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证严上人提倡远离奢华回归朴实


   日期:2010/2/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证严法师眼见全球追求金钱游戏,一味朝着奢华一端倾斜,势必引起风暴,未雨绸缪提出“清贫致福”的观念。她所说的“清贫”不是贫穷,而是“回归朴实”,提倡远离奢华,重视心灵的富足。

然而,全球经济海啸,贫穷、失业的一端愈来愈多,单单台湾失业人数逾五十万人,讲“清贫”容易引起误解。证严法师再提出“清平致富”。“清平”是以清淡平安的心灵,修心安分、勤俭务实。面对生活用清净的心、多造福。“平”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富”是心中有爱,克制自己的欲,提升心灵的富足。佛法强调“观机逗教”,就是面对不同“根机”与“时机”,提出对治教法。

然而,面对失业、待业者要如何度过全球性经济风暴,要如何“清平致富”?唯有“安忍”于此时,才能“安住”于斯。“安忍”是佛教布施、持戒、安耐、精进、般若、禅定等六度中的第三度,意为安于忍辱。“六度相摄”指的是行布施时,同时摄属持戒、安忍、精进、般若、禅定。好比一块六个切面的金刚钻,任何一道光线射入一面,其他五面也会呈现出耀眼的光芒。安忍的“忍”有三层的意义:“刃于心”是第一层意义,面对无可逆转的失业、生活的困顿,要“忍耐”。其次是“认识”,认识原因、认识条件,知道自己缺失,从失败中改正或重新学习、重新调整。忍的第三层意义为“安住”,也就是不动心。在忍耐、认识之后,面对横逆才能安住。

不论是“清贫致福”或“清平致富”,在M型社会的两端都能受用。因为“清贫致福”让讲究奢华风的一端,朝俭朴的中央靠拢;“清平致富”则是对于M型社会另一端,降低物欲,安顿心灵,回归中央。二者都是强调安住于“简约的生活”,以“简单的饮食、简朴的衣着、简洁居家环境和简便交通工具”来生活。

证严法师的观机逗教的灵活性,可见一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