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净土法门法师:言至意尽教与学


   日期:2015/7/16 2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仁者: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因缘生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言至意尽教与学」

  《礼记.学记》是世界最早的教育哲学论著,是中国先贤留给后世子孙无比珍贵的教育遗产,是振兴传统教学的最重要指导纲领,是教育工作者人人必读的宝典。这篇经典之作系统阐述了为什么要教学、如何教、如何学等,其智慧与原则用於今日仍具宏效。

  一、为什么要教学

  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首先,古人读书志在圣贤,成为圣贤就要学为人师、言为世则、行为世范,也就是要做到正己化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可见,从读书人的角度看,要想实现化民成俗的抱负,则务求修身、必自学始。这是强调为什么要「学」。其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见,从国君的角度看,要想实现教化国民的目标,必须开展教育。这是强调为什么要「教」。最后,「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从「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强调「教」与「学」的必要性。

  二、如何教

  施教,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首先,教学的目标。古人教学,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九年等各阶段均有相应的教授侧重点和希望达成的目标。尤其是达到九年大成的境界,「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学至大成之后,就会德行坚固、智慧开显,臻於「大学之道」,此时便可教化大众了。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其次,教学的原则。必须要做到「教之七伦」,开学时祭祀先圣先师以示尊师重道;练习诗歌以劝勉学生立志爱国;击鼓警众后再打开书箱以警醒学生用谦虚谨慎的心来学习;以戒尺和教鞭来警策学生;使学生有充足时间发展志向;对学生相机而指导,使其自发自强;遵循教学的次第。这是施教者必须熟知的大道理。最后,教学的方法。施教者要顺时序而教,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学生上课和放假时各有课业,学生退席后也必须有常学。为人师者要用心听取学生的学习心得,然后顺其心志所趋而导之以方;要善於启发和引导,应随其所问而告之原委,问小则答之以小,问大则应之以大;要掌握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和根性,懂得因材施教;要注重身、言、意三教,身教须以身作则、言教须简要详明、意教须诚意正心。

  三、学须有明师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老师是要教导学生成就至尊之人,唯有明师方可胜任,所以为学须择明师。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是明师?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明白教学兴盛的原因和教学失败的原因。教学兴盛的原因有四点,即防范私欲乃成自然、教适时宜、授不躐等、与善友切磋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教学失败的原因有六点,即不能降服私欲、失去最佳学习时机、不论次第杂乱施教、无善友切磋观摩、心失诚敬、容易受外界纷扰诱惑,「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其次,要明白学生的四种常见过失,即多学寡要、不能贯通、傲慢轻忽、畏难懈怠。对於学生的过失,为什么「教者必知之」?因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里谈到了教育的本质,「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最后,要能和学生以心相感而心意相通,即「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此则学生受教之后而易化,这是教学的高境界。

  四、如何学

  求得明师之后,应如何学习?首先,尊师为要。君主不以臣子相待的人有两种,其中就有自己的老师。君主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尊师重道是学有所成的核心原因。其次,学贵立志。老师教学生以孝慈友悌之道,若无师长教诲,则五服眷属之间便无亲爱之情。孝悌是人之根本,不知根本何谈做人做事,更何谈立言、立德、立功?可见教育何等重要!所以,读书人要立志学为人师,常存希圣希贤之心,发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了志向,学习就会有持续的动力。最后,学须力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学者切莫陷於记问之学的误区,而应把所学到的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在学习、实践、体悟中提升真实智慧。要劳逸结合、勤修身心、开朗豁达。要像良冶之子、良弓之子、始驾马者那样好好的把握学习的次第,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用心专一、长时薰修,以期水到渠成。要像夏商周三王先祭河神后祭海神那样,知所先后、务求根本,以期本立而道生。

  总之,这篇文章思想深邃、含义隽永、内容丰富、脉络分明,把教与学都讲得了了分明,可谓教育学的巅峰之作。实为经典中之经典、瑰宝中之瑰宝,是解决个人、家庭、团体、社会、国家、世界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值得人人推崇、全球学习、万世弘扬。

  以上是惭愧弟子因缘生恭敬整理的「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文稿,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因缘生顶礼敬呈。

  老法师:因缘生写的这两篇文章,把中国传统的教育,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希望,看看这个时间来得及来不及,这两篇文章,要让他给我们详细讲一遍,把它做一个详细的讲记,再翻成英文。现在英国威尔士大学校长要来访问,他对於中国汉学很有兴趣。汉学真的,怎么学、怎么教?如何发扬光大?让大家得到实际的利益,那就是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功,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世界和平。我们让它在全世界大学里,首先要这些主持教育的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认识,不但认识,要深入理解,生欢喜心。如果大家都能接受,我们相信未来的世界是地球上的承平盛世。盛世从哪里来的?教学为先。所以首先要把教学讲清楚、讲明白,不能只是一个概念,要深入、要落实,我们要能把它做到,人类才会有前途、才会有光明,地球才会有盛世。所以我们最好请因缘生老师辛苦一点,早一点把讲记完成。好像他有个稿子是吧?没看到?有,有,好像有稿子,在稿子上再修订一下,使它尽善尽美,这篇内容非常有价值,太难得了!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五四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尽善尽美)(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尽善尽美)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