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


   日期:2010/5/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种对治:无知对治、放逸对治、不敬对治、烦恼炽盛对治。

如何修学之理者,四犯因中,无知对治者,谓当听闻,了知学处。

四种犯因当中,无知的对治是应当在善知识、善友处听闻,求得对学处的了解。《正法念住经》说:“一切法觉,要因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觉。”(所有对法的觉知要通过闻法而获得,如果不听闻,就不会理解法。)通过长期听闻戒律学处,知道戒律的开遮止犯,就能对治无知。

放逸对治者,谓于取舍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以正知,率尔率尔观察三门,了知转趣若善若恶。

放逸的对治有二方面:一、不忘记、忆念取舍的所缘行相,时时铭记于心;二、以正知时刻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正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是在趣向善、还是在趣向恶。《入行论》说:“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耻作恶是为知惭,恐他讥毁羞耻为愧,及由怖畏恶行异熟怀恐惧等。

这一段宣说了“知惭”、“有愧”、“怀恐惧等”三个方面。知惭有愧又有依自和依法两方面。

“依自”是以自己而言,内心自责:“我是菩萨,不应当做这种行为。”如是对作恶羞耻,是知惭。或者想:“作为修行人我如是而行,连世人都会讥笑。”这样害怕别人讥毁,是有愧。

“依法”是以菩萨藏衡量自相续:“我这样做与菩萨藏相违,完全是明知故犯。”如此羞耻作恶,是知惭。或者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批评我根本不符合戒律。”这样羞耻是有愧。由于怖畏恶行的异熟果报,心里害怕严厉的因果等(“等”字包括害怕由作恶会使善法功德消失、不善法增上)。

当如是学。

应当这样以“正知正念”、“知惭有愧”、“常怀恐惧”来对治放逸。

不敬对治者,谓于大师师所制立,同梵行所,应修恭敬。

“大师”是佛,“师所制立”是戒,“同梵行所”即按照佛法修行的道友。

不敬对治,就是对于佛、佛所制立的戒律以及同梵行的道友,应当修持恭敬。如果能从内心深处行持恭敬,就会断除不恭敬、轻舍之心。

烦恼炽盛对治者,应观自心何烦恼盛,励修对治。

烦恼炽盛的对治,即应当观察自心何种烦恼炽盛,时常针对这种烦恼努力对治。比如,贪心强,努力修不净观;嗔心强,努力修慈心观;痴心强,努力修因缘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益西彭措堪布       堕罪)(五明学佛网:益西彭措堪布       堕罪)  

 益西彭措堪布:称念观世音菩萨,即能远离YIN欲的道理很深 

 益西彭措堪布: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何断除对异性的贪 

 益西彭措堪布:邪YIN念头的报应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有穷 

 益西彭措堪布:金刚萨埵心咒是忏罪如意宝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灭除极重罪 

 益西彭措堪布:因缘果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能 

 益西彭措堪布: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戒杀放生茹素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离我们有多远? 

 益西彭措堪布:破除对放生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