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五)


   日期:2015/6/8 14: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辩才,姓李,襄阳人。其诞也,异香发于室。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出家。周游列郡,师事长安安国寺怀威律师,报恩寺义颁律师。剖析经义,无所不通。后为章信寺僧主。密修净土二十年,未尝告人。独与护戎任公善。谓曰,才必生净土,期在十年。

  唐朝辩才法师,襄阳人。当他诞生人间时,屋子里发出奇异的香气。7岁时跟随岘山寂禅师出家,到处周游求学,曾经依止长安安国寺的怀威律师和报恩寺的义颁律师求学,剖析佛经的义理,无不通达透彻。后来成为章信寺的住持。

  他一向秘密地修持净土有20年,从没有告诉过人。他和护戎任公很要好,曾经对任公说:“我必定往生净土,时期是再过十年的某一天。”

  至期,使弟子报任公曰,向所期已及矣。任公至。才曰,吾去矣。安坐绳床,默然归寂。众闻天乐西来,异香满室,年五十六。(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到了这一天,他派弟子去告诉任公说:“以前约定的时间到了。”任公赶来,辩才法师说:“我走了。”就端坐在床上,很寂静地往生了。当时大家都听到天乐从西方传来,屋子里充满异香。往生时56岁。

  善道,临淄人。尝入大藏,信手探卷,得观无量寿佛经。乃专心念佛,修十六妙观。及往庐山,观远公遗迹,忾然增思。后遁迹终南,修般舟三昧数载。睹宝阁瑶池,宛然在目。

  唐朝善道,临淄人。曾经在大藏经里随手探取经典,取到《观无量寿经》。因此就专心念佛,修习十六观。后来来到庐山,见到远公大师的遗迹,内心感慨,更增上了他对极乐世界的思念和向往。

  后来隐居在终南山,几年中专修般舟三昧,见到西方的宝阁、瑶池明显现在眼前。

  复往晋阳,从绰禅师,授无量寿经。入定七日,绰请观所生处。道报曰,师当忏悔三罪,方可往生。师尝安佛像在檐牖下,自处深房,此一罪也,当于佛前忏。又尝役使出家人,此二罪也,当于四方僧前忏。又因造屋,多损虫命,此三罪也,当于一切众生前忏。绰静思往咎,洗心悔谢。

  又到晋阳跟随道绰禅师,得到《无量寿经》的传授。他曾经入定7天。道绰禅师请他看一下自己的所生之处。善道回答:“师父要忏悔三种罪才能往生。师父曾经把佛像安放在房檐底下,自己住在深房里,这是第一罪,要在佛前忏悔;第二、曾经役使出家人,这是第二罪,应当在四方僧前忏悔;又因为造屋损伤了昆虫性命,这是第三罪,应当在一切众生前忏悔。”道绰禅师静思以往的过错,洗心忏悔。

  久之,道因定出,谓绰曰,师罪灭矣。后有白光来照时,是往生相也。道行化京师,归者如市。忽微疾,即掩室,怡然念佛而逝。异香天乐,向西而隐。(佛祖统记)

  过了一段时间,善道从定中出来,对道绰禅师说:“师父的罪已经灭了,往后有白光来照耀时,就是往生的相兆。”

  善道在京师教化人们,当时归投他的人很多。有一天,他忽然生了小病,就关门呆在屋里,坐着欢喜地念佛就走了。当时异香天乐向着西方隐隐而去。

  智钦,不详其人,专习禅业。又礼念万五千佛名,至万遍。后于鄮县阿育王塔前,燃一臂,求生净土。弟子僧护,夜半见庭前光照异常,因问,何人秉炬。凡三问,空中应曰,来迎钦法师耳。护急启户,见佛身放大光明,幡华宝盖,腾空飞下。钦即时化去。(佛祖统纪)

