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让你的孩子成名的太早


   日期:2015/2/3 12: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孩子后,父母都喜欢培养孩子成就。当然也有私心的想法。甚至有的人,孩子不会读书,买都要给他买进去好的学校。这里面的问题,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上天给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多给一分,也不会少给一分。有的人读书高一些,福报就小一些。有的人一生有大起,一定有大落。像邓小平,毛泽东,都是大起大落的人。如果不大起,他就平平稳稳,什么都平稳。

有的人大富大贵,却也是大辛苦,像城市里的人,看尽人间繁华。但有的人,平平淡淡,像山里人,他不富贵,却也少辛苦,甚至命也活得长一些。从这一点看,上天给人的,确实是很公平的。每个人在风光的背后,都有他的辛酸和艰苦。所以,正有多高,反就有多低下,就是上天给人的平稳规律。

教育孩子,从小不要太去夸。一个人受的荣誉和毁谤都是平等的。他还小,现在还没有为社会做贡献,就得到这么大的荣誉。那一辈子的荣誉就给用完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受到挫折,长大后挫折就少一些。小孩子心智还不成熟,面对成功时,就会沾沾自喜,而害怕失败。这样子的心智,会让他脆弱。

而且他不会读书,你一定要买进去,花几十万买进去,甚至送到国外去。你想看,花的是父母的钱,损的是孩子自己的福报。天道还有一点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是花自己的福报。所以你用的是别人的钱,浪费的也是自己的福报。孩子福报越来越小时,他以后进入社会就很苦了。

当我们受到别人的称赞时,千万不要居功,好像都是我的功劳,我最大。居功的人,就是损福报。想要事业做得宽广,一定要谦卑时。我们都说,荣耀归于三宝,功德归于大众,就是这样子。

这时代,大家都在拼命追求成功,导致我们的心越来越脆弱。人是要追求,但心态上一定要平稳,要知天命。同时,人要找最适合的,而不是找最好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要快乐,应该教育保留一些遗憾,同时去欣赏遗憾。我们现在缺少欣赏遗憾。佛说这世界是娑婆,就是遗憾。遗憾是真相。你接受了,你就解脱了。那其实,人的境界分三等。

下等境界的人,就是去追求完美的人,什么都要好。现在社会很多人婚姻成问题,每个人都在找最适合的。结果了,越找越糟糕,找不到了,又嫌弃别人。你不知道,人都是有缺欠的。你不能接受缺欠,你就有痛苦。

中等的人,接受了自己的缺欠,反正人生就是如此。他接受了娑婆,所以他接受了这个苦难。包括婚姻上,古人讲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人生就这样子一辈子苦,苦是真相。他接受了苦,所以他反而认命,就不苦了。

上等的人,是选择自己所缺欠的东西的人。我们都觉得,我们要得到什么,可是却没有心态说,我要缺少什么。懂得自己要缺少一些的人,是第一等的智慧的人。比如说,很多人来学佛,吃素又不敢,怕朋友笑话,以后连朋友都没有。在学佛人面前,自己就是学佛,在世俗人面前,自己就很世俗,这样子修怎么能成就呢。

你必须要选择缺一样,你要学佛了,就要选择缺少娱乐,缺少世俗的应酬,甚至亲人间的应酬。甚至你要舍弃朋友对你的理解,以及舍弃你的面子。不要觉得,我学佛了,人家都笑话我,我好没有面子。所以,你必须要明白,自己应该缺哪一些。

再比如,你要求事业,求健康,如果钱很多,必须先舍弃钱,把钱拿来做善事。为什么,你如果很有钱,你得到了钱,但不布施,你就失去了福报。像范蠡,是财神爷,为什么能三聚三散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范蠡经商后很多钱,有次他的大儿子犯了法,被抓进去。他想用钱去买通国王身边的国师。他用了十万黄金,叫他三儿子去给国师。二儿子说,我比他大,我去比较好。范蠡没有办法,就同意了。二儿子带了很多金去见国师,国师收到了钱,就说,你放着就好。二儿子就走了。第二天,国师就跟国王说,昨天星象不好,你今天还是去大赦天下吧。国王就同意了,第三天就大赦天下。二儿子一看,就想,原来国师早就知道明天要大赦天下了,所以又收了我的钱财。二儿子是个很节省的人,舍不得钱,又回到了国师那里。国师就知道了,就跟他说,那你把钱财拿回去吧。二儿子就回来了。

二儿子一走呢,国师就跟国王说,你前天才抓了范蠡的儿子,今天就下令要大赦天下,人家就以为你国王受了范蠡的贿赂。所以建议还是先审完后范蠡的儿子后,再去大赦天下。就把大儿子给处死了。

范蠡知道了,就说,我知道三儿子平常花钱如水,不会疼惜钱财,你老二爱财如命,舍不得这个钱。所以才有这个结局。后来范蠡一发财,就把财给散掉了,还改名换姓。

范蠡为什么要散财给穷人,钱财太多了,太过了,天道是最忌讳过的。你太过了,就要从其他地方给你损掉。要维持他的平衡。

很多人一学佛,就追求圆满,这本来是大错误。念念经,拜拜佛,就想着什么都要好,也是错误的。如果这个心态没有改过来,就会永远痛苦。就像有人问,我学佛这么久,善事这么多,怎么还不顺利?你要明白,天下的损和补。

很多人不自在,很痛苦,都在于他不明白天道的平衡,天道要维系他的损和补。范蠡他把钱财布施掉了,损了钱财,却得到了名声。范蠡很懂得自己要缺少的东西,就是身外之物。

古人说,要积累阴功,就是不让别人知道的阴德。做了善事,大家都知道,在宣传。你得到了名声,那福报也就少了。天道要转化啊。你没有名声,甚至你做善事,别人还诽谤你,这时损了名声,福报就补足了。这也是天道的平衡。

不要让小孩骄傲的太早,成名的太早,以后的路就会走的很远。哪怕修行也一样,不要成名的太早。这都是比较忌讳的。早些年最好先藏起来,厚积薄发。要沉得住。

一个人能沉得住,是很高的本领。首先他肾气要足。成名太容易了,连诽谤,痛苦,挫折都没有受过,就得到了好处。以后挫折来了,就没有抵抗力了。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成名)(五明学佛网:孩子       成名)  

 感恩菩萨满愿,孩子金榜提名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蔡礼旭老师:教会孩子勤俭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