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寿命无常 十


   日期:2015/5/20 8: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1百日共修 寿命无常(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是寿命无常。我们得到人身,闻到佛法了,这样的福报是千载难逢的,不能总有。得人身非常不容易,遇到正法更是难上加难。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是学佛修行、解脱成佛唯一的机会。若是没得到人身,没有闻到佛法,就不能学佛修行、解脱成佛。遇到了这样一个殊胜的机缘,有了这么大的福报,这是其他任何一道的众生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人身是无价之宝,人身的意义非常重大。

  从世间的角度来看,其他道的众生,尤其是天界的众生,所拥有的世间的福报,人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但是从佛法的角度,从出世间的角度讲,其他道的众生,包括那些天人,福报都无法与人相比。有了人身才有学修正法的条件,所以人的福报太大了。人有普通的人身,特别的人身和珍宝般的人身。我们遇到佛法了,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这些都是普通的人身和特别的人身无法与之相比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些,否则就会浪费这样的福报,错过这样的机会。

  “废聚获至宝”,“废聚”就是垃圾堆。就是在垃圾堆里获得了如意宝。我们在流转轮回中,这是垃圾堆;获得了人身,就相当于得到了如意宝。我们有这么大的福报,一定要知道。就像一个乞丐,一个穷困的人,在垃圾堆里捡到了如意宝,但是没有意识到,认为是一块石头或木头,又把它扔回垃圾堆里,又错过了,这说明他还是没有福报。

  同样,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获得了人身,就好比在垃圾堆里捡到了如意宝,这是大福报。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没有珍惜,只吃喝玩乐,虚度光阴,浪费了人身,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与价值。就相当于又把如意宝扔回了垃圾堆,这样还是没有福报。可怜、可惜啊!所以我们要认识,要珍惜。那什么才是人身真正的价值与作用?怎样才是珍惜人身?就是学佛修行,让自己解脱成佛,除了人身谁也做不到,这才是人身特有的价值。我们要利用人身承办这样一件对生生世世都有意义的大事。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你要发挥人身的价值,要承办这样一个究竟的利益,不能一拖再拖。不能拖到退休以后,拖到儿子毕业以后,拖到女儿成家以后,拖到明年,拖到明天,拖到下一个时间段落,甚至不能拖到下一刹那,每分每秒都要抓紧。

  因为第一,有生必有死,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没有生而不死的人。每个人都必定死亡。死亡来临之前,一定要完成解脱成佛这样一个重大的任务。

  第二,死期无定。死期是不定的,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死,用什么方式死,谁也无法确定。我们随时都会死,这个是最重要的,对这个道理要仔细地观察、思维,我们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对死期不定没有太多的了解,没有太大的感受。年轻的时候,年老的时候,甚至是八九十岁的时候,还是认为自己不会死,相续中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观念。修寿命无常,死期无定是重点,这个非常重要。

  第三个到临终的时候,面对死亡的时候,真正能利益我们的只有佛法,意思是死亡没有来临之前,要修持正法,让自己解脱成佛。只有解脱、成佛了,才不会有烦恼,不会有痛苦。如果成就了,临终的时候,不但没有畏惧,甚至内心还充满喜悦,以后再也不会六道轮回。

  我们学修了这么多天的寿命无常,现在应该明白、知道这些道理了吧。今天,我们讲解、修习寿命无常的功德和利益非常大、非常不可思议。真心想解脱,想成佛,无论是在最初,还是在中途,还是在最后,修学寿命无常都是必经之路,都是必不可少的修法。

  佛讲:“多修无常,已供诸佛。”修寿命无常就是供养诸佛。一说要积累福德资粮,要上供下施,自己一无所有,心里就烦恼。没有必要,修无常就是供养诸佛。供养有法供养,力供养,财供养。法供养是最好的供养,能得智慧;然后是力供养,就是能力供养,这是中等的供养;财供养是下等的。你如理如法地修无常,就是法供养,这是最殊胜、最究竟的供养。“多修无常,得佛安慰。”经常修无常,内心才会生起无伪的信心,并且日益增长。这样,随时都会得到佛的安慰,任何违缘、障碍都无法阻碍你,修行能够一帆风顺,迅速圆满。“多修无常,得佛授记。”真正能够常修无常,一定会精进,坚持不懈,一刹那也不会懈怠,最终能得到佛的授记。什么是佛的授记?就相当于佛看中你了,已经确定你将来在某某的清净刹土中,成为某某佛,某某如来。“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加持就是力量,佛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得到了佛的力量与加持,能迅速消业积福、圆满成就。这是佛当时在印度亲口对众比丘说的。我们都是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人,佛亲口说的,修无常都包括了,用心精进修无常,别的自然就有了。佛还讲:“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所有的足迹当中,大象的足迹是最特殊的。同样,所有的佛法里,无常是最最殊胜的。

