会帮你解除一些痛苦。但是有的人他就不这么做。有时候看到这种迷的行为、这种愚痴的行为,也挺可怜。

  有很多人想种上福田都没有机会,有的地区寺院少,所以这个行脚功德不可思议。现在咱们已经走到哪了呢?快到延安了。今天和亲融师、张居士还说呢,快到延安了。我看咱们这儿也卖枣呢,人家陕西那地方枣这么大,非常大。到那儿乞食,有时候那老百姓就给枣,一给就给那么一大堆。那儿满地都是枣。

  一定要学会礼拜佛法僧,这是最吉祥的事情。但是我们现在有一种怪的现象,说让这个学佛的人在家修行,不要到寺院去,不要礼拜僧。这本身是不吉祥的事情,这种语言千万千万不能信。这种说法表面上是“护持”我们修行,实际上是破坏我们的修行,这是一个愚痴的做法,因为他不懂得佛法僧是三宝。我们必须得时常礼拜僧,才能不断地提起正念,不断地给我们吉祥、给我们力量。

  讲到这儿呢,顺便讲一下,昨天王会长,还有老姚,还有郭院长,说:“师父别走了,中午得在这儿过斋,否则有些老居士于心不忍。”今天还是没这样做。为什么呢?佛在世时有这么一个故事。

  佛去乞食的时候,遇到一个农民正在吃饭,佛就在那儿一站,然后农民就说:“沙门,你做什么呢?”佛说:“我乞食。”他说:“你乞食,你得劳动啊,你劳动才有饭吃,你不劳动哪来的饭吃?”佛就跟他讲,佛说:“我以这个柔软心为犁杖,以苦行为雨水,以什么……”说了很多,就是用心地修行,来耕心地的心田。说我也有耕种,我也有收获,我应该有吃的。这农民听到佛给他讲法,当时特别欢喜,马上供养释迦牟尼佛吃的,供养饮食。释迦牟尼佛没有吃。为什么没有吃?为什么不给他种福田?因为佛的戒律是不能以法换食。(编者注:详见《杂阿含经》卷四第九十八。佛偈云: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真实为真乘,乐住为懈息,精进为废荒,安隐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包括出家人乞食也是这样。乞食的时候,当别人问的时候,一句半句就完事了。如果先给他讲法,你讲完了,他家的食物是不能乞的,否则遭世人讥嫌:你讲得这么好,无非为了吃的。会遭人讥嫌的。所以从这个故事来讲,咱们虽然到这儿讲法,讲完了就走,以免有以法换食这种嫌疑,招这样的讥嫌,这是不可以的。

  但什么样的可以呢?就是来了就吃饭,吃完饭再讲,这不犯。如果先讲后吃,这就不行了,这就有以法换食这种嫌疑了。所以说大家应该理解,并不是不给大家种福田。释迦牟尼佛都这么做了,我们做弟子的也应该学,大家都应该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供养       出家人)(五明学佛网:供养       出家人)  

 耕云先生:法供养最殊胜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3 

 其它法师:七十二条铁证—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贡献(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其它:云何「菩萨供养如来(何鹄)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六章 法供养品 

 温金玉教授:太虚大师: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出家人 

 达照法师:永嘉禅中级班19讲《实相法供养》内容概要 

 开愿法师:可以烧纸钱烧元宝供养佛菩萨吗? 

 明一法师:广修供养 

 道坚法师:出家人有自己的事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