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观照居士: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


   日期:2010/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净慧法师提出的“家庭是道场”与六祖慧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当今佛教事业构建“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普遍所拥有的,也是现实社会人们产生烦恼的场所之一,所以,把家庭作为修学佛法的道场,是减少烦恼契机契理之处。经云“烦恼即菩提”,在能够大量产生烦恼的家庭生活中来历练自己,来运用佛法指导家庭生活,正是化烦恼为菩提的优良道场。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生活给人的逆顺穷通也是千变万化的,对境练心,生活当中我们是否被外境牵引?是否能够驾御生活?是否可以利用佛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一切都是在完成我们应做的“佛事”,“佛事”即佛教事业。如果我们被生活搞得疲于奔命,那么,你就没有在做“佛事”;如果我们以佛法的智慧改善我们生活的质量,进而使生活沐浴法喜,那么,你就在完成着“佛事”。净慧法师接着为我们如何做好家庭、生活的佛事指出最佳契入点,“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这十四个字就是处理好家庭、生活中各类关系的法宝,也是佛教徒改善家庭、生活的座右铭,家庭、生活成员间、同事间,要心存慈悲、感恩心,遇事以促进和睦为前提、以柔软调和为根本、以达到和谐为目的;忍辱与包容是生活美满的集中体现,家庭、生活中的磕碰、矛盾在所难免,忍得下,容得下,磕碰就不会成为拦路虎;矛盾就不会被人为被激化。阳光总是灿烂的,我们是拨云见日?还是愁云密布?就看我们忍辱与包容的功夫了。 ­

寺院是弘法利生的地方,我们的身体产生的语言造作一样可以用来弘法利生,修学佛法我们以弘法利生为家务,那么,我们的身体就是一座金碧辉煌、普度众生的“寺院”。佛像需要我们去庄严,庄严我们的心灵,挖掘我们本具的佛性,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所以我们当修正我们的身心。心生烦恼,听音乐如噪音,心清净,听噪音似音乐,生活处处是道场,何必深山苦修?所谓“大隐隐于市”。以一颗清净无为之心去倾听生活当中一切声响,演绎的尽如晨钟暮鼓,一样催人奋进修学,就是在倾听自己一呼一吸之中,也能体会出生命无常的梵唱。 ­

我亦凡夫,心怀清净,处处是道场,清净心吟唱的永远是梵音袅袅;心怀污浊,无处为道场,污浊心涌荡的永远是无名重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家庭       生活)(五明学佛网:家庭       生活)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 

 唐仲容居士:丰富多彩的禅生活 

 唐仲容居士: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 

 普献法师:健康生活过一天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圣轮法师:生活在动静中 一切归于自然─谈「动静自如」的人 

 圣轮法师:六好生活禅──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读好书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五章 禅喜 体验生活的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四章 禅机 通情达理的 

 唐思鹏居士: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郑振煌居士:生活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