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为什么祸福的源头不在外境而在自心?


   日期:2015/1/19 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人看到《太上感应篇》中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句话之后,会非常不解地产生疑问:“为什么祸福的源头不在外境之上,而唯一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招引来的?我明明看到祸福都是从外面来到自己身边、加在自己身上的——比如,我受了凉就会感冒,这个感冒的痛苦不是从外面的风寒来的吗?别人诽谤我、打骂我,让我感到痛苦,这个痛苦不是从别人的诽谤与打骂来的吗?地震、车祸让亲人离开了我,这种爱别离的苦不是地震与车祸加在我身上的吗?又如,某人鼓励我、关心我,让我温暖与幸福,这个内心的幸福不是从别人的鼓励与关心而来的吗?老板给我加薪,让我感到快乐,这个快乐不是来源于老板的加薪吗?总之,说祸福的源头不是外境而是自心,与我的观察似乎大大地不吻合!”   

毋庸置疑,对于凡夫来说,几乎每一种灾祸的降临,都必须通过外境才能降临在一个人身上,例如,人们常说“天灾人祸”这个词,实际上,“天灾”是通过无情物降临在一个人身上的,“人祸”是通过另外一些人的行为降临在一个人身上的。同样,几乎每一种幸福的来到,也是需要通过外境才能降临在一个人身上的,例如,“升官”需要通过领导的提拔才能实现,“发财”需要通过外境上金钱与财富的积累才能成真,眷属圆满需要通过圆满的眷属来到自己身边才能达成。

对于这个事实,太上并未加以否定。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外境来到自己身边、降临在自己身上的这些灾祸或幸福,是谁发动的呢?换句话说,这些祸福背后的主宰者是谁呢?“祸福无门”这四个字告诉我们,这些通过外境降临在自己身上的祸福主宰者、发动者不在外境的任何地方;“惟人自召”中的“惟”是“唯一、只能”的意思,“自”是“自己的起心动念”的意思,这四个字告诉我们:降临在自己身上的祸福唯一只能是自己的起心动念招引来的,也即是说,祸福的主宰者、决定者唯一只能是自己的起心动念。 

例如,自己受了风寒而感冒这件事是上帝决定的吗?某人诽谤或打骂自己是某个主宰一切的神灵决定的吗?亲人离去也是由某种终极的神秘主宰者决定的吗?升官与发财也是由外境上的某个主宰者决定的吗?或者说,祸福的降临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可寻,而只是偶然随机地、没有任何理由地降临在一个人身上?答案都是否定的,所有降临在我们身上的祸福唯一只能由自己的起心动念而招感。 

也就是,即便像受凉感冒这样的小小痛苦,都是由自己过去的起心动念所吸引来的,而不是随机偶然的,更不是由外在的主宰者加在自己身上的。同样,别人哪怕只是诽谤自己一句话,即便这样的小小痛苦都是由自己过去的念头招引来的,至于诸如自己身患绝症、亲人离去、铃铛入狱等这些大的灾难,也必然是由自己过去的起心动念决定的。 

同样,即便是听闻他人无意中所说的一句鼓励的话语,连这样小小的福报也是自己过去的起心动念所招感的,而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由外在的主宰者加在自己身上的。享受美食、穿舒服美观的衣服、入住宽广明亮的房子等,都是由自己过去的念头所决定的。

有人说:“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倒霉的事情难道是我想来的吗?我怎么会想让倒霉的事情降临在自己身上呢?” 

确实,没有人希望自己倒霉!但是这些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倒霉事,确实也都是自己过去的起心动念所导致的。我们之所以对这个事实不知不觉,主要原因是:我们根本没有观察自己内在起心动念的习惯,因而对自己内心起了什么样的念头根本不知不觉;即便偶尔观察自己的内心,了知了自己的起心动念,也很快就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观察到“念头渐渐变成将来降临在自己身上的祸福”的细微过程。事实上,“念头变成现实”的过程极其细微,只有具备禅定与极高觉照力,并证悟了心灵奥秘的人才能观察到这个事实。像阿罗汉虽能观察到很多万年之前的念头在今天是如何变成现实的过程,但当时间太为久远时,也观察不到了,此时只有佛陀的智慧能够洞察。 

有人说:“你是不是在说神话故事呢?外境在外面,我的起心动念在里面,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念头怎能转变成外境呢?” 

