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年轻佛子的学佛心态


   日期:2015/1/19 5: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的人,也有他的旋律,不同时间段应该有不同的生命感受。比如年轻人,不应该谈着看破放下,或者谈着苦空,无常无我。年轻人学佛后,更应该有活力。年轻人肾气充足,志气高远,是应该出来做事业时,而不是放下时。

在古代的印度,人生分为三个阶段。20岁之前,是学习的阶段,像悉达多太子,二十岁之前他就学习各种世间的技术。20岁到40岁,是成就事业的阶段,就是成家立业的阶段。40以后,是修行的阶段,这时是真正思考人生,为什么活的问题。所以悉达多太子,他结婚生了孩子后,要出家,净饭王虽然是国王,但也没有办法。

从这一点,年轻人应该有一种频率,是让自己的生命绽放,而不是躲起来,或者很消极的生活。如果你学佛后,很消极,很无所谓,那就错了。现在是年轻阶段,无论出家在家,都是应该建功立业时,到了有了成就了,再去谈放下。

很多人觉得禅很高深,禅就是能发挥我们生命力,让生命绽放的,这才是禅。就像六祖说的,我要成佛。什么是佛?不是跑到极乐世界,然后成佛。成佛就是生命力绽放到最佳状态,就是成佛。今天就讲两点,年轻佛子应该有的状态。

第一,要做个快乐的修行人。生而为人,本来是很快乐的事情。很多人说,我就是业障重,才来做人,不然早就去极乐世界了。这句话传了很久,假话都成了真理了。要知道,做人是很快乐的。

老祖宗说,天地人,合称为三才。天是何等大,地是何等的广袤,万物生长都靠天地,人是怎么渺小,怎么能和天地并称。就是因为人有价值,他能实现和天地同等的价值,就是无私的奉献。

很多人来学佛,都是因为总总不如意来学佛,求的圆满。当然,入佛因缘,各有差别。但入了佛门,应该要有做个大丈夫,做个顶天立地的人。那就是奉献的人,和天地何其德。

很多人内心常怀着悲伤,这就是错误的。可能他身体内阴性的能量结比较多。常常悲伤的人,在生理上,就是心轮没有打开。心轮打开,很正常的人,他表现就是手脚很暖和,很热心肠。一个人很乐于助人,我们叫热心肠,这也是有生理基础的。

快乐来自哪里?《黄帝内经》说的,膻中穴,喜乐出焉。也是心轮很健康的人,他每天都会法喜,乐呵呵的,对世俗的是非,就会看得很淡。每一种情绪都要有生理基础。

第二点,要做个富贵的修行人。富就是有福报,贵就是有包容心。培养福报是很重要。没有福报,要修行很困难。福报又包括世间的福报,还有出世间的福报。我建议多培养出世间的福报。

出世间的福报,就是能遇到善知识,能遇到佛法,能遇到正确的法门,和道场。很多人学佛,想要拜师,找到一个和自己有缘的明师,那是需要多少累劫的因缘。

唐朝时,智者大师念《法华经》时,念到《药王菩萨本事品》,就入了法华三昧,亲眼看到佛在灵山说法。他找他的师父慧思大师印证,慧思大师跟他说,是的,说明你已经入道了。只有我才能给你印证,也只有你才能资格接受我的印证。因为过去世,我们曾经在佛前听《法华经》,是师兄弟的缘分,这辈子再次相见。

要遇到师父,跟随他修学,不容易,需要福报。像智者大师这样子不世出的大德,也才有福报遇到慧思大师。我们推出供僧,和僧宝结缘,就是要种下这个因,培养这份福报。

再讲包容的心,就是不排斥的心。这个世界就是阴阳相生,有好也有坏的,有善就有恶,修行人要包容恶的,负面的,时刻反省自己,这就是富贵的心。富贵的人,内心对立是很少的。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年轻佛子       学佛心态)(五明学佛网:年轻佛子       学佛心态)  

 三种应该改正的学佛心态 

 盘点三种错误的学佛心态 

 三种不正确学佛心态 

 三种不正确的学佛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