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因果不虚(七)


   日期:2015/6/21 8: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依然学习因果不虚。在前面讲过,一切苦乐都是业,业有恶业也有善业。恶业让我们痛苦,善业让我们快乐。快乐、痛苦有永恒的,也有短暂的。想永远快乐还是想永远痛苦,想一时快乐还是想一时痛苦,想交替感受快乐与痛苦,我们应该做个选择。我们暂时不用管别人,主要是考虑自己。若是想获得永恒、无比的快乐,就要修持无漏的善根——善业。善业有有漏的,有无漏的。若是造恶业了,就要堕落恶趣、感受痛苦,这个痛苦极大,也可以说是永恒的痛苦。若是你修有漏的善,就会去上三道。上三道就是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这些地方的快乐和痛苦是混杂的,有时快乐、有时痛苦,也可以说是暂时的,实际上也是一种痛苦。显现上快乐,本体上还是痛苦。

  如果喜欢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就可以修有漏的善根。能令你快乐或痛苦的真正原因是善业和恶业。其他的一些因缘都是暂时的、客观的,不是主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明白,能够得到人身,尤其是得到暇满的人身,是巨大的福报。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和能力,而其他道的众生,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这是人身特有的价值,也是宿世修来的福报,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

  先不要想太多、考虑太多,就想自己、考虑自己。想获得永恒的、无比的快乐,就要修无漏的善根,最好让自己成佛,最起码也要成就罗汉。罗汉、独觉佛都拥有永恒的快乐,只是功德不是很圆满。

  想快乐、不愿意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首先要断除恶业。恶业有很多种,我们将其总集在十恶业即十不善业里。在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身三种恶业、语四种恶业,下面讲意三种恶业。

  通过意念造下的恶业,就是意业。意恶业有三种:贪心、害心、邪见。

  第一、贪心。圆满这样的恶业,也要具足四个条件。对境是他人的受用或财物;动机主要是贪心;行为是起心动念,就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念头;结果是相续中存有这样的念头或思维。

  如果想:他人的财物或受用归自己该有多好。这种贪心不是一般的贪心,算计别人的受用,并且三番五次地思量,用什么办法才能将这份财物弄到手中,据为己有。这样不但什么都得不到,还会损害、毁坏自己的福德,所以不要盘算别人。人家有是人家的福报,应该随喜、赞叹。别人当官了、升级了,应该随喜、赞叹,不应该算计,“如果我有该多好,我怎么才能当领导,才能升级?”这种心态特别不好。别人住别墅、开宝马了,应该赞叹、随喜,这是人家修来的福报,同时应该忏悔,自己没有修福报,没有积累善根,如今到了这个地步。

  怎样忏悔?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敞开自己的胸怀,这就是止恶行善。这样很快你也可以升官、发财。在我们学修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看到人家学得好、修得好,有成绩、成就了,也应该赞叹、随喜,不应该损害人家的善根与福德。若是赞叹、随喜别人的善根和福德了,你也能得到如是的善根和福报,这多好啊!一定要转念,心念非常重要。功德是无量的,福德是无量的,谁都可以具有。他有了,不是你就没有机会了,你也可以同样拥有。

  贪心也有四种果报。仅仅是起心动念,后果就非常严重,就要感受四种果报。

  贪心主要在饿鬼道里感受痛苦。根据烦恼的程度、动机的大小和次数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的要下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中品的要堕落饿鬼道,感受饿鬼的痛苦;下品的投生为傍生,感受傍生的痛苦。仅仅是一个起心动念,就要堕落三恶趣,感受恶趣的痛苦。我们都很难发现自己的起心动念,发现内心里的贪心及对他人的算计。这样做将来要堕入恶趣的!

  也许都不太相信,就一个起心动念,能吗?太能了,地狱的众生犹如整个大地的微尘,人仅仅如指甲上的微尘,指甲上能有多少微尘?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就是下地狱太容易了,得人身太难了,所以人就少;下地狱太容易了,所以地狱的众生就多。别的什么也没有做,没有恶口骂人,也没有去杀、抢,仅仅一个这样的起心动念,就要堕入恶趣,就要下地狱,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真的,要注意!意恶业与身口的恶业不一样,身口恶业可以转为道用,但是意恶业任何时候都很难转为道用,可以说不可能转为道用。所以意三业任何时候都没有允许的时候。