凡夫之所以不信“念头会变成现实”的因果律,问题就出在这里。在他们眼中,外境与自心是互相分离而存在的,根本没有丝毫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事实真相是,外境没有丝毫的实在性,只是自心创造的一种现象。 

有人怀疑说:“心怎能创造外境呢?”实际上,心是有能力创造外境的。例如做梦时,梦境中的一切都是梦心创造的;又如看电视入迷时,在人的感觉中,电视中出现的场景与情节等,与现实世界中发生的场景与情节根本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看完之后才知道,刚才只是在看电视,现实中根本没有那样的场景与事件发生,那些场景与事件都是自心创造的。从做梦与看电视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心是可以创造外境的。 

凡夫的悲哀就在于心中掺杂了一种不好的成份——执著,在心自己创造境相的同时,它其中的“执著”这个成份就将心所创造的境相执著为“外”或者“他现”,心这样执著之后,就产生一种错误的感觉——境与心是相互分离的东西。由于凡夫心中的这种执著成份一直存在,所以外境就似乎一直与心分离而存在,其实这并非事实的真相。 

例如,当我们将某个好人执著为坏人时,这个好人就似乎成了坏人,只要内心的这个执著没有去除,那个人在自己的心中就会一直是坏人。实际上,坏人只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执著而产生的错觉。同样,“境相独立于心而在外面存在”的事实,只是由于内心的执著而形成的错觉。由于这种执著一直在凡夫的内心存在着,所以在具有这种执著的凡夫眼中,“能生的心”与“所生的境”似乎就一直相互独立而存在着。当我们通过修炼,将内心的这种“二取执著”去除之后,心与境相互独立而存在的错觉就会消失,此时“境相是唯心所现”的真相就会呈现出来。 

当一个人洞悉了外境只是内心创造的一个梦境时,就会对“念头决定梦境”的因果律深信不疑。凡夫也知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道理,意思是说,白天所想的内容会成为晚上相应的梦境。其实,我们心中的所思所想,在未来会呈现为现实,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原理根本没有丝毫差别。 

当一个人在梦境中感知一个恶人放出一条恶狗,然后恶狗跑到自己面前,将自己咬得遍体鳞伤时,如果这个人不从梦境中醒来,他会将自己梦中所受的痛苦全部归咎于梦中那个恶人和那条恶狗。但实际上,梦中恶人放出恶狗咬自己的这个灾祸,在梦境之中并没有任何主宰者,唯一主宰者就是自己的梦心——也即梦心有呈现这个梦境的习气,这个习气就是由过去的起心动念所引发的。

同样,当一个人在梦中享受美食,如果这个人不从梦中醒来,他会将他享受的安乐归结于梦中的美食。但实际上,梦中出现的美食看起来是来源于梦中的厨房,或者梦中某人的馈赠,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梦心的呈现。梦心为什么这样呈现呢?是过去的起心动念所引发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当知道,祸福的源头根本不在外境之上,而是内心的念头,因为一切祸福之境相皆是唯心所现故。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祸福       自心)(五明学佛网:祸福       自心)  

 普献法师:一切法皆是自心 

 法界法师:能行则行 法自心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九、如实知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七、直指自 

 如瑞法师:降伏自心的秘决 

 如孝法师:动静结合 调服自心 

 仁焕法师:灵感来自心 

 大安法师:修行在于究明自心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二十五节 自心佛性 

 药师山·紫虚居士:由自心起观照破痴业 

 药师山·紫虚居士:观察自心与内观 

 药师山·紫虚居士:诸法缘生之用于转化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