  唐朝智钦,不明他的出身。他专修坐禅,又礼念一万五千佛名,修到一万遍。后来在宁波阿育王塔前,燃一臂求生净土。弟子僧护半夜里见庭院前有不同寻常的光明,就问道:“是谁拿着火炬?”问了三次,空中回应:“是来迎接智钦法师。”僧护急忙打开门,只见空中佛身放大光明,有幢幡、莲花、宝盖从空中飞下来。这时智钦已经往生。

  知玄,字后觉,姓陈,眉州洪雅人。七岁,在宁夷寺,听讲涅槃经,宛如宿习。是夕,梦佛手摩其顶。年十一,出家。授以经疏,通达深奥。年十三,即升堂讲论,黑白倾听。宣宗朝,召入京,赐紫袈裟。奏复天下废寺。寻乞归故山。

  唐朝知玄(悟达国师),他是眉州洪雅人。7岁在宁夷寺听《涅槃经》,就像过去曾经学过了一样。这天晚上,梦到佛用手摸他的顶。11岁出家,传授的经书都能通达深奥之处。13岁就升堂讲论,僧俗大众都来倾听。

  唐宣宗年间,皇帝诏令他入京城,赐予紫袈裟。知玄法师上奏恢复天下废弃的寺院(当时经过唐武宗灭佛,全国的寺院都被废除,这时知玄法师就上奏恢复全国废弃的寺院)。不久请求回到自己原来的山上。

  僖宗朝,锡号悟达国师,赐沉香座。膝上忽生人面疮。特往蜀彭州九龙山,访前在京所遇患迦摩罗病之僧,以求救疗。其僧令童子引至一泉,洗之。

  到了唐僖宗时代,皇帝赐号为“悟达国师”,赐给他沉香宝座。一下子膝盖上生了人面疮。他为这事特意到四川彭州的九龙山,寻访以前在京师遇到的一位得了迦摩罗病的僧人,求他治疗。这位僧人叫童子带他到一口清泉旁边,用那里的泉水洗人面疮。

  疮忽语曰,公知袁盎杀晁错乎。公即盎,我乃错也。累世求报,而公十世为高僧,戒律精严,不得其便。今公受赐过奢,故能害之。今蒙迦诺迦尊者,以三昧水洗我,我去汝,不为怨矣。因洗之,其疮遂差。玄少欲,过中不食。六时行道,累致显应。

  疮忽然说话:“你知不知道袁盎杀晁错的事?你是袁盎,我是晁错。我累世想报复你,但你连续十世做高僧,持戒精严,我得不到机会。现在你受皇帝的赏赐,享受过于奢侈,所以我才能害你。现在又蒙迦诺迦尊者用三昧水洗我,我就离开你,不再给你做怨害了。”这样洗了之后,疮果然好了。从此,知玄少欲知足,过午不食,六时精进修道,有很多明显的感应。

  一日,忽闻空中声曰,必生净土。乃讯曰,孰之语耶。空又应曰,佛也。又见一菩萨,降庭中,丁宁赞谕,忽不见。临终时,嘱令弃尸饲鱼鸟。曰,吾久与西方净土有期,今其时矣。言讫,右胁面西而没,年七十三。(宋高僧传,神僧传。)

  有一天,忽然听到空中说:“必生净土!”他就问:“是谁在说话?”空中说:“是佛!”又见一尊菩萨降在庭院中,对他叮咛、赞叹、告诫,忽然隐没不见。临终时,他嘱咐说:“我往生后,尸体施舍给鱼鸟。”又说:“我早就知道何时往生净土,现在正是时候。”说完,右胁而卧,脸朝西方就往生了。当时73岁。

  端甫,姓赵,天水人。母梦梵僧授舍利,令吞之,遂诞甫。十岁,依道悟禅师,出家崇福寺。十七,剃染,隶安国寺。遍参讲座,兼通经律。梦梵僧以琉璃器盛满舍利,令吞之。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自是才辩无碍。演经太原,倾都毕会。德宗征入,赐紫方袍。