  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由心造作的业是不能轻易转变的。堕落恶趣以后很难出来,就像前面讲的,盲龟和木轭很难相遇一样。三恶趣或三恶道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三恶道的众生就像盲龟,人身就像那个木板。木板随着大海的波浪漂浮不定,一刹那也不停止。海底的盲龟每一百年才浮到海面一次,盲龟没有眼睛无法寻找木轭,木轭没有心也无法寻找盲龟,它们两个相遇是非常困难,非常不容易的。同样,从恶道中获得人身也是非常困难,非常不容易的,基本是不可能的,很难出来。

  堕落地狱了很少有出来的时候,终于出来了,还要感受三种果报。一个是等流果,等流果有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同行等流果即从小就有这样的恶习,从小就喜欢盘算他人,生生世世不间断地、不停止地造恶业,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感受等流果就是经常不顺心、不如意、遭遇不幸,经常遇到违反自己愿望的事情。就是因为贪心,总盘算别人的果报,这样会毁损自己的福报,若是能赞叹、随喜,不贪、不盘算,就能顺心、如意。这是感受等流果。

  增上果,也是在外境上的,由于总贪心、盘算他人,出生或者居住于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如贫穷等地方,做任何事情都违缘重重、障碍重重。

  士用果,这样的恶业日日增长,时时增长。做什么赔什么,不会如愿以偿。

  第二、害心。对他人痛恨、满怀愤怒之心地想:“我应该如此损害或伤害某某人。”“如果我能通过某种方式伤害到对方多好啊。”这就是害心。见到他人拥有荣华富贵,心里也不高兴,并且暗自诅咒。希望他人遭遇不幸、遭受挫折,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睦,甚至出点事了,然后自己在一旁幸灾乐祸,这都属于害心。

  害心主要是由嗔恨心引起的,将来要堕落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以烦恼程度、动机大小、起心动念的次数,可以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下地狱,感受地狱道的痛苦;中品投生为饿鬼,感受饿鬼的痛苦;下品投生傍生,感受傍生的痛苦。起心动念就是行为。

  圆满这样的恶业也要具足四个条件。对境是他人;动机主要是嗔恨心,也就是害心;行为就是起心动念,没有其他的行为,嘴上没有说,实际上也没有做;结果就是心相续中存有这样的念头。仅仅是想一想,就要在恶趣里感受痛苦。过几天我们就要讲恶道的痛苦,难以忍受、不可想象啊!一旦从恶趣中出来,投生为人的时候,还要继续感受三种果报。

  等流果:同行等流果,从小就有这样不好的念头和想法,满怀恶念,无缘无故地想伤害他人,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这都是他与生俱来的,前世害心重的串习。感受等流果就是经常担惊受怕,内心经常有恐惧、害怕的感觉。有些人晚上不敢一个人在屋里,也不敢出去,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心慌、害怕,心得不到安宁,恐怖、畏惧不断。

  增上果。出生在多灾多难的地方,无论到哪里都是多灾多难,不断出现伤害自己的人。

  士用果。日日增长,世世增长,若不及时忏悔,果报会不断地累积与增长,将来要感受巨大的痛苦。

  第三、邪见。邪见指常见和断见,这里主要指对因果生起邪见。行善无功,做恶无果,不相信因果。这几天一直在讲因果,很多人虽然口上没有说,但心里在怀疑,这就是没有因果正见,对因果生起怀疑,生起邪见。这里讲的是粗大的邪见,没有讲细微的邪见。邪见是意念、念头,不需要语言和行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对号入座,自己对因果有没有生起怀疑和邪见。邪见的动机,邪见本身就是愚痴;邪见的行为就是起心动念;邪见的结果是相续中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念头。要感受的果报。

  异熟果:以愚痴而造的业,一般的情况下是堕落畜生道,感受畜生的痛苦,但邪见者必须要下地狱,下无间地狱,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个也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但基本上都是堕落无间地狱。这些邪见者在恶趣中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很难出来,好不容易出来投生为人的时候还要继续感受果报。

  等流果,有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同行等流果是从小就有邪见,有常见、有断见,尤其对因果有邪见。感受等流果,是陷入恶见之中,常常被欺诳搅得心烦意乱,很难自拔。今天来人讲这个,明天又来人讲那个,海内海外的,经常让你心烦意乱,心得不到安宁,邪思邪见不断地出现在心海、意海里,这都是邪见的果报。

