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幸福人生 -->为人处事

 不尊重孩子,再好的教育也会失效


   日期:2014/11/17 13: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尊重儿童权利的现象可以说俯首皆是,这是因为,在家庭的环境中,父母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角色”,特别是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经常给自己挂上“家长”的头衔。虽然,家长和父母所指向的是同一人,然后,在性质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父母把自己定位成“家长”,在家庭环境里常常以家长自居,那么,这种角色的定位,就会在不经意间成为亲子矛盾的导火索。有的家长把不尊重儿童权利当作了理所应当,错误的把不尊重当作是对孩子的教育。
语言上的不尊重
你真笨,笨死你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干什么吃的;考这么点分,还有脸回来;你就不会和人家某某比一比啊,你看看人家多懂事,你再看看你那熊样;少废话,快点给我写作业,要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还想出去玩,做梦吧,背不下来英语单词,你就死了这条心吧,等等。
很多父母意识不到在对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无形之中就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可是,家长自身却不这么认为,反而把这种挖苦、指责、比较、命令、讽刺当作了是在教育孩子,通过说这些话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从而起到教育的效果。
这种方式真的就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吗?有多少孩子就是在父母的恶语相向中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又有多少孩子听了这些话之后离家出走的。
行为上的不尊重
打孩子,就好比家长施予孩子爱一样,被认为是正常的事,特别是在错误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父母把打孩子当作了天经地义,当作是家长的权利。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些看似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今天来看实则是可悲至极,这种错误的方式,不仅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给孩子身体上带来伤痛,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在心灵上留下阴影、留下创伤,身体上的伤疤,经过一段时间会融合,但是,心理上的伤痛时间越久伤害也会越大,孩子会慢慢的把这份伤痛转化成一种恨,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打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多,比如宣扬了暴力,让孩子学习到的是以暴制暴。比如让孩子觉得无力,没有价值感,低自尊,自卑,自闭,很可能让孩子不愿再亲近你,变成当你面一套,背着你又一套。等等这些,打孩子痛快,但负面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
家长情绪失控,就打孩子,以为是教育,其实是自己发泄。好的教育方法很多,难道只有打吗?只是你不知道还有更好的办法而已,这个时候,该成长学习的是父母,要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学习先进理念。
物质上的不尊重
如果说物质上对孩子会有不尊重,可能会引起很多家长的不满,因为,当下的生活水平好像已经不允许在这方面出现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也恰恰是因为物质的太过丰厚,才致使有的家长在物质上对孩子产生了不尊重。
孩子饿了就吃饭,这是一个人的生理本能。可是,现在有多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吃饭而焦头烂额,有多少孩子为了吃饭而遭受父母的不尊重。
生怕孩子吃不饱,就非要让孩子再吃点,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想吃什么就一定要让孩子吃个够,从来不按照饮食规律,不管营养均不均衡,所以,很多孩子养成了偏食,爱吃肉、挑食的不良习惯。
精神上的不尊重,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这种不尊重集中体现在家长的"包办代替"上,其实,家长的这种代替,实则是一种限制,对孩子行为的束缚,对孩子思想的禁锢。
不准做这,不能干那,一切都要服从于家长的安排,从上辅导班到选择兴趣班,从上学到报志愿,从找工作到选对象,都要有家长操控,如果不听从安排,就会被定性为"大逆不道"。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遵守生命的成长规律,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拔苗助长,让孩子从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有人把今天的儿童称为"缩略童年"的一代,没有童年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也一定是一片空白。
还有一种不尊重,那就是软暴力,有人说软暴力就是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攻击,其实,软暴力的杀伤力在于对孩子的"置之不理"。现在有很多的家庭把孩子当作了"多余",于是,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回到家中和孩子没有交流、也不进行沟通,把孩子看作是"空气"。这种不尊重,会把孩子从家庭中推向社会边缘,会把孩子置于绝路之上。
以上几种不尊重,只是列举了发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还有一些深层的言行,隐性的不尊重,每天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这都应该引起父母以及社会的极大关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尊重孩子)(五明学佛网:教育       尊重孩子)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