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弘一大师:严格遵循十大要诀,助你打造完美人格


   日期:2015/8/6 14: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编者按:弘一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俗家名李叔同,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表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之前原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知名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教师、编辑之职。民国七年剃度为僧,法名演音,法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弘一大师堪称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造诣;出家之后精修律宗,又成佛门一代高僧,被佛教界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圣贤尚且如此虚心,我等岂可贡高自满!

  一、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日:“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二、慎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三、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四、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五、寡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六、不说人过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七、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八、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九、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十、不嗔

  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弘一大师       完美人格)(五明学佛网:弘一大师       完美人格)  

 温金玉教授:南山日月辉大唐——从道宣律师到弘一大师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夏丐尊与弘一大师的法情道义——纪念夏丐尊居士 

 陈永革博士:弘一大师研律明戒 

 陈永革博士:论弘一大师的弘律志行及其僧范律行 

 江灿腾教授:从纪念弘一大师百十一岁冥诞谈台湾佛教文化主体 

 传喜法师:宿具善根断食出家——弘一大师讲堂开示 

 弘一大师:福报怎样才能享不尽? 

 弘一大师:怎样对待要去世和刚去世的人 

 弘一大师:临终之际勿闲谈杂话 

 弘一大师:病重时怎么办? 

 广钦老和尚:像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这么有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