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苦难的价值


   日期:2015/2/8 19: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Pico Iyer

苦难无法避免,但许多人依然想方设法逃避。这种回避,本身就蕴含着风险——“三轮车”特约编辑Pico Lye,在昨天刊登于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中,这样告诫人们。Lyer说,苦难之中藏着极大价值。它的危险,并不在于“苦难本身是否会伤害我们”,而是“我们身处其中却一无所获。”

所有文化传统的智者们,都告诉我们,苦难会带来清明与觉悟。佛陀认为,苦难是生命的第一要义(苦谛)。与此同时,既然苦难的相当一部分,源自我们自身的错谬——我们对自我的珍视(集谛),所以,我们也将于此中找到治愈之道(灭谛与道谛)。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中,苦难和“太在意自己”彼此间也许互为因,互为果。我曾经在日本遇见一位修习过禅宗的画家,已逾九十高龄。他告诉我,苦难是生命的一种恩赐,它推动我们去思考那些真正重要之事,并把我们从浅薄的自鸣得意中摇醒。他说,自己尚在年幼时,就相信这一点:你为苦难付出的代价,物有所值,因为你终将发现,它其实是戴着面具的祝福。

在日本,我的邻居们就生长在这样一种文化中,它深受佛教潜移默化的熏染:苦难是一种现实,即使遇到不幸,你也不必理会。这使我们遭遇的一切,都转化为任劳任怨,坚忍不拔,以及一种持久的体会:困境使我们心心相通——这一点,正是英国人从伦敦空袭中学到的,亦是所有文化在艰难时刻所感受到的,只不过流淌着“相互依存观”血液的文化会加倍敏感,那就是:一个人的苦难,就是所有人的苦难。

两年前,东京北部的海啸夺走了数千条生命。那时的日本,随时可以听到“我会尽力而为”,“我会坚持到底”和“事已至此”的话。而在同样遭受灾难袭击的加州,我听到的,是更多悲叹和恐慌。我的邻居们不是天生的哲学家,但是他们对生活的脉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它源自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独特生活方式:对秋日逝去之物的举国膜拜,绽放后旋即凋零的樱花灿烂,还有那首编入教科书的小诗——诉说一份古老的文化情怀,学会与万事万物告别,将喜悦与美丽的瞬间存于心间。有时候,死亡带给我们的损失,远不如怀抱着“死亡永远不来”的希望而不肯舍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苦难       价值)(五明学佛网:苦难       价值)  

 陈兵教授: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李志夫教授: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魏道儒教授:佛教和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魏道儒教授:佛教和平主义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方立天教授: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 

 方立天教授: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 

 李利安教授: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杨曾文教授:敦煌遗书中禅宗北宗文献的学术价值 

 杨曾文教授:中日的敦煌禅籍研究和敦博本《坛经》、《南宗定 

 楞严悲华法师:生命的价值和认识 

 姚卫群教授:汉文大藏经中两部“外道”文献及其学术价值 

 陈红兵教授:生态文化思潮昭示的是一种价值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