  唐朝端甫,天水人。母亲梦到一位梵僧给她舍利,让她吞下,这样就生了端甫。10岁时在崇福寺投靠道悟禅师出家。17岁剃度,然后遍参讲席,通达经律。

  有一次,梦到一位梵僧用琉璃器盛满舍利让他吃进去,对他说:“三藏大教全部储存在你肚子里了。”从此他辩才无碍。他在太原讲经时,全城的人都来听经。唐德宗诏令他入宫,赐予紫方袍。

  迄顺宪两朝,俱见尊礼。讲涅槃唯识,凡一百六十座。日持诸部,以净土为息肩之地。所得供施数十百万,悉以严饰殿宇。而方丈单床,泊然自得。开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胁而灭,异香郁然。茶毗,得舍利三百余粒。(宋高僧传)

  直到顺宗、宪宗两朝时,都得到皇帝的尊礼,讲《涅槃经》、《唯识论》总共160座。每天受持诸部经典,以净土为息肩之地(“息肩”就是把肩上的重担放下得到休息的意思。什么是肩上的重担呢?就是五取蕴。佛经上把凡夫叫做“负担者”。无始以来一直背着五取蕴的重担,辗转地在三界里到处受生,无有休息。今生命终能往生净土,就停止了长劫的流转,所以以净土为息肩之地)。端甫平时所得的供养几十百万,都用来庄严寺庙。而他自己住的方丈屋只有一张床,自己心里非常逍遥自在、安然自得。

  开成元年六月一号,他面向西方,右胁而卧,安详地往生了。当时异香浓郁。荼毗后,得到三百多颗舍利。

  雄俊,姓周,成都人。善讲说,无戒行,尝罢道从戎。寻复为僧,亦颇知愧悔,常持佛名。大历中,暴亡,入冥,主者呵责,命付地狱。俊大呼曰,观经言,造五逆罪,临终十念,即得往生。雄俊虽造罪,不犯五逆。若准念佛之功,合生净土。不然,三世诸佛,即成妄语。

  唐朝雄俊,成都人。他很善于讲说,但没有戒行。曾经不做和尚去参军,不久又当和尚。自己平常也还知道惭愧,常常念佛。

  大历年间,忽然暴死,下到了阴府。主事的人呵责他,叫人押往地狱。雄俊大声说:“《观经》上讲,造五逆罪的人临终十念就能往生。雄俊虽然造了罪,但没犯五逆罪,如果衡量念佛的功德,应该能生净土。不然三世诸佛就成了妄语。”

  遂合掌谛念,宝台忽现,乘空西去。同时,有自冥还者,传其事云。(宋高僧传。○佛祖统纪载,雄俊入冥,自陈念佛功,主者放还。乃入西山,专意念佛。居四年,别众坐逝。与此互异。)

  这样他就合掌专心念佛。忽然间,宝台显现,他乘着宝台往西方去了。当时从阴间回来的人传述了这件事。

  惟恭,荆州人。常事酒博。暇则诵经,祈生安养。同寺有灵岿者,迹颇类之。里人为之语曰,灵岿作尽业,惟恭继其迹。地狱千万重,莫厌排头入。恭闻曰,我虽罪无所逃,然仰赖佛力,十念往生,岂复堕恶道耶。

  唐朝惟恭,湖北荆州人。他常常喝酒赌博,有空就念点经求生西方。跟他同寺院有一位叫灵岿的僧人,跟他很像,所以当地人就作一首诗讽刺他们说:“灵岿作尽业,惟恭继其迹,地狱千万重,莫厌排头入。(意思是:灵岿造尽了业,惟恭跟在他后面,地狱千重万重也不厌离,两个人排着队进去。)”惟恭听到后,就说:“我虽然造罪无可逃赦,但我仰仗佛力十念往生,怎么还要堕恶趣呢?”

