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隆相法师:觉悟会让我们过的更幸福


   日期:2015/8/25 9: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这半个月走访了美国一些城市,有些城市之前也去过,但似乎都没有此次的印象更为深刻。当时第一站是去纽约,同行的有几个居士,他们此行目的之一也想去美国看看在那留学的孩子。结果到了纽约,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事先的设想还是很有差异。

  幸福的状态,来源于对现状的认同

  先说留学生活,到这留学的中国学生似乎真正来学习的并不多,很多家庭送孩子来是为了“镀金”,到这里虽然学不到太多东西,但急着回去又觉得没面子。还是顶住巨大的经济压力,选择了咬紧牙关坚持。这些年轻的孩子很不容易,在家里很少吃过苦,在这里却往往是多个孩子住在一起,省吃俭用。住处条件之差也超乎想象,有的孩子住的空间连一个车内的空间大都没有!周边的治安条件也往往堪忧,这里居住环境是分区的,有钱人是有钱人的圈子,穷人是穷人圈子。各个国家又有各个国家的圈子,往往距离城市中心远的,条件就会差一些。很多华人街的条件不是太好,最差的就是黑人居住区。

  还有些更差的地方,用当地人的话说,治安环境太差,像土匪窝子一样。这也许颠覆了人们对纽约的印象,那里不是高楼林立,极尽华美的么?事实上,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最多的镜头只是纽约的一个岛,是一个经济发达的集中区,到这个岛上的过桥过路费都很高。舍此之外,纽约当地人似乎对城市的认同感并不太高。几个城市比较下来,只有休斯顿这个地方,人们对城市认同感较强。洛杉矶则更低一些,当地好久没下雨了,气候跟中国大西北差不多,很多地方缺水的厉害。开场之所以先说这些,是跟大家表明,有些外表看起来不错的,实际上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美国大家都认为福利很发达了,但并不是针对这里的所有人。大街上一看,乞丐笔国内还多出不少。这里是某些人的天堂,绝非是所有人的。比如大量的打黑工群体,政府也默认这种情形的存在,一部分人的优越生活,需要另外一部分的辛勤付出。

  我于是常常在想,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城市也好,生活在这里的人,其真正幸福的状态,与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认同与赞美是分不开的。认同与赞美表现在哪?非但是没有抱怨,而且更乐意于为国家或城市去付出。有个人所皆知的典故,春秋时,秦国袭郑,郑国商人弦高舍弃自己的安危与财物,换取国家的安全。这是一个普通民众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之情是建立在他对国家的认同之上的。

  在国外一些留学群体当中,也能看到这样差别,有些国家认同度高一些,有些则不容乐观。比如韩国人往往较为团结,有段时间国家经济危机了,很多人还能够拿出私房钱来帮助国家。相比较而言,现在有些国人会抱怨,国家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生活中我们不是常常看到这样的愤愤不平么?但是我们有没有去想过,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要求国家先给你什么,为何不能换个思维,首先去想想我们能为国家付出些什么呢?这样的要求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这里面存在着世界观的选取与抉择。

  不要先索取,而是想自己能贡献什么

  星云大师他曾在世界多个地方兴建寺院。有人说,建那么多寺院有什么用呢?大师说,对我自己而言,是不需要建设这么多寺院,很多人还想把寺院交给我,我九十多的人了,该放下的都放下了,还要建设寺院干什么?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目前的现状之下,在世界各地去建设这样的一个“文化符号”,让世界来认同中国文化,让世界上的中国人能够有个凝聚力和向心力,却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比如在美国的洛杉矶西来寺,这个寺院的风格以及文化内核,都是有很强的中国文化特征。当地来朝拜的信众,也95%以华人为主,在这里,寺院成为当地华人的一种向心力,它成为一种载体,传承了中华的精神,提醒着我们到哪里都不能忘本。

  现在都在谈传统文化的复兴,那么谁能承担文化复兴的重任呢?放眼望去,儒家的传承经过多年浩劫,几乎已经见不到几个真正的国学大师。社会上现在能产生影响力,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恐怕只有佛教了。在这种情形下,大师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更能理解了。前些年两岸关系紧张,台独嚣张的紧要关头,大师把佛指舍利请到台湾供奉,一举打破两岸交往的僵局,为彼此交流搭建了通道。南京禄口机场与台湾的直航,也与大师的努力密切相关。

  当时,台湾当局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大师顶住了压力,为两岸的互通尽心尽力。此后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是在无锡灵山,闭幕式则在台湾等等,这些都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有效举措。大师时时不忘作为中国人的本怀,有济度世间的慈悲与智慧,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反观现在我们很多学佛的人,一开始学佛就为了索取。当得不到的时候,势必对佛也生出了烦恼之心,认为学佛起不到作用嘛。事实上,真正的信佛,首先不是去往佛要什么,而是想想自己能付出什么,能为佛教为大众贡献什么。如果能这样去想,无论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还是对自己的信仰就会更加有信心,很多烦恼就无从生起了。

  觉悟在心,有了觉悟才知道如何抉择

  有个故事,说两个人要去投胎,上帝给出两种生活让他们选择。一种生活是可以天天接受别人的供养,一种方式却是要不断奉献自己的所得。两种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结果选择第一种生活的人成为乞丐,而选择不断奉献的人却成为乐于布施的富翁。可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理念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生活。

  春秋时,有兄弟俩人带着分到的家产一起去外地闯荡,结果受财物的蛊惑,两个人同时对对方产生了不好的念头。他们想,如果另一个兄弟不在了,那本来分成两份的家产不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了么?这个念头让两个人痛苦不堪,最后他们还是克服了魔障,选择把财物投到湖里面去,认为这东西太害人了:如果把控不了,本来关系如此亲密的兄弟,却能反目成仇。可见,在没有把控力的时候,物质财富不但无益,还往往会对人构成伤害。这个时候如何选择就很关键了。

  佛教修行的关键,便是提倡觉悟在心,有了觉悟才会知道如何去正确的抉择。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体察和观照自己的心念,要善于把恶念转化为善念。这是觉悟产生的力量。佛是觉者,学佛就是要学佛的觉悟。在没有觉悟的情形下,往往对事物善恶的判断都有很大差别。比如说,有些人认为动物就是天生供人享用的,与善恶无关。又比如说,希特勒大家都知道是无恶不作的,但是他自己还认为自己在拯救世界呢。可见,世间大道难行,在道上犹如逆水行舟。尚好的是,我们还有忏悔一法,有改过从善的机会。我们要善于给别人机会,也要善于给自己改过的机会。通过不断的改恶迁善,趋向于念念觉悟,那么就会有如何抉择的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觉悟       幸福)(五明学佛网:觉悟       幸福)  

 其它法师:我愿健康幸福(果真法师)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普献法师:十个幸福方程式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2.幸福贴心 

 果煜法师:禅法─从健康到觉悟之路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其它:二谛与三性——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人间佛教(于晓非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