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念念父母恩


   日期:2014/10/2 13: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不懂得“孝”和“顺”的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子。上报“父母恩”是每个佛教徒都应念念不忘的!佛教的基础是“慈悲为怀”,慈悲就是要视所有一切众生如自己的父母,慈悲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佛陀本生传》里记载:佛陀在很多生世都以大孝顺报答父母之恩。佛子学的是“佛”,怎可以不孝顺?一定要感恩父母,包括报答生养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自然母亲。

首先,要感恩父母亲。要念亲恩,要感恩,还要报恩!没有父母,我们就无法获得暇满人身,也就没有成佛的因缘。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对父母可谓是绝对的孝顺。悉达多王子一出生,母亲摩耶夫人就过世了,而王子在得道成佛之后,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的恩德,亲赴忉利天为母说法。那时,佛陀的母亲因为生下佛陀及她自己累世的功德,成为了忉利天主,佛陀特别为她宣讲了七七四十九天佛法,其中就有令人感动不已,涕泪悲泣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很多学佛的人对《地藏经》都很熟悉,尤其为了父母亲人会时常动情念诵,经文的内容处处流露着感人的大孝报恩思想。

悉达多王子一开始想要出家时,父亲净饭王不答应,要他先娶妻生子之后,才考虑让他出家。他选择了顺从父亲,在圆满父亲心愿之后,才在某天深夜离开皇宫,开始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谛。后来,净饭王过世了,已经成就的佛陀赶回家,作为父亲的爱子,他亲自将父亲的遗体放入棺木中,然后和他的儿子罗侯罗、胞弟难陀、堂弟阿难四个人,一起把父亲的棺木扛在肩上,抬到佛陀经常讲经说法的灵