  一日,恭病,岿出寺,见少年手执乐器,问所从来。曰,西来迎恭上人耳。一人怀中出莲华,华合如拳,叶出异光,望寺而驰。次日,至寺,恭已亡矣。岿因感悟改节,以名德著。(佛祖统纪)

  有一天,惟恭生病了。灵岿走出寺院,见一个少年手拿乐器,他就问:“你从哪里来?”少年说:“我从西方来的,是來迎接惟恭上人。”还有一个人从怀里拿出莲花,这朵花是合着的,有拳头那么大,叶子发出奇异的光明,向着这座寺院的方向飞过来。

  第二天,灵岿回到寺院,惟恭已经往生了。灵岿非常感叹,从此行为也变好了。他以后有很好的修行名声。

  大行,齐州人。初学天台教。后入泰山,居焉。结草为衣,拾果为食。行法华三昧,感普贤大士现身。一日,叹曰,人命无常,不久磨灭。未知来世,何处受生。遂入大藏叩祷,信手探之,得阿弥陀经。于是专心思念阿弥陀佛。

  唐朝大行,齐州人。最初学天台教法,后来进了泰山,在山里居住。住山时,把草结起来做衣服,然后捡一点果子做食物。修行法华三昧,感得普贤菩萨现身。

  有一天,他感叹地说:“人命无常,不久磨灭,未知来世,何处受生?(意思是:人命只在呼吸间,很快就会灭掉,不知道我来世受生在哪里?)”他忧心起生死大事了。因此就入在大藏经里,叩头祈祷:我和什么法有缘?随手探取,是《阿弥陀经》!从此就一心念想阿弥陀佛,因为自己的因缘就在这里。

  阅三七日,夜半,忽睹琉璃地,心眼洞明。又见佛及二大士,涌立空中。僖宗闻行名,诏入内,赐号常精进菩萨。后一年,琉璃地复现。谓左右曰,宝地复现,安养之期至矣。即日,右胁而终。(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过了三个七天,半夜里忽然见到琉璃地,心眼洞明。又见佛和观音、势至两大菩萨站在虚空中。

  唐僖宗听到大行禅师的尊名,诏令入宫,赐号为“常精进菩萨”。

  又过了一年,琉璃地再次现前。大行禅师对身边的人说:“宝地又现了,我生净土的时间到了!”这一天,他右胁而卧,就这样圆寂的。

  志通,姓张,凤翔人。出家,游洛下,遇嚩日啰三藏,行瑜伽教法,通礼事之。钱文穆王时,东游吴越,入天台山。于智者道场,览净土灵瑞传,发心愿生彼国。自是不向西唾,不背西坐。

  石晋志通,凤翔人。出家游历到洛下这个地方,遇到嚩日啰三藏,行瑜伽教法。志通就礼拜承事这位三藏法师。

  到了钱文穆王时期,他往东方游历到江浙一带,入了天台山。在智者大师的道场看到净土灵瑞传记。这时就发起愿生极乐世界的心。从此,不向西方吐唾液,端坐时不背向西方。

  一日,登山中招手岩,诵四十八愿,愿速生净土。投身而下,堕一大树中,枝软干柔,殊无少损。乃复整身登岩,誓曰,大愿已发,余生可厌,唯望圣众同来接引。再投而下,栖于草上,久之,苏矣。众僧寻至,掖归。

  有一天,他登上山上的招手岩,口里诵四十八愿,发愿疾速往生净土。发愿后,就从山崖上投身而下,结果身体落到一棵大树上。树枝很柔软,托住了他,没受一点伤。然后又登上山岩,又发誓:我往生的大愿已经发了,活在世间没有意义,唯愿圣众一同来接引我。又从山岩上投身而下,结果掉到草上。过了很久,他醒过来了。好多僧人都来找他,找到后就把他带回去了。

  往越州法华山,默修净业。后见白鹤孔雀成行而下,又见莲华开合于前。通曰,白鹤孔雀,净土境也。莲华光相,受生处也。净相现矣,乃起礼佛而终。茶毗,有五色祥云,环覆火上,舍利鳞砌于身。(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以后他去了越州法华山,默默地修持净业。后来见到成行的白鹤、孔雀从空中飞下来,又见到莲花在面前开敷、闭合。志通说:“白鹤、孔雀是净土的境界,莲花光明相是我的受生之处,净相已经现了。”他就站起来礼佛,就这样圆寂的。