  增上果,意邪见转生到物资鲜少、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地方,孤单、孤独地过一生。

  士用果,恶业日日增长,时时增长,最终感受无尽的,巨大的痛苦。

  十种恶业中,身恶业与口恶业相比,身恶业容易发现,也容易断掉;口恶业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断掉;而口恶业与意也相比,口恶业容易发现,容易断掉,意恶业不容易发现,不容易断掉。大家应该有正知正见,时时护持好自己的三门,不要让恶业污染了它们,否则将来要堕落恶趣,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时时观察、发现身口意恶业,这就是学佛;时时观察,进一步断掉身口意恶业,这叫修行。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学佛,没有什么修行。

  尤其要警惕意三种恶业,意就是起心动念,仅起心动念就会造下极大的恶业,将来要感受无尽的痛苦。这三种恶业没有允许的时候,因为贪、嗔、邪见三种意恶业,不可能有转变成善妙动机的情况,只要一生起恶分别念,就必然是不善业,因此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也没有开许。所有善或不善业的作者,唯一就是自己的这颗心,尽管身体的一举一动、口中的一言一语,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的分别念,往往会导致巨大的善果与严重的恶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态。如果处在善心之中,理应生起欢喜,尽量使善业与日俱增;倘若处于恶意之下,必须立刻忏悔,而且暗暗自我谴责:“我这个人真是恶劣,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竟然还生起这样的恶分别念,实在惭愧”,然后在心里下决心、做决定,不再犯这些恶业。

  身三种恶业,口四种恶业,在大乘佛法里都有允许的时候。杀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允许的,从下面的公案中就能明白。从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大悲商主的时候,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途中,有一名叫短矛黑人的强盗,心狠手辣,企图杀害五百商人,抢占财宝。大悲商主知道后,心想:这五百名商人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这个人杀害了他们,后果必定是身陷地狱,住无量劫。如果自己杀了这个人,将来肯定要下地狱,但为了保全这些菩萨的生命,避免短矛黑人下地狱受无量的痛苦,自己即使下地狱了也心甘情愿。大悲商主没有说大话,他是真心实意这样想。不像现在很多人,好好的时候,也能想一些这样的事情,也能说一些类似的话,但都是吹牛的。三思之后,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杀掉了短矛黑人。以此善念大悲商主非但没有堕入恶趣,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本来需要在七万劫中才能积累的福德资粮,通过这样一个善念,通过这样一个非凡的勇气,立即圆满了。不但没有罪过,反而有非常大的功德和福德。

  这是因为,第一,他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第二,他是利益众生,虽然对一个众生有伤害,但是所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越了这个伤害。他解救了五百位商人,并且避免了短矛黑人下地狱。虽然杀害了短矛黑人,让他失去了一条命,但是这个伤害和下地狱的伤害相比是天壤之别。

  倘若你要杀生、吃肉,也要在具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行为,这不是造业,而是积功德,积福德。表面上是恶业,但是这样做,能圆满自己的福德和智慧资粮。在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对众生有利,而且利大的情况下,杀生是允许的。

  另一个公案。星宿婆罗门长年在林间持梵净行(持戒),非常严格、清净。一次到城中化缘,一位婆罗门女对他一见钟情,生起贪爱,若是不跟她结婚,她就要死掉。星宿婆罗门不由地对她生起了悲悯之心,于是和她结成夫妻,因此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他不是因为贪心,也没有丝毫的私心,仅仅是为了救护这个可怜的众生。这也是一种非凡的心,仅仅为了一个女人、一个普通的众生,舍弃自己的道业,舍弃自己多年苦修的成就,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没有私心,不是因为贪欲,而是以强烈的悲悯心,为了救护可怜的众生,舍弃了自己的道业,勇敢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不但没有罪过,反而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这也是一种非梵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允许的。

  这不是在找借口!现在的人,什么都想得到,还找借口:“我也是为了他,也是为了众生啊!”算了吧,不能找借口,造业了将来自己要感受果报,不是别人替你感受果报。

  没有私心,不为自己,只为三宝或众生,为了保护三宝的财产与事业,可以说妄语。假设今天有人来抢、偷三宝的财产,问你看见没,你即使看见了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没看见,什么也不知道。”若是有人问,“是不是在某某地方有聚会,有活动?”如果你知道告诉他会有违缘,就你就可以说:“不知道,没有吧。”比如说今天有人追杀动物,你知道它的去向,但是你可以说“不知道”。它明明往东跑了,你可以说往西边跑了。为了保护众生的生命而说,叫方便语。

