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一般人修行先从逆境里面容易成就,一开头走顺境不容易成就


   日期:2015/5/4 10: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钞【忍进相与低昂,则埙鸣篪奏。】

  菩萨行里面举出两桩,「忍辱」、「精进」,这是六度里面的两种。六度是菩萨生活行为的规范,就是标准,有六条。六条里面特别指出这两条,这个特别指出是专门为修净土人而说的,也就是说明,我们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就是把这两个字疏忽了。为什么?不能忍受,小小一点不如意就放弃,那怎么会成功?

  演【忍者,恶骂捶打,皆悉能忍,犹如大地,犹如桥梁,任一切践踏,而不起一念,故曰低。】

  我们能不能做到?诸位总要记住一句话,一切境界不能忍,这个人不能成就。什么人有成就?什么都能忍受的,这种人有成就。菩萨行里面先要忍逆境,换句话说,要在最恶劣的环境里面断自己的瞋恚心,瞋恚心没有了,不堕地狱。所以修行的时候,为什么要修逆境?大迦叶尊者,是富贵人家出身,他出家之后修苦行,忍人之不能忍。今天这个社会,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成就快,淘汰也快!不能忍就淘汰,能忍就成就了。常常恶骂我们的人,捶打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对於一个真正修行人来说是大善知识,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障怎么消除?就是他替我们消除了。你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甘露火王就是这样的善知识。一天到晚找麻烦,稍微不如意就又打又骂还要来杀你,杀还不痛快杀,凌迟处死,慢慢的叫你死。那是大善知识,那是忍辱波罗蜜的老师,忍辱波罗蜜就是这个教法。你要是能受得了,在这个境界里头学不动心,瞋恚断掉了;不经过这一关,瞋恚不容易断。瞋恚意念很深,平常你自己不能发觉,境界现前自然就会流露出来。

  所以必须在逆境里把瞋恚心断掉,我们心才得清净。瞋恚心真正断除,就是忍辱波罗蜜修成,再修顺境,顺境里面修什么?断贪心,断贪爱。所以一般人修行先从逆境里面容易成就,一开头走顺境不容易成就。诸位要是冷静观察一下,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你看英雄豪杰真正出人头地这些人物,差不多都是清寒子弟。你看看历史上,几个是富家子弟出身?太少了。顺境往往把人的志气毁灭,逆境容易磨炼人。所以教我们学大地,地藏王菩萨代表忍辱波罗蜜,大地任人践踏,他能够受得了。

  演【进者,晓夜忘疲,精进不懈,犹如一人与万人敌,勇猛直前,故曰昂。】

  「进」是精进。有许多人,好像他也很用功,他也天天进,但是他不是精进,他是杂进,勇猛杂进,勇猛乱进,那怎么会成功?不能成功!纯而不杂,一门深入,这才叫精进。学得东西太多太杂,那不行。晓夜忘疲,精进不懈,勇猛直前,什么力量推动他?跟诸位说,法喜,他修行愈修愈欢喜,这个力量在推动他。如果修学得不到法喜,决定走岔路了。如果你路子走得不错的话,一定有法喜,法喜充满,真正快乐,真正自在。如果学佛愈学愈苦,那是错了,路子决定走错了。学佛的人一定是愈学愈快乐,愈学心地愈清净,愈学心量愈广大,确确实实把烦恼忧虑统统逐渐淡忘了,到最后找都找不到了。这个人他怎么不快乐?一切理事通达明了,而不起一念,这就与性德相应了。一切通达明了,还有妄念,这不是佛菩萨,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忍辱跟精进也是同时的:

  演【正忍辱时,正精进;愈精进时,愈忍辱。】

  这里头有真正的法味,有真实的受用。换句话说,不精进的人不能忍,不能忍的人没有精进,这个是一定的道理。

  演【埙鸣篪奏者,埙,土为之,篪,竹为之,二器互相唱和。】

  这是《诗经》里头有一段记载。埙与篪都是古时候的乐器。「埙」是泥土做的,好像壶一样,底下有几个孔,吹的;「篪」是竹子做的。这两种乐器可以互相唱和。「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伯」是哥哥,「仲」是弟弟,这是比喻兄弟和睦。

  演【今此忍进,低昂互造,如埙篪之互为高下也。】

  就像埙篪这两种乐器,一个乐器声音低,一个乐器声音高,两个互相调和。所以他卑下不是真正卑下,那叫勇猛精进;虽然勇猛精进,他的态度很低,他没有骄慢,没有傲慢。这个意义非常的微妙,非常的圆满,希望同修们细心去体会,一定要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也就是学了一定要应用在生活,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就会得到真实的利益。在生活当中,在日常人事环境里面,我们自己真正得清净心,真正成就慈悲,忍进具足,这样才能成就。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逆境       侮辱)(五明学佛网:逆境       侮辱)  

 惟觉法师:如何面对顺境与逆境 

 净界法师:精进·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 

 梦参法师:逆境并非坏事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七章 逆境与磨难 

 蔡礼旭老师:顺境逆境都是我们的老师 

 法闻法师:转逆境为逆增上缘 

 大安法师:十种逆境为道场 

 贤崇·贤宗法师:五停心观——用佛的智慧走出人生的逆境 

 贤崇·贤宗法师:笑看人生,逆境何尝不是一种美 

 净土法门法师:顺境不贪,逆境不瞋 

 随缘顺境逆境 

 改变自己的逆境,在吃苦中越来越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