  荼毗时,有五色祥云环绕覆盖在火上,法体上满布着舍利。

  可止,姓马,范阳大房山人。年十二,出家。十九,抵五台山求戒,感文殊灵光烛身。二十三,往并部,习法华经,百法论。后于长安开演,化导日众。未几,归故乡,母犹在堂,持盂乞食以养母。长诵金刚经。晚居长寿净土院。

  后周可止,范阳大房山人。12岁出家,19岁到五台山求戒,感得文殊菩萨放光照触他的身体。23岁去并州学习《法华经》、《百法明门论》。后来在长安开法演说,教化的事业日益广大。

  不久他回到家乡,母亲还在,他就拿着钵乞讨来供养母亲。他常诵《金刚经》。晚年住在长寿净土院。

  后周广顺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微疾,召弟子念阿弥陀佛,助吾往生,奄然而化,年七十五。(宋高僧传)

  广顺元年正月二十二号,他生了小病,召集弟子念阿弥陀佛帮助他往生。忽然间就坐着走了。当时75岁。

  绍岩,姓刘,雍州人。七岁,出家,依高安禅师。遍览经书,有如宿习。后居钱塘湖心寺,恒讽持法华经,昼夜无间,期满万部,得生净土。俄感莲华生于陆地。

  宋朝绍岩法师,雍州人。7岁出家,依止高安禅师,遍览经书,就像以前曾经学过一样。

  后来住在钱塘湖心寺,经常诵《法华经》,昼夜不断,预期念满一万部得生净土。不久就感得陆地上生出莲花。

  誓焚身供养西方三圣,吴越王俶力劝止之。又投身曹娥江中,如有物藉其足,得不死。吴越王于宝塔寺,建净土院以居之。

  然后他发誓要焚身供养西方三圣。吴越王极力劝阻他不要焚身,这样他才停止。他又纵身跳入曹娥江,好像有东西托住了他的脚,才得以不死。吴越王在宝塔寺建造净土院供养他居住。

  宋开宝四年七月,有疾,不求药石。作偈累篇,示门徒曰,吾诵经二万部,决生安养,跏趺而化。茶毗,舍利无算,年七十三。(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宋朝开宝四年七月,他生病了,也不求医药,作了长篇的偈颂开示门徒说:“我诵了两万部经,决定生安养。”然后结跏趺坐就往生了。荼毗后得到无数舍利。当时73岁。

  守真,姓纪,字法灯,永兴万年人。出家圣寿寺,谒从朗师,学起信论。次依性光师,传华严法界观。后礼演秘阇黎,授瑜伽教。并得心要,明达诸法,宣畅妙典,四十年无少怠。赐号曰昭信。常于中夜,习西方无量寿观,修念佛三昧,期生净域。

  宋朝守真,永兴万年人。在圣寿寺出家,依止从朗师学《大乘起信论》。接着又依止性光师传“华严法界观”。后来礼演秘阿阇黎,授瑜伽教法。他所学的法都能得到心要,能够明彻地了达诸法,无碍地演说教典。40年中从没有一点懈怠,皇帝赐号为“昭信”。他曾经在中夜习西方无量寿观、修念佛三昧,发誓求生净土。

  开宝四年秋,八月九日,命众同唱佛名,久之令止,奄然归寂。年七十八,阇维,获舍利焉。(宋高僧传)

  开宝四年秋天八月九号,叫大众同念佛号。念了很长时间后,他说:“可以了,不念了。”就这样突然圆寂的。78岁。

  延寿,字冲玄,钱塘王氏子也。少诵法华。钱文穆王时,知税务,多用官钱买放生命,罪当死。引赴市曹,王使人瞯之,色不变,命释之,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复参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尝于国清寺行法华忏,禅观中,见观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因是获大辩才。