  有人说:“我要修空性,我要修大光明……”如果对无常法没有生起定解,不会有任何的修行和成就,都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想法都是妄想。《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及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殊胜。”佛所有的眷属弟子当中,目犍连、舍利子是最有成就的,给大比丘、大罗汉供斋供物的功德非常大,但是不如刹那修无常的功德。这也是佛说的。还有很多类似的公案,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一位居士请问博朵瓦格西:“如果想专门修行一法,什么法最为重要呢?”格西答到:“如果想专心修行一法,无常最为重要。”博朵瓦格西是旧噶当派最著名的一位大成就者,主要修的也是无常法。以前旧噶当派的大成就者们无常法修得非常到位,所以他们的成就非常高,整个藏区的修行人没有能比得上他们的。格西还说:“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以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修无常法,最初能把你引入佛门。现在的人,表面上皈依佛门好多年了,皈依证都一大摞了,一个人有好几十个法名,自己都不知道该叫哪一个了。但是都没有用!实际上没有踏进佛门,还在佛门外。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讲皈依了,那个时候自己对照一下,我觉得好多人还在佛门外,根本没有踏进佛门。还说:“我是修净土宗的、修禅宗的、修密宗的。”还说:“我要修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就是无常法没有修好,还说自己修这个修那个。真正要踏进佛门、皈依三宝,就要修好无常。只有修好了无常,才能真正踏进佛门;你真正踏进佛门了,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

  现在都得到人身了,闻到佛法了,并且有缘参加百日共修了,这里管得严,可以说每天都在提醒,都有指导,但还是提不起精神、懈怠懒惰、得过且过,一切错过。为什么精进不起来呢?上课的时候内心没有喜悦,上座的时候不是心甘情愿,都是勉强。很多人根本不上座,行住坐卧时更是散乱。为什么?就是因为无常法没修好,对死期不定没有生起定解,所以精进不起来。

  若是无常法没有修好,没有明白寿命无常的道理,即使精进也是表面上的。规定每天都要上课、上座,因为有人管,所以都是勉强地做,好多人都是这样的。极少数人根本不上座。有人对此有疑虑:“我也上课了,也打坐了,也闻法了,也学习了,怎么还说我不精进?”

  你是心甘情愿的,是迫不及待、嗷嗷待哺的吗?内心里有没有强烈的欢喜?有没有无比的喜悦?是那种难以表达的开心和快乐吗?如果内心没有欢喜、没有喜悦,学佛不开心,修行不快乐,就是不精进!精进是一种欢喜,是一种喜悦,是一种快乐!“这么一说,真没有精进学修,那怎么办?”明白了寿命无常的道理,修好了无常法,自然就精进了。它能帮助你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我们学佛、修行这么多年了,也依止了寂静处和善知识,也有了清净的传承和完整的仪轨,又有这么好的学修机缘和条件,但是,始终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大彻大悟,没有成就,就是因为无常法没有修好,对生命无常的道理没有生起定解,没有真正明白、认识无常。

  “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著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趋入涅槃圣道的助伴。”此生的绳索就是对家人、财产、受用、今生的贪着,它紧紧地把我们捆在轮回当中。修无常能断除这种绳索。修无常不仅能断除对今世的贪着,还能断除对轮回、六道的贪着。如果来世想得到人天的福报、享受天界的安乐,就是对轮回的贪著。修无常能让我们舍弃这样的贪恋、贪着,最后趋入涅槃圣道。我们舍弃、断掉了对今生、来世的贪着,自然就趣入涅槃了,所以是趋入涅槃圣道的助伴。

  若修习无常法,可以让你生起信心,信心是开启一切正法唯一的钥匙。若是没有信心这把钥匙,无法能够开启正法的宝藏;没有信心修持佛法,好比被火烧过的种子,不能发芽长出庄稼。没有信心,相续中无法生起正法,不会有任何成就。现在很多人要么没有信心,要么信心不足。很多人学佛都是随波逐流,别人皈依自己也跟着皈依,别人学佛自己也跟着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皈依,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跟着瞎跑。别人去西藏见活佛,自己也跟着去、跟着见,也不知道什么是活佛。别人说今天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一位观音菩萨的化身,给大家灌顶,自己也赶紧跑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不知道什么是灌顶,这就是没有信心。有些人有信心,但信心不足。刚开始很好,要学佛、要解脱,但是一遇到违缘或者障碍了,就开始动心了,也不学、不修了。总是动摇,所以没有成就。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有信心就有加持,有信心就有成就;无信心就无成就,无信心就无加持。

