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照法师:怎样排除内心深处的孤独?


   日期:2015/5/10 21: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我们面对孤独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排除这种难忍的心痛呢?我们是否想到过孤独具有不可思议的微妙功用呢?我们是否知道孤独其实能给我们无穷奋斗的生命力量呢?你是在孤独中挣扎呢?还是在孤独中沉默?抑或在孤独中再生?

这里,我们对于孤独的解决方法,作一个简单的回顾,着重在于启示孤独的妙用。

我们先来看对于孤独的解决,这是个目前社会存在着的大问题,整个社会都弥漫在孤独惶恐的焦虑和不安之中,当然不是这篇小小的文章能够解决问题的,这里就思考其大概的趋势和解决的方向,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达照法师:怎样排除内心深处的孤独?

第一,自私的孤独是由于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和所受的教育有直接关系,现在社会各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最根本的治理方针,拜金主意和唯物主义的相互勾结,伦理滑坡和精神空虚的必然结果,导致了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人情冷漠,重利轻义等等现象。因此,培育自他互利的思想,养成向上的精神,便能够使自私的人从个人的小我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博大精深的生命海洋,与身边的人群,乃至社会大众,共同享受这个世界的色彩斑斓,丰富内涵!

第二,性格的孤独则可能是先天性的,不过,这也可以通过家庭或者社会学校的教育,主要是引导,使其明白性格的局限,从而不停地突破这种孤独的性格,便能获得新的生命力量。如果是已经成年了,那种孤独的性格有时候会与众不同而感到格格不入,极不自在,这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训练来解决,也就是:常常与自己逆!特别是在小事情上面,比如不爱说话,那就常常故意使自己去说,一开始可能会讨厌自己怎么爱乱说话,几次之后,就会习惯了,不再讨厌自己和别人说话太多,这时候不爱说话的性格就会得到调节。总之,性格上内向孤独而且有局限的人,总有不自然的环境跟随着,要摆脱这种环境,还是从内心当中克服自己,与自己作对,有过几次经验,这种习惯孤独的性格便会松动,从而告别了孤独带来的漫漫黑夜!

第三,无事的孤独是因为忽略了精神的生活而导致的,当一个人不明白精神生活是生命的重心时,他就会仅仅以金钱或者物质荣誉等等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一旦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他就会非常的空虚与痛苦,不能自己!这就应该反省自己,从生命中寻找精神的食粮,比如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福利,通过物质的基础,再把注意力转移到知识学问或者身心的修养,也就是转移努力的目标,这样就不会成为守财奴一样的孤独。

第四,傲慢的孤独是古今有之,所谓“恃才傲物”,他有自己的绝对优势,感到身边没有人能够交流,谈话对不上口,便觉得很无聊!这种傲慢性质的“痛苦哲学家”,只要对他自己的人生观做一些有效的改动,便不再孤独,例如觉得自己的思想有过人之处,那就想方设法把它延续流传下去,那就需要教导别人,或者通过书本的形式流传下去,这样一方面有可能会遇到能够理解并且信奉你的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忙碌而忘却了别人的庸俗,总之,通过让自己忙起来,和悉心的教导后人,来解决内心的空虚和孤独,这是有才学的人所应该秉持的人生之道。

第五,生活中的孤独实是难免,就象每一个黎明前总是有一段黑暗,在我们每一件事情将要大功告成的时刻,总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或者不知所措。生活中有些事情跟我们毫无关系,只要我们看到了或者听到了,哪怕是传说,也会引起心情的波动。此时,应当奋起直追,力挽狂澜,不顾一切阻力和困苦,勇敢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千万不要退却,因为这样退却的话,那就会一辈子都陷入了孤独之中,永远难以超生了。

第六,这是由于修养而产生的孤独,所有的孤独,只有这种孤独是心甘情愿地自己寻找来的,因为这是每个人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现象,从凡夫一直到成佛,从生命的愚昧无知一直到究竟觉悟,在每个转折的阶段,都会出现轻微或者严重的孤独情形。唯独在凡夫阶位的时候,需要一一透过,每进一步都会有孤独情形出现,若能够把持好自己的远大目标,每一次山穷水尽之后,都会有柳暗花明迎面而来,然后自己也很清楚对生命的内涵又多了一层的了解和把握,痛苦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可以说是“用眼泪庄严的净土”吧!在圣人位时的孤独,那是原原本本的“无比伦”,所以,圣人的孤独没有副作用,只会更加完美地把孤独的力量释放出来,让所有的众生都回归自己生命的美妙花园!

据实而言,孤独虽然能够毁灭人生、家庭、社会,但是也能够挽救人生、家庭、社会,这就是常常说的:善利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而且孤独的妙用还是非常的不可思议,极为微妙壮观!那么,这个孤独又是如何起诸妙用的呢?

首先,孤独是爆发的前奏。孤独具有一种比魔鬼还要厉害的力量,可以说是生命中比较重大的力量之一,它可以把一切躁动顿时停止下来,可以把一切沉寂顿时沸腾起来,就象汽车换档一样,正负的两面,往往要通过“〇”再重新开始,孤独就是处于“〇”的状态,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此时的生命正处在一个极大的转型之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这种瞬间的真空,一切命运就从此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

其次,孤独是回归生命家园的必经之道。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衣食住行而奔忙一辈子,对自己的生命完全不理解,根本不明白生命中具有哪些内涵,几乎是生命的陌生人,实在有点可惜!而当你深入探讨生命内涵的时候,在你逐渐能够回归生命本然状态的时候,孤独便是“回家”的必经之道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品尝过孤独的滋味,他就没有真正的生活过,更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

达照法师:怎样排除内心深处的孤独?

孤独是回归生命家园的必经之道

最后,孤独是修道者攻破无明的最后一关。这是在修行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景象,那种感觉就象被闷在皮球里面一样,喘不过气来,四周好象都很圆满,就是一片黯淡无光,不知道东南西北,不知道是非人我,一切都是那么圆满,一切又都是那么无奈,整个身心就象被捆绑得丝毫不能动弹,只想冲出这种困境,但又是无能为力!这种困境,尤其是在参禅的人,参禅参到根本无明现前的时候,便是这种情形,真可谓:百般无奈,一片茫然!憨山大师说参禅者此时需要念诵《楞严咒心》才能透过去,整天云里雾里,不知生死为何物,不知佛法为何物,急躁伤心时时涌现,寂寞孤独更是充斥,一般人到此也有沉沦堕落的,也就是找了个热闹的地方将自己“永远埋葬”了。但是,如果好自为之,知道这是修行的一道重要关隘,放下再放下,直到真真切切地品味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小事情的乐趣时,都是:无我无人无世界,有花有月有楼台!便可顿时超越生命的重重关锁,获得了真正的新生。黑暗没有了,唯有光明!无奈烦闷没有了,唯有自在洒脱!顿时身心世界,改头换面!当可庆快平生,感叹何幸如之!唯有佛法恩德,生生报之不尽!孤独,岂非绝大之妙用耶!

如佛所说,智慧和解脱都是在孤独时发生的,如果懦弱的人逃避孤独,那也就等于逃避了智慧和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排除       孤独)(五明学佛网:排除       孤独)  

 宋智明居士:如何排除禅悟之障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如何排除禅 

 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五 修定的过程是排除昏沉与掉举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 

 卢志丹居士:耐孤独三昧:忍耐孤独与寂寞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读后序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后记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十章 杂阿含经中的譬喻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九章 无常这个事实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八章 「看见」无常—开启智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七章 无常的自由气息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六章 如何在无常中从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