  宋朝延寿大师,钱塘王家的孩子,少年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代,他管理税务,多次用官家的钱买放生命。按这个罪业应当处予死刑。这一天就要拉到市场上砍头,国王叫人在旁边看他有什么表现。结果临刑时脸色不变,因此就下令释放他。

  以宿愿未决,登智者禅院,作二阄,一曰一心禅定,一曰万行庄严净土。冥心精祷,七拈皆得净土阄,于是一意修净业。建隆二年,忠懿王,请住永明寺,赐号智觉禅师。

  他因为宿愿不决定,就登上智者禅院做两个阄,一个写着“一心禅定”,另一个写着“万行庄严净土”。他潜心精诚祈祷,七次都拈到了净土阄。从此就一心修持万行,庄严净土。

  建隆二年,忠懿王请大师住持永明寺,赐号为“智觉禅师”(他住持的寺院是永明寺,因此后人尊称为“永明大师”)。

  日课一百八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旁人时闻螺贝天乐之音。诵法华经,积一万三千部。居永明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与众授菩萨戒,施鬼神食,买赎生命,皆以回向净土。著宗镜录一百卷,会天台贤首慈恩异同之旨。又著万善同归集,集中指归净土处,最为切要。

  永明大师每天都做108件佛事。夜晚就到别的山峰行道念佛。山旁边的人时常听到海螺天乐的音声。他诵《法华经》总共一万三千部。住在永明寺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常给大众授菩萨戒、施食鬼神、买放生命,所有这些功德都回向净土。曾经撰写《宗镜录》一百卷,把天台的教、华严的教、法相的教融会起来,归于心宗。又写《万善同归集》,里面指归净土之处最为切要。

  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众,趺坐而化,年七十二。后有僧来自临川,经年绕其塔。人问故。曰,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王勤致礼拜。因询其人,曰,杭州永明寿禅师也。已往生西方上上品矣。王重其德,故礼敬耳。(乐邦文类,万善同归集。)

  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号早上,永明大师起来,烧香告别大众后,结跏趺坐圆寂。当时72岁。

  后来有位江西临川的僧人,成年累月绕永明大师的塔子。别人问他什么缘故,他说:“我生病后入了阴府,见到阎王殿左边供奉一尊僧人的像,阎罗王精勤地对像礼拜。因而询问是谁,回答说是杭州永明禅师,已经往生了西方上上品,阎罗王敬重他的德行,因此设像礼敬。”(永明大师不但是禅宗法眼宗的大祖师,而且被后人尊奉为净土宗六祖。)

  晤恩,字修己,姓路,常熟人。年十三,闻人诵弥陀经,心有所感,遂投兴福寺出家。后唐长兴中,往昆山慧聚寺,学南山律。既而听习法华光明诸经,及止观论,咸造精微。

  宋朝晤恩,江苏常熟人。13岁听人诵《阿弥陀经》心有感触,就到兴福寺出家。后唐长兴年间,去昆山慧聚寺学南山律。又听闻、研习《法华》、《金光明》等经以及《止观论》,都达到了造诣精微。

  终日一食,不离衣钵,不畜财货。卧必右胁,坐必跏趺。每布萨,必潸然流涕。遍诲人以西方净业,及一乘圆旨。讲演法华二十余部。

  晤恩每天吃一顿饭,不离衣钵,不蓄集财物。躺下时一定右胁而卧,端坐时一定结跏趺座。每当布萨时,都感慨流泪。处处教诲人要修西方净业和一乘圆教的妙旨。他曾经讲演《法华经》二十多部。

  宋雍熙三年八月朔夜,睹白光自井而出。谓门人曰,吾报龄极于此矣,乃绝粒禁言,一心念佛。梦一沙门,执金炉焚香,三绕其室,言是灌顶,吾已生净土,嘉汝所修,故来相迎。梦觉,呼门人至,犹闻异香。

