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1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离奇死亡方式


   日期:2015/5/25 8: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晋景公不食新麦:溺厕而死

  晋景公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晋国的君主。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2年),景公身染重疾,自觉心前区疼如刀绞,憋闷难受。他请来桑田巫为其诊治,桑直言不讳地说:国君病势深重,性命已操在死神手中,恐怕难以活到吃上新麦!景公听后,又是怀疑又是恐惧。立刻派人去秦国请名医。

  秦桓公听说景公病重,便派扁鹊去给他治病。当扁鹊正在路上时,景公做了个梦,他梦见两个小孩子对话,一个说:扁鹊是名医,恐怕会伤害我们,怎么办?另一个说:我躲在膏(心尖脂肪)之下,你躲在盲(心脏与隔膜)之上,谅他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就在景公做完梦的当儿,扁鹊到来。一番检查之后,扁鹊摇头叹气对景公道:病已入膏盲之间,用灸不行,用针刺又达不到,用药也无效,没救了。

  不久,新麦开镰,景公喜且怒,桑田这兔崽子竟敢诅咒我挨不到新麦成熟就会死去,今天,寡人要他看着我吃上新麦。随即,遣厨师以新麦为膳,并召来桑田巫,打算先食新麦,后杀桑田巫。麦还没来得及煮熟,景公忽感心胸憋闷,腹胀骤作,急忙让人扶着去厕所,结果昏厥厕内,驾鹤西游了。

  2.秦武王赢荡:举鼎绝膑而死

  中国自古盛产力能抗鼎的大力士,秦武王赢荡就是其中之一,被后世誉为“举重之王”。作为酷爱举重运动的帝王,他的身体十分强壮,史载:武王身高体壮,臂力惊人,喜武好斗,爱与人斗力助乐,斗力也就是现在的举重运动,在古代叫做“翘关”“扛鼎”。

  据说,因喜好举重,秦武王将其引入军中,作为选拔士兵的条件之一。无论步兵、车兵还是骑兵,都必须能将地面上100公斤重的物体顺利提起,并将其置于一米高的平台,做到这一点,才有权加入勇士队伍,穿着甲胄,代表国家战斗。

  当初许多大力士如任鄙、乌获、孟贲等纷纷来到武王身边,被委以重任。武王平定国内外危机之后,想起父亲秦惠王的夙愿——进军周都洛阳,将代表天下的九鼎据为己有,称霸天下。他亲率十万大军向洛阳进发,周朝天子惊吓过度,放弃抵抗,下令打开城门。当周朝太庙打开后,武王看到了象征天下九州的九座铜鼎一字排开,陈列于殿堂之上。每只铜鼎代表一州,他走到雍州鼎前回首问身边之人:“谁能举起此鼎?”太庙看守九鼎之人回道:此鼎重逾千斤,自铸成之日起,就没有人能举起。武王听后,问任鄙、孟贲能不能举起。孟贲提出试一试,只见他双臂较力,双手抓住鼎耳,大喝一声,将鼎抬高半尺,后力不济而重重落下。此时,孟贲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几乎跌倒。武王不禁哑然失笑,你能将鼎举起,难道我还不如你吗?说罢就要上前举鼎。众人纷纷劝止不住,只好任其行动。武王使出全身力气,大吼一声“起”,鼎被抬起。武王想挪动鼎,以示超越孟贲,不想左脚刚离地,重心落在右脚上,无法支撑千斤之重,身子一歪,鼎重重砸在脚上……

  3. 商鞅:车裂而死

  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强盛的。商鞅标榜“法家”,在他的一系列变法下,秦国一番变革,进而成为一个严刑峻法治国的国家。当孝公死后,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死在了自己制定的严刑峻法之下。

  所谓车裂,是指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六块。

  4. 齐桓公姜小白:内乱中被活活饿死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貂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5. 赵武灵王:饿死于沙丘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代赵国第八代国君,他不仅是个改革家,也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在位期间,针对赵国的衰弱,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变邦交策略实行合众,进行以“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创建骑兵,发动战争,灭中山,击退三胡,修筑长城,使赵国成为地方三千里的泱泱大国,称为“强赵”。武灵王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得轰轰烈烈,但却死得异常苦逼,他因国内政变,而被饿死于沙丘。悲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有诗云:

  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名于此休。

  年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雀鼠尚含羞。

  6. 杜甫:吃牛肉喝酒而死

  《明皇杂录》载:“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令尝牛肉白酒。后漂寓湘潭间,羁旅憔悴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长所厌。甫投书于宰,宰遂致牛肉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7. 湖海之士陈登(字元龙):生海鲜吃太多患寄生虫病而死

  《三国志.方技传》载:“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简言之,陈登因吃海鲜过度而死于寄生虫病。

  8. 孟浩然:“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

  公元741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孟浩然此时患有痈疽(一种皮肤和皮组织下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脓包,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严重时,可能还会诱发败血症)。 虽然病将痊愈,但郎中嘱咐了不可吃鱼鲜,要忌口。

  孟浩然与王昌龄、王维、李白都是好友。老友相聚,孟浩然设宴款待,一时间,觥筹交错,宾客相谈甚欢。

  宴席上有一道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汉江中的查头鳊,味极肥美。浪情宴谑,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见到鲜鱼,不禁食指大动,举著就尝。

  结果,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9. 王勃:落水后惊惧而亡

  初唐四杰之首,千古名文《滕王阁序》作者王勃据说在赶赴交趾看完父亲返回的途中,不幸坠入南海溺水,惊惧而亡。

  《新唐书》卷二百一《王勃传》载:父福畴,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10. 李白: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李白不亏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就连死也死得如此浪漫。

  《唐摭言》载:“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离奇死亡       中国历史)(五明学佛网:离奇死亡       中国历史)  

 李志夫教授:试还原法显大师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 

 周齐教授:佛教的经济理念与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问题之审视 

 杨曾文教授:中国历史上的《法华经》及其在21世纪的意义 

 因果不虚!中国历史名人转世的三则经典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转世的三则经典故事 

 净土法门法师:清朝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兴旺的一 

 中国历史名人转世三则 

 中国历史上的《法华经》及其在21世纪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的家道不衰 

 27位中国历史名人谈佛教 

 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六个预言 

 中国历史上的30个千古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