  修行无常,中间可作为精进之缘。有一点信心,但是不精进。业力、习气太重,精进不起来。就相当于再好的种子埋在地下,若是没有农民的勤奋和努力,没有浇水、施肥,无法能够长出庄稼。同样,虽然有信心,但是不精进,也不能成就。但是,如果修无常,刚开始让你有信心,中途能让你精进,最后让你生起智慧。什么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让你破除我执、证悟空性。破除了我执、证悟了空性,就没有烦恼、没有苦恼了。

  “倘若修行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则初始可作为擐甲精进之因,中间可作为加行精进之缘,最终可成为无退精进的助伴。”擐甲精进是指从心里下决心了,准备要修持正法;加行精进是指开始有行动了;无退精进是指勇猛前进、不退转。这三种精进是必定成就的因缘。

  帕单巴出生于印度南方,是印度的一个修行人,曾经依止过莲花生大士、龙树菩萨等五百位上师,获得二殊胜成就,就是圆满成就了。他住世571年,后期于藏地弘扬佛法。帕单巴尊者曾经说过:“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常观,最开始可作为步入正法之因,中间可作为精进的鞭子,最终能获得光明法身。”

  赛马的时候,若是没有鞭子的抽打,马奔跑的速度会慢下来;若是有鞭子的抽打,马会飞快地奔跑。同样,修行的过程若是没有无常观,没有对无常生起定解,也精进不起来;即使精进了,成就的速度也不会特别快。若是相续不加改造而生起无常观,或相续中若未生起真实无常之念,只是在表面上求法、修法,最终只能成为佛教油子的因。

  佛教油子指那些进入佛门,闻法越多、修法越多,相续越难调化,而最终成为与佛法背道而驰的人。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刚开始很精进、很有感觉,可越学越没有感觉,越修越不精进,最终成为佛教油子了。这里强调,若是相续中没有生起无常观,没有真正地明白无常,而只是在表面上求法、修法,无法把佛法融入相续,无法用佛法改变自己,最终就会成为刚强难化、无法度化的佛教油子。

  帕单巴仁波切又说:“在西藏修行人当中,没有看见一个人有死亡的念头,也没有发现有一个人遗留在世。”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根本没有准备死亡,根本没有会死的念头与想法。帕单巴仁波切刚到藏地的时候,看到一些藏民表面上很用功、很精进,但是对无常法没有丝毫的了解,没有时刻准备死亡。所以他说,他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死,认为自己是恒常的,不认为自己现在可能会死。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看待死亡,以为恒常。其实没有看见过一个人能够遗留在世、生而不死;都在面对死亡,走向死亡,走近死亡。

  身着僧衣或其他的人累积财产,难道是要供养阎罗王吗?这些人虽然没有身着僧衣,但是专门为学佛修行而来,虽然在表面上皈依了、修行了,但是还在积累财产。收藏奇珍异宝,难道想暗地里贿赂阎罗狱卒不成?想走后门?想给阎罗王和他的眷属、狱卒们送红包?

  帕单巴尊者当时讲的是西藏,现在讲的是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唯一能够利益自己的是正法。财产无法利益、亲友无法利益、自己无法利益。这些人真可笑,说是要学佛修行,行为却是相反的。

  “谁具广闻傲慢高”。知识面广,有一点文化的人,容易贡高傲慢。闻思越多,傲慢越重;闻思越多,慢心越大。

  “修行好者积财宝”。说是修行、闭关,却在积累财宝;修行越好,越想积累财宝。说与行都是相反的。

  “虽依静处多散乱”,我们现在虽然依止了寂静处,但每天都在散乱。每天必须进大殿上课,勉强来了;每天必须进禅房上座、打坐,勉强来了。其它时间在院里院外打转,在上面下面打转,成群结队地说闲话,这就是“虽依寂静处多散乱。”依止寂静处以后,应该是没有散乱,应该是不散乱,应该是少散乱,但是我们都颠倒了。

  应该是越广闻博学,越没有傲慢,越低调,越谦虚才对。但是相反了,越闻思,越贡高傲慢,傲气越大越重。越是修行好的人,对财物、对一切的贪恋、贪着,应该是越少或者是没有。但是相反了,修行越好,贪心越大越重。依止寂静处后,应该是不散乱,但是越依止寂静处越散乱。现在也是,每天都无所事事,在禅房里等着引磬的声音。引磬在外面响第一次的时候,就从坐垫上站起来了;响第二次的时候,就出房间的门了;响第三次的时候,已经出大门了。我在窗户里面看得非常清楚。我是特意观察,特意看的,但是他比我还灵!可能是心的力量太大了,太专注了。我是用眼睛看的,他可能是用心看的,所以反应比我还快,速度也特别快。我都怀疑是不是修出神通了?出去以后,开始洗这个、刷那个的。就一两件衣服,每天都要洗吗?有些人每天都洗这个刷那个的,忙得不得了,这叫散乱。虽然依止了寂静处,但是也散乱。

  “虽离故乡无羞愧”。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要离开家乡,依止他处、他地、他乡。但是,有些人离开家乡以后就没有羞愧了。在家里,因为有家人或者亲朋好友,所以在他们面前装一装;因为有同修有道友,在他们面前装好人,装修行人。但是,一离开家乡,就没有羞愧了,什么坏事都做,什么恶业都做。

  “彼为形象修法者”。意思是表面上有修行,实际上没有修行,这种人哪有修行啊!