  雍熙三年八月初一夜晚,见到一道白光从井里发出,他对门人说:我的寿命快到终点了。于是不吃饭,禁语,一心念佛。梦到一位沙门持着金炉焚香,在他房间里绕了三圈说:我是灌顶(智者大师的大弟子——灌顶大师),我已经生在净土,为了嘉奖你的修行,所以特地来接你。等到他从梦中醒来,把门人喊来时,还能闻到屋子里有奇异香气。

  二十五日,为众说止观指归,及观心大义。端坐,面西而化,年七十五。寺众闻管弦铃铎之音,嘹亮空中,久而渐远。茶毗,得舍利无算,恩弟子文备,洞明观法,一室坐忘者三十年。雍熙二年,微疾,净土现前,累足而逝。(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二十五号,他给大众演说止观指归和观心的大义,端坐着朝西坐化。75岁。

  当时,寺院的僧众听到管弦铃铎的妙音在空中嘹亮地回响,时间很久才逐渐远去。荼毗时得到无数舍利。

  晤恩有个弟子叫文备,很透彻地了达观法。他曾经独处在一间屋子里,忘情脱俗有30年。雍西二年,文备生了点小病,然后就显现了净土,这样就结跏趺坐圆寂。

  文辇,永嘉平阳人。既受戒,遍学三乘。依缙云明昭禅师法会,疑情顿决。后复依天台德韶禅师,重有悟入。阅藏经三周,宗说兼通,逍遥无滞。

  宋朝文辇,永嘉平阳人。受戒之后,遍学三乘。参与缙云明昭禅师的法会,当时心中的疑情顿时解了。后来又依止天台德韶禅师(这位是永明大师的师父),这一次有进一步的悟入。曾经三次阅藏,宗门教下都通达无碍。

  太平兴国三年,伐栴檀,结成一龛,趺坐其内。自持火炬,誓曰,愿舍此残躯,上供十方诸佛菩萨。命众唱佛,助我往生。须臾焰发,其烟五色,旋转虚空。犹闻佛声,顷之乃寂。火熄,收舍利无算,年八十四。(宋高僧传)

  太平兴国三年,他砍了栴檀树作成一个龛。自己在里面结跏趺坐,手持火炬,发誓说:“我愿舍此残躯,上供十方诸佛菩萨。”叫大众唱佛助他往生。一举火就烧起来了,当时冒出来的烟有五种颜色,在空中旋转,还能听到唱佛的声音。很快声音消失了。等火熄灭时,收到无数舍利。当时84岁。

  义通,字惟远,姓尹,高丽国人。顶有肉髻,眉长五六寸。受具后,学华严起信。晋天福时,来游中国。至天台云居寺,见韶国师,忽有契悟。及谒螺溪寂法师,闻一心三观之旨,遂留受业,称具体焉。

  宋朝义通,这是来自高丽的大德。他诞生时,头上有肉髻,眉毛六寸长。受具足戒后,学《华严经》和《起信论》。

  后晋天福年间,这位韩国大德来到中国,到了天台山云居寺。他面见德昭国师时,忽然有所契悟。等到他拜访螺溪的寂法师,听到一心三观的妙义时,他很相应,就留下来学习(后来义通成为中国天台宗的祖师。)

  开宝元年,漕使顾承徽,舍宅为寺,请通居之。太平兴国七年,赐寺额为宝云。通敷扬教观,几二十年,常呼人为乡人。有问其故,曰,吾以净土为故乡,诸人皆当往生,即吾乡中之人也。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右胁而化。阇维,舍利盈满,年六十二。(佛祖统记)

  到了开宝元年,漕使顾承徽把住宅舍作寺院,请义通住持。太平兴国七年,皇帝给这座寺院赐号为“宝云寺”。

  义通敷扬教观二十多年,常常叫人“老乡”。别人问:“怎么叫老乡呢?”他说:“我以净土为故乡。大家都要往生!我们都是老乡!”

