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为什么要把宝贵的人身去浪费呢?为什么不去修持求解脱呢


   日期:2015/9/18 1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广释】看见城市、乃至一切围墙、栏杆等防护的时候,要普愿一切众生,得到坚固的身体,持好佛戒,戒如城郭,能够防范贪瞋痴三毒的攻击,能够防止内心去起分别,耿直,没有自私自利。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假设见到内城外廓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得到坚固的身体,心中没有弯曲,而是耿直,也就是没有自私自利,大公无私。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若见城郭」:城就是我们所住的这个城墙。古来的城都造了一种城墙,中国有万里长城,那么每一个京都又有城,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这郭就是外城,城外边的那道城,有外城、有内城。假如到这个城郭的里边,这出家人就「当愿众生」,「得坚固身」:这个身体也有城,也有郭,也把它做得很坚固,修得像金刚那么坚固,永远都不会破坏的。怎么样能修成坚固身呢?就要没有欲念,你欲念若断了,身自然就坚固了。为什么这个身体不坚固呢?就因为欲念太多了,妄想太多了,所以把本身这种真正的精神都浪费了。

  「心无所屈」:心里对什么事情也不能屈服,所谓「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人一到富贵了,就这个吃喝玩乐、随随便便不守规矩了;可是到富贵这种的境界上,还是守规矩,还是不那么YIN乱,这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人在有钱的时候,可以有气节,有操守,有志气,是很容易的;到一没有钱了,所谓「人穷志短,马瘦就毛长」,人穷了,志气也就没有了;马若瘦,那个毛也就显得很长的。所以这个人一贫穷了,就没有骨头了,就变了。贫贱不能移这个「移」,就是迁移了,就是变了,改变他这种气节了,没有骨头了,硬骨头没有了。「威武不能屈」,就是用什么势力来压迫他,也不受屈服。能这个样子,这才叫有坚固身。

  【大愿法师简释】城郭,以前的城市,为了保护安全,冷兵器时代,所以他就会造很高的城墙,有外墙,有内墙,乃至于在里面还有王城。

  广义地来说,其实我们现在来修这个偈颂,是看到一切围墙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修。乃至于我们看到高速公路和马路两边防护栏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善巧用心,因为这些栏杆也是保护安全的。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持好佛戒,佛戒如城郭,能够防范贪瞋痴三毒的攻击,能够防止内心去起分别,执著,能够防止犯罪!

  所以我们守护佛戒,就是如见城郭一样,应该愿一切众生心无所屈,不为烦恼妄念所动!

  能够持戒清净就“心无所屈”,心里面没有恐惧,没有惊慌,信心、道心都能够无能胜,都能够增上。

  心里面如果有所屈就会懈怠。懈怠之相有很多种:

  第一个是虽然生起了无常心,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但是跟家人,跟朋友谈天说地的时候,就会随他们的分别念而懈怠,耽误修法。所以这个时候要提起正念来,念修此偈,“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得坚固身”就是证入空性智慧,成就金刚不坏身,悟入不生不灭的法身。这个是不可坏的坚固身,“得坚固身”。法性身、空慧身是坚固身。

  第二个是虽然领悟到经论智慧,并且对三宝也有恭敬心,有信心,但是整天都是忙忙碌碌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占用了宝贵的时间,不能够脚踏实地修持。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要念修此偈,猛醒回头,放弃去经营那些琐碎的事情。

  苏东坡有一首词里面说,“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凡夫众生很难做到。

  白居易诗上说: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所争的那些名利就好像争夺蜗牛角上的那一点点空间一样,微不足道。我们的身体又很脆弱,石火光中寄此身,好像电光石火一样,一刹那就灭了。为什么还要把宝贵的人身去浪费呢?本来这么难得的一个解脱的机会,而且一刹那就可能会失去,我们为什么还会不去修持,不去求解脱呢?这样子是很愚痴,不开口笑是痴人。

  第三个是虽然已经了知到今生的琐碎事情都是毫无意义的,都是烦恼之因,但是因为亲情牵扯的缘故,不能够舍弃今生今世。

  在这个时候就要修持轻现世、重解脱,要修持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虽然事上我们能够去做好它,并且就在做事里面修行。关键是我们的心不要执著在外境上。所以要能够不可得为世间意。所以不是说事相上放下,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我们的心不分别、不执著,心放下。

  第四个是虽然具有甚深的法要传承,法本也有,万事具备,他心里面也很想修、很羡慕修法,但是不能够实修。要念修此偈,提起正念来。

  第五个是虽然广闻博学,但是不能够利益自他,不能够付诸于实践。所以要念修此偈,起实修,成为一切众生依靠的城郭。

  第六个是虽然懂得诸法实相,“虽懂实相见解平庸死”,虽然他有很殊胜的见地,诸法实相呢,他都通过推理,通过学修已经理解了,有了解悟了;但是不能够依见起修。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要念修此偈,来实证不生不灭的坚固身。

  “得坚固身”是成就空性智慧,“心无所屈”是能够不懈怠、勇猛精进。城郭能够保护城里面的众生不受伤害。同样的,我们要守持佛戒,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不受伤害,保护我们的正知正念不受染污。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见到城郭,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见到都巿,但是以前的城巿又和现代的都巿不大一样,它主要是做防卫用的,所以有城墙(郭即城墙之意)。城墙表示坚固,现在我们从外在的现象转为内在的心境,就是「得坚固身,心无所屈」的境界。

  城墙除了可以御敌、保护居民之外,在我国江南地区还可以拿来当堤防,有防范水灾的作用。所以城墙本身一定是方方正正,十方坚固的。我们的心也应该要能防范外来的敌人,就是贪瞋痴。贪瞋痴从哪里来?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所引起来。对好的境界会贪着,对不好的境界会扬弃,在贪着与扬弃间,心就开始受到外尘的干扰,烦恼也由此而来。

  好的我们想要留住,但它却是无常的,留不住;不好的我们想要舍弃,但它也是无常的,常常又舍不掉,等你快要适应了,它又走了。这些都是尘境的影响,当心不坚固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外境所折服。所以看到外面的境界时,要能时时提醒自己,观照自己。

  当然现代的城巿已没有这样的城郭(廓)了,但我们仍能发现一进入城巿,一切就显得特别繁荣,这时候便可将愿文改为「若见城巿,当愿众生」,然后将所见的繁荣景像转过来,让自己内心的生命也能增长繁荣的本质。文辞如何立意,可依各人的情况与境界而定,这只是一种心性的训练,语言文字都是媒介,我们可以透过它来灵活运用,但不可反被限制住了。

  当现象改变时,要懂得如何调整法意,而不是死背经文。像各位插花,见到所插的花应该会有许多话可讲,有不同的境界可以转。譬如不同的花,代表的意义是什么?一个苞、一朵盛开的花,还是一片叶子,甚至花器,当下能不能把这些现象转化为心境,这才是修行,而不是执着在文字上。

  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做事有外在和内在两种结果:外在结果是暂时的,一如过眼云烟;而内在结果却对生命有着长久的影响。回顾人生,会发现以往经历的种种,曾经那么“真实”的生活,曾经那么让我们耿耿于怀的人和事,都被时间过滤成了一堆前尘影事。但我们要知道,这一切并未完全成为过去,由此积累的心力和造就的人格,将继续影响未来生命。所以,学佛的关键正在于善用其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宝贵       解脱)(五明学佛网:宝贵       解脱)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