  离间语也有允许的时候,比如说他依止了恶知识,或者跟随了恶友,这个时候你为了拯救他,避免他将来跟着恶知识下地狱。可以挑拨离间,可以破坏他们的关系。如果有能力,可以在明处挑拨离间;如果没有能力,可以在暗处挑拨离间,背后说坏话:“你倒是挺有信心,对你那个师父挺好,但是他对你怎么怎么……”

  交友很重要。我们在道场、在寺院学习,大家应该好好地依止善友,谁有修行,谁有成就,谁精进,应该跟谁接触,别跟那些不三不四、每天都懈怠懒惰的人在一起。若是交了恶友,本来很有修行、很有信心、很有正见、很精进的人,变成有邪见、不精进、懈怠的人了,为了拯救他,你可以挑拨离间,这是允许的。

  恶语也是如此,对于用温和的方式实在无法调服的人,只有以强制性的手段才能使他步入正法,跟这种人就不能客气,该说则说,该打则打,这是可以的。

  再有,上师等宣讲教言,揭露弟子的罪恶等,在这种情况下口出粗语、恶语是开许的。正如阿底峡尊者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总是笑眯眯,花言巧语,经常说“老居士、老菩萨,功德无量“的这种人,不一定是个具德的上师。能够揭露你的罪恶,直指你的毛病、过错,才是殊胜、具德的上师。什么是窍诀?听了半天一句话也没听懂,这不叫窍诀。若是听不懂的话可以成为窍诀,只听狗、猫的声音就行了。窍诀是一下子击中你的要害,也许当时你会生气,但这是一种窍诀。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这样做的。你放心,一位真正具德的上师,心是善的、正的、软的,他不会害你的,他说你是对你好。

  如果你这样恭敬供养他,他对你说几句好话忽悠忽悠你,没有什么难的。这不叫摄受,也不叫慈悲。看到你有毛病必须要说,你有缺点必须要改。让你发现错误,就是窍诀;让你改正错误,就是让你开悟,让你成就,这叫善知识。对你花言巧语,会让你更迷茫,更傲慢,造业更多,这不叫善知识。

  恶语也有允许的时候,也是一种善,刚才在前面讲的一样,表面上看是恶,但实际是一种善,能圆满很多解脱资粮。

  绮语也有允许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度化一些人,将他们引入佛门,如果他爱说绮语,可以跟他说几句,讲一些故事,说一些世间的俗语。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他慢慢地接触佛法,进入佛门。如果他爱说话,爱说绮语,但是你一句话也不说,或者只说郑重的话,只讲道理,他不可能接受,还不如跟他说几句闲话、绮语呢。慢慢让他明白佛法,明白佛理,等他皈依佛门了,自己也有信心了,就不用再跟他说绮语了。

  也许他会想:“这个人以前挺爱说话的,现在怎么不爱说话了呢?”也许他已经明白了:“原来他在刚开始跟我说那些话,是为了让我进入佛门。”为了他人,为了弘法利生,这都是允许的。

  但是贪心、害心、邪见这些都没有允许的时候。不过,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里,有转为道用的方法。如果你能看懂,能认识烦恼,不管是贪心、害心、邪见,也是菩提,也是智慧。转识成智——烦恼转为菩提,烦恼转成智慧,这是很高的境界。密宗里有这些方法,显宗里没有。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第七讲

  1、身和语的七种恶业,在大乘里是否有允许的时候?若有,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允许?

  2、意恶业里的邪见主要指什么?它的四种果报是什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不虚       意恶业)(五明学佛网:因果不虚       意恶业)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传喜法师:因果不虚如明镜——光明楼开示 

 因果不虚:拒YIN福报感应录 

 邪YIN与运气,因果不虚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邪YIN、嗔恨如何对治,因果不虚 

 前世情人讨债化作人面疮,因果不虚,轮回可怕,阿弥陀佛 

 嘎玛仁波切:因果不虚之十不善业 语不善业 

 因果不虚:日本老兵当年杀人如麻如今全家死于非命 

 破坏别人婚姻的果报,因果不虚! 

 因果不虚:善恶两家的兴衰! 

 因果不虚:三则鸡贩鱼贩的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