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念之差,是他三失得道机缘


   日期:2015/7/23 7: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foenhaodang66

  道家修炼故事:刘一明三失得道机缘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个著名的道士,名叫刘一明,他少年时曾得过大病,后幸遇真人赐方,得以除病,病好后外游访道,也有些奇遇。他后半生则一直隐居在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一代修道,将那里很多原来破败的道观都又修好了,香火缭绕。因为他学识渊博是个全才,许多达官显宦、富豪人家都愿结识他,所以在社会上比较有名气,甚至被人誉为道教全真派第十一代宗师。其实他这个'宗师'也只是人给他封的,是在宗教中的一个职务、地位吧,代表不了他就是修成的高人。其实他虽然终其一生苦苦慕道,但却始终未得道家真传。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他三失得道机缘的故事。

  这刘一明虽然未得道家真传,但因为在宗教中地位比较高了,而且那一带的道观都是他主持重新修建的,所以也收了一些徒弟。他和他的徒弟虽名为师徒,其实都是一样的修道人,最终能否得道,还得看各自的机缘、心性如何。刘一明有一个徒弟叫唐阳琏,因为看起来有点呆傻,所以很多人都轻蔑的叫他'唐瓜子'('瓜子'在当地方言里有傻瓜的意思)。他在栖云山每天赶着一匹骡子从山下往山上驮水,数年如一日,从来不知辛苦。

  一天,唐阳琏禀告说,门外有一老道求见,刘一明问:老道何等摸样?唐阳琏答道:年过花甲,穿的破破烂烂,乱发垢面。刘一明此时已在道教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了,因此不想见那些穿的破破烂烂的道士。所以他便说:你去告诉老道,就说我不在家,让他自找方便吧。

  他将这些话转告给了老道,老道听罢轻轻笑道:我几天跋涉,腰痛腿酸,又渴又饥,今夜我就住在你这里,你看如何啊?唐阳琏虽然看上去人有些傻,但心地很善良,他见老道很可怜,就领到自己的禅房住下。老道坐定后,说他要喝茶,但一定要用刘一明的茶杯。唐阳琏也听话,居然就把刘一明的杯子拿来,给老道沏茶。老道接过茶杯,也不喝茶,只将茶杯翻扣在一块石头之上。

  晚上,老道同唐阳琏同住一室。东方发白时,刘一明洗梳完毕来到唐阳琏的禅房,不见老道,只有唐阳琏。唐阳琏见刘一明来了,便迎上前说:老道刚走,茶杯扣到石头上取不下来。刘一明走过去一搬茶杯,茶杯就下来了,只见茶杯里的茶已冻成满满的一杯冰块。刘一明见状很惊讶,暗想:炎阳六月,怎么会冻成冰呢?他犹豫片刻,立即醒悟过来:唉呀!我求神仙,盼神仙,今天却把神仙错过了。当时他又急又悔,急忙牵过马来,匆匆朝老道去的方向追赶。他见人就问,都说前面刚刚走过一位老道,可他就是追赶不上。一气追了八、九里,还看不见老道的踪影,便勒转马头,失望的回到山上。唐阳琏见他回来,上前接过马缰。刘一明又问:道长走时说了些什么没有?唐阳琏回答:没有说,只在门前墙壁上写了一句话。刘一明一看是:'吾来汝不在'这五个字,他长叹一口气后就失望的回去了。

  说来也奇怪,自从唐阳琏和那个老道同住一晚之后,就变的'懒惰'起来:每天在山下把驮的水给骡子装好后,就躺在石头上睡觉,让骡子自己来回去驮水。这骡子也懂人事似的,将水驮到山上,山上的人倒掉水,骡子又自己下山,装满水后再自己驮上山去,天天如此。这样过了数年,师兄弟们看见唐阳琏越来越懒,经常倒头就睡,就在刘一明面前進谗言。刘一明叫来唐阳琏说:你驮水已经几年了,现在你不要再驮水,搬到西山顶窑洞里去住吧!把那里打扫干净看守好。

  唐阳琏也没有丝毫不高兴的表现,从此就在山顶破石洞中住下,整天闭门不出,就在里面睡觉。从此人们又叫他'懒道'。 刘一明见他实在可怜,过些日子叫别的徒弟送点豆面给他,就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转眼度过了许多春秋。

