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过犹待,百步余


   日期:2015/9/15 21: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个「过犹待,百步余」,我们可以衍生成什么?送宾的礼仪,送客人。「过犹待,百步余」,就是送长者、送客人,要等他离去以后我们才走。在讲解这一条,我会让学生实际送客人,就一个人当主人,一个人当客人,然后走到门口,说:再见。那个主人马上把门「眶」关起来。其他的同学就一阵笑声。然后再把门打开来,就问那个客人,假如人家这么送你,你有什么感觉?他说:好像恨不得我赶快走,我下次不来了。所以送客,也要能让人家宾至如归的感受,备受尊重。

  我们就直接透过讨论,除了实际操作以外,透过讨论。诸位同学,你觉得怎么样送客比较适当?很多孩子就开始想了,把他送到电梯口,坐电梯下去了,我们再回来。这样子客人的心中是什么感受?很温馨。假如没有电梯?我们就把他送到楼梯口,再回去。

  古代的人他在送长辈、送师长的时候,确确实实都是做到了「过犹待,百步余」,都是看到老师已经转弯了,见不到老师的身影了,他才离开。我到澳洲去学习,学了就要用,所以晚上师长讲完课,我们就一起送师长回他住的地方。我都会一直站在那里,等到师长已经进了房间,我们再离开。其他的同学就很奇怪,我为什么一直站在哪里?我就跟他说,「过犹待,百步余」。其实当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内心真是无比的欢喜。因为在送师长的这个过程里面,我们的脑海不断浮现是什么?浮现著我们的人生,假如没有遇到师长,智慧不开,烦恼不断!就是因为有师长点点滴滴的教诲,我们才得以在人生能有这么多的成长。所以,目送师长的过程,都是含著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这一分师生之缘。所以古代人,人与人相处非常有情义,就是有这一分情义,才写得出很多非常感人的诗词。

  摘自: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九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礼仪)(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礼仪)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四章 居士入寺礼仪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三章 八关斋戒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二章 三皈五戒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一章 戒律的精神 

 仁焕法师:家庭的和谐来自礼仪和规矩 

 仁焕法师:佛教礼仪的表法 

 仁焕法师:佛教礼仪的信仰内涵 

 圣凯法师:《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后记 

 心律法师:进庙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