  修无常的功德、利益非常大,我们的历代传承上师无畏如来芽也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羡慕之心,而注重前辈高僧大德的事迹。这是因为自己的相续中,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我除了无常以外,再没有其它更殊胜的教言传授给别人。”

  佛,印度的高僧大德帕单巴仁波切,我们的传承上师无畏如来芽尊者,旧嘎当派的著名格西博朵瓦,都讲了很多无常的功德和利益,但是这里只讲了这些。

  无常法非常重要,修好无常法,一切法都包含了,其它的功德都有了。若是不修无常法,不会有任何修行与成就。很多人的修行都出问题了,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无常法没有修好,对寿命无常这个道理没有生起定解,没有别的原因,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这几天我们都在讲无常,大家对此也有了稍微的了解。我们要用心学修,认真学修,扎扎实实地学修,功夫要下到寿命无常上,这个非常重要。有生必死,大家对这点没有太大的怀疑,但是对于死期不定,还没有真正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毛病。

  可以说,我们经常把生命、寿命当成真有、常有、恒有而执着,这是要断掉的。我们不知道生命会在刹那中毁灭,因此要在相续中生起生命在刹那中死亡、毁灭的观念。然后要利用余下的生命,争分夺秒地修持正法。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做这样的决定。

  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写了一个公案,就要像喀喇共穹格西那样。喀喇共穹格西在后藏的觉摩喀喇山的山洞里修行时,岩洞口有一荆棘丛,他进出的时候,荆棘丛常常刮到他的衣服。开始他想砍掉荆棘丛,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也许会死在山洞中,不知道是否还有出去的机会,还不如精进修行。当他再次走出山洞的时候想,也许会死在洞外,不知道能否还有机会再返回山洞。就这样他一直没有砍掉荆棘丛。他在山洞里持续修行了多年,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就,可依然没有砍掉荆棘丛。我们就要这样修无常,把修学正法放在首位。修行最重要,其它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一说修行重要,有些人就认为其他任何事都不重要了,就开始不生活了,不工作了,只念佛、诵经。这是错误的!学佛是转念,念转了,生活本身就是修行,工作本身就是修行。你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工作,就能成就。不是要离开世间,也不是要放弃一切,不能放弃家庭,不能放弃工作。该了的缘还得了,该还的债还得还。若是你在此生当中,没有了完该了的缘,没有还完该还的债,那你就了脱不了生死,还要继续六道轮回,然后还要继续还债,继续了缘。这时,你不一定是在人道,也许是在其他道里。若是在其他道里还债、了缘,就更困难、更不容易了。

  人身是了缘了债的机会,是解脱成佛的机会,大家要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地修持正法,把该了的缘了了,该还的债还清。最后才能了脱生死,再也不要六道轮回,再也不要感受痛苦。

  一说学佛修行,有些人就以为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修行重要;一说要学佛修行,就以为不能做其他事情了,都误会了:“是不是不能上班了,不能生活了,一切都要放弃了?是不是只在佛堂里、在庙里念经、念佛啊?”不是!修行不一定是只念阿弥陀佛,修行不一定是只念一部经。念不转业不消,念转业消。念转了都是修行,念不转都不是修行。念转了,生活、工作,包括行住坐卧、吃喝玩乐都是修行,念不转,即使在庙里、在佛堂里每天念二十四小时的阿弥陀佛,念《地藏经》、《法华经》,也不一定是修行,也许是造业。转念很重要,转念首先要明理,不明理无法转念。寿命无常到这里讲解完毕。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 寿命无常(十)

  1、无常和空性有什么区别?

  2、佛在经中说:“任何人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又说:“任何人通过修行都能了脱生死”,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无常       千载难逢)(五明学佛网:修行无常       千载难逢)  

 达真堪布:暇满的人身是解脱的机会,非常稀有、千载难逢 

 人身比天人还殊胜,这一世的人身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净土法门法师:复兴圣贤教育,机会千载难逢 

 索达吉堪布:千载难逢的闻法机缘就非常关键,大家都应以郑重 

 达真堪布: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达真堪布:人身比天人还殊胜,这一世的人身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机会不是千载难逢,是无量劫稀有难逢 

 大安法师: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净土法门法师:千载难逢胜妙因缘 

 大安法师: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达真堪布:千载难逢的机缘 

 达真堪布:这一世是千载难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