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日期:2015/6/22 22: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还记得,被誉为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书作家的张德芬女士在她的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语:“前阵很抑郁,(现在)终于放下了。(我是)怎么做到的?找到那个让你痛苦的人、事、物,心里清楚明白你的痛苦跟他或它无关,完全是自找的。如果能够负起这样的全责,不试图去改变、解决他\它,只是单纯在痛苦中煎熬,不去编织故事,那么,你被煎熟的时候,就自然放下了。这种放下赋予你力量,走出来后才看到自己以前多傻!”最初读到这段话,会有点讶异,原来心灵修炼的大师也会有内心煎熬的时刻。但是细细品味,却令人会心一笑,毕竟,你我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凡人,固然人世间太多我们在意的事情会引发那些最本能的情绪;而如何面对我们的情绪,却可以成为有智慧的选择;其中最了不起的,莫过于可选择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仔细想想,我们在自己最低落的时刻,是不是常常抱怨:“都是他把我害成这样!”那个我们所谓的“他”,不管是自己的老板、恋人还是家人,仿佛都已经罪大恶极。其实,每当我们如此抱怨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仿佛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被动接受环境和他人对自己的迫害。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心灵畅销书《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中,作者这样告诉我们,“实际上,每个人都会遭受到两支箭的攻击:第一支箭是外界射向你的,它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本身;第二支箭是自己射向自己的,它就是因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第一支箭对我们的伤害并不大,仅仅是外伤而已;第二支箭则会深入内心,给我们造成内伤,我们越是挣扎,越是想摆脱它的困扰,这支箭就会在我们的心中陷得越深”。

  比如,失恋是第一支箭,这支箭并不可怕,但因失恋而产生的怨恨、自责和羞愧等情绪,才真正让你难以承受。有的人会沉浸在自责中,觉得自己怎么会这么蠢;也可能把怨恨投射在他人身上,觉得对方怎么这么“坏”;或者选择逃避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源头,“不再相信爱情”。但是,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未来,当遇到同样困境的时候,如果没有突破,我们仍会重蹈覆辙。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接纳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我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我非常在意这个人、这件事,这种情绪本来无可厚非,只是不要让负面情绪控制自己。

  ②不责备:其实带给你痛苦的人、事、物,只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一种迫害。

  ③不逃避:直面痛苦,即使这意味着要面对自己内心最深的恐惧。并没有从痛苦中解脱的所谓捷径。对于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为自己的情绪承担责任,是因为在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没有养成合理疏导情绪的习惯。任何负面情绪一旦累积久了,会变成苦毒、疾病,会反映在我们的肠胃、皮肤等等身体器官上。如果我们已经为人父母,更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是一味否定,而是接纳、疏导。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但却是心灵成长的最好选择。我们不能改变自己遇到的人和事,但是可以改变自己面对人和事时的态度。不去浪费时间痛苦抱怨或自怜自艾,就是用正能量去行动的开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与自己对抗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五明学佛网:不与自己对抗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投射到对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