  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号,右胁而卧,安详往生。当时荼毗后舍利充满。62岁。

  有基,字及贤,姓王,钱塘人。五岁,出家,从天台寿昌法超为师。十岁,受具。闻四明宝云传智者教,往事之。受法华止观,随言解义,曲尽其妙。

  宋朝有基,浙江钱塘人。5岁出家,依止天台山寿昌寺的法超为师。10岁受具足戒,听说四明宝云在传智者大师的教观,就去承事,当时领受了法华止观(天台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文句》、《法华玄义》,这都是智者大师的著作。)。当时听什么法都能领解妙义,能从各方面详尽地了知法的微妙之处。

  端拱元年,郡人请演教于太平兴国寺,学者数百人。每白黑月,必集众诵菩萨戒法,劝道俗念佛。四十年,数至万人。遇岁歉,则持钵以供听众。

  端拱元年,当地人请他在太平兴国寺演说教法,当时跟随他学习的人有几百位。每月十五、三十,一定集合大众诵菩萨戒,劝僧俗大众念佛。到了端拱四十年,数目达到上万人。遇到年景不好,他就托钵乞食来供应听众。

  祥符八年六月,示疾。弟子令祥请曰,和尚西归,可无留训。基乃广谈圆旨。逾时,众忽见西方现光,空中奏乐。基曰,西方三圣人来也,即右胁西向而化。

  祥符八年六月,显现有点病。弟子令祥请示:“和尚西归,有没有留一点教言?”有基就在临终广谈圆顿教的旨意。过了一阵,大家忽然见到西方现出光明、空中奏响天乐。有基说:“西方三圣来了。”就右胁而卧,朝着西方圆寂了。

  有梦基具威仪往西方者,有梦基坐青莲华对佛说法者,有梦阿弥陀佛为基授记者。法智闻而叹曰,卧病谈禅,临终见佛,信希有事哉。茶毗,出舍利无算。(佛祖统纪)

  当时很多人做梦,有的梦到有基具足威仪前往西方;有的梦到有基坐在青莲花上对佛说法;还有的梦到阿弥陀佛给有基授记。法智大师得知后,感叹地说:“卧病谈禅,临终见佛,信希有事哉。(意思是:卧病还在谈禅,临终见到佛来迎接,实在是稀有的事!)”有基的法体荼毗后得到无数舍利。

  省常,字造微,姓颜,钱塘人。七岁出家。十七受具戒。宋淳化中,住南昭庆,慕庐山之风,谋结莲社。刻无量寿佛像,刺血书华严净行品,于是易莲社为净行社。士夫与会者,一百二十人,皆称净行弟子,王文正公旦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

  宋朝省常大师,钱塘人。7岁出家,17岁受具足戒。淳化年间,住在昭庆寺。因为仰慕庐山慧远大师的道风,就计划着结集莲社。当时刻了阿弥陀佛像,刺血写《华严·净行品》,因此把莲社的名字改为“净行社”。一时士大夫参与法会的有120人,都称为“净行弟子”。王文正公作为首领,与会的比丘也达到上千人。

  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常端坐念佛。有顷,厉声唱曰,佛来也,泊然而化。众见地色皆金,移时方隐,年六十二。(佛祖统纪)

  天禧四年正月十二号,省常大师坐着念佛。一会儿,大声说:“佛来了!”就这样往生了。大家都见到地面整个现出金色。过了一段时间,金色才隐没。省常大师往生时62岁。(后人尊奉省常大师为净土宗七祖。)

  他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后来又参天台韶国师,这时就大彻大悟了。曾经在国清寺修法华忏。禅观中见观音菩萨用甘露灌在他口里,因此得到无碍辩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益西彭措法师       净土圣贤的传记)(五明学佛网:益西彭措法师       净土圣贤的传记)  

 益西彭措法师:我能保证身体四大不发生病变而死吗?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十五)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十四)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十三)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十二)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十一)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十)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九)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八)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七)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六) 

 益西彭措法师:净土圣贤的传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