  这年秋天,其他徒弟都去化缘了,刘一明把唐阳琏留在山上看守。一天用过晚斋,刘一明到'潮元观'门前散步,抬头望去,晚霞照红了山头,草木在霞光的照射下,更增添几分黄色,只有松柏郁郁葱葱,仍像往常那么青翠。年上古稀的刘一明被景色陶醉,引起了思绪万千,想到自己少年时就出家,到现在还未得真传,便

  感叹道:

  夕阳景色好,只是近黄昏。

  人生容易老,修道性难明。

  正在这时,前面走过来一个人,打断了他的心思。来人走到刘一明面前,口称道长,求借一宿。刘一明打量此人,衣破不遮体,手脸足有一年没见水点,脏的不行,口唇干裂成痂,胸前生出拳大一块疮,疮口破裂,脓血外流,疮口能放進一个鸡蛋,不住的呻吟。刘一明瞧他脏烂不堪,身患疮疾,是个叫化子,无心留住,他对叫化子说:我的徒弟都去化缘了,禅房上锁,这里没有地方住。叫化子恳求道:给我点吃喝,随便住下就成。刘一明见他一再缠扰,很不耐烦的说:你去山顶上找我的徒弟唐阳琏,到那里住上一宿吧。叫化子见刘一明不肯留他,便转身走去,脚步踉踉跄跄,嘴里唠唠叨叨:'叫化子,口饥渴,疮口痛,上下两口,要了自己命。'他一边念叨着,爬山而去。

  这时候,唐阳琏也不知怎的,从睡眠中起来在外面转悠,他瞧见从山下走来一人,走到他面前要求住宿。他看了那人的形像后,也不嫌脏,二话没说便领進窑洞坐下,那人请唐阳琏给他治疮。唐阳琏对他说;我师父刘一明善医学,会治病。那人说:你会治,你只用舌头舔我的疮口,疮就能好。唐阳琏想:若舔一下疮真好了,解除这人的痛苦折磨,也是出家人的一件功德,舔一下何妨,但看见流着脓血的疮口,心上一阵恶心。他又有点犹豫,后来又心想:不管别的,救人要紧,他眼睛一闭,舔起来,将脓血吐在地上。真奇怪,脓血从地上飞起,又沾回到疮口上。叫化子说:你边舔边咽到肚里疮才可愈。唐阳琏一听要他将脓血咽掉,心想:这是为了救人命,便心一横把脓血舔了咽下,接连舔了几口,不但不恶心,只觉的清香爽口,浑身轻松舒畅。再看此人的疮,全然消失了。

  唐阳琏感到十分惊奇。此刻叫化子说肚子饥饿难忍,要他做饭吃,他只有师父给他的一点豆面,再一无所有,做什么给他吃呢?只好把豆面搅拌成糊吧。做好了,二人一同用餐。叫化子吃的真香,正在吃饭间,忽然身边响起动听的仙乐,忽而在山谷回荡,忽而在空中飘扬。这时叫化子起身对唐阳琏说道:'尔修道功成,吾乃吕纯阳是也,明日你我再会 '。说话间,不见了影踪。

  这天二更时分,刘一明也听见从外面传来一阵阵美妙的乐声。他侧耳听了一会,走出房门一瞧,音乐声再也听不见了。只有听山谷秋风飒飒。仰望天空,只有弯弯月儿与朵朵白云。他来到唐阳琏的住处,见唐阳琏盘膝打坐,身子动也不动,嘴里说:明日我一定要出去化缘。刘一明听了心中很不乐意。就在这时,他身后跟着的小狗,爬上供桌舔油灯。刘一明本来在生气,便转身踢了小狗一脚,谁知小狗断气死了。

  一月时间过去了。有一个到四川化缘的徒弟回来了,他告诉刘一明,在四川遇见唐阳琏领着小狗。唐阳琏叫他把小狗带回来,可是小狗怎么也不肯回来。刘一明听后,呆了半晌才悟道:唐阳琏已经功成得道,小狗也随他去了!这时,他联想起那天晚上来的叫化子和出现的一切奇事,想起叫化子嘴里唠叨的话,他解悟出了其中的妙意。原来叫化子说的:'叫化子,口饥渴,疮口痛。上下两个口,要了自己命',是在点化他,上下两个口合起来就是一个吕洞宾的'吕'字啊!刘一明再一次错失神仙点化的机缘,痛悔非常,心中一时难宁。他想唐阳琏已得道,于是便搬到唐阳琏住过的山洞去住,重新塑造了神像。从此,常年累月就在这里参悟修道,感觉也很自在;后来就把这个地方叫作'自在窝'。

  有天夜里,刘一明做了个梦,梦中有位老翁说:混元阁殿堂供台上有一双草鞋让他去穿。刘一明在梦中瞧见果然有双草鞋放在供桌上。他非常高兴,伸手取草鞋,草鞋变成蝴蝶飞出殿门。他紧跟着追捉蝴蝶,一脚踩空掉下万丈悬崖。落地时面前站立一人,面前的这人问:你认识我吗?刘一明回答:不认识。这人又说:我就是唐阳琏,奉命来度你的,你跟我去吧。刘一明惊醒,原来作了个梦,醒来梦中情景一清二楚,知道此梦绝不简单。

  第二天一大早,刘一明洗梳好了,衣冠整齐,到混元阁殿堂去焚香供茶。就在这时,两只白鸽落到殿门坎上,他扭头一瞧,白鸽非常可爱,他情不自禁的伸手去抓,白鸽缓慢的飞起,刘一明急步紧追,快到崖边,放慢了脚步,心想:自己年已八旬,脚下不稳,这么高的石崖,真是太危险了。这时白鸽飞到崖畔落下,好像等待刘一明前来捉它。刘一明慢慢小心翼翼的凑过去刚伸手一抓白鸽,白鸽飞下石崖不见了,他没有捉到白鸽,这才松了一口气。刚起身要回,又发现在白鸽落下的地方有张纸,他捡起一看,纸上有隐隐约约的字迹,上面写着:

  三度刘一明,修道图虚荣。

  今日身不舍,何年正果成。

  何足修哉!自了乎?

shanjie666

  刘一明再念,眼前又一恍惚,手里的纸不见了,心里纳闷,他无精打彩的坐在那里,一会儿神情平定了些,他联想起昨夜的梦和两只白鸽的情节,这才恍然大悟:昨夜的梦,就是神仙点化他,要他放下对生死的执着,来追捉这两只白鸽,才有机会得真传。刘一明明白这些后,追悔莫极,忏悔道:神仙点化三次,自己三次皆错过,仙缘太浅了。

  看了这则故事,真为刘一明三失机缘而可惜,同时我想:不是他仙缘浅,而是他心性不够,执著于在宗教中的地位,不愿见穿的破破烂烂的老道,错失了第一次机缘;慈悲心不够,不愿帮助可怜的老乞丐,错失了第二次机缘,而且一气之下,踢死小狗,也证明了他心性有问题;最后一次依然不悟仙人梦中点化,不敢冒风险,从而错失了第三次机缘。

  这个故事,其实也说明了一个人在宗教中的地位再高,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否真修,是否修成。在神的眼里,宗教职务的高低什么都不是。

  而故事里,唐阳琏善待老道后,经常倒头就睡,其实就已经是在用这种方式修炼自己的副元神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一念之差       机缘)(五明学佛网:一念之差       机缘)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机缘和佛力加持 

 贾题韬居士:坛经讲座 机缘品第七 

 演培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机缘品第七 

 济群法师: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清净法师:坛经朝圣——《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机缘品第七 

 宏圆法师:如来出世,为说佛慧;机缘成熟,但畅本怀 

 净土法门法师:遇到这个法门可不是容易事情,千万不能错过这 

 净土法门法师:非常幸运有这样殊胜的机缘得到诸佛如来的第一 

 宣化上人:修行,就这一念之差,就会发生魔业 

 宏圆法师:学习佛的智慧,为机缘未成熟的众生增长善根 

 净土法门法师:佛菩萨会制造一些机缘,替我们消业障 

 星云大师:心经第10课 机缘到了,开悟的因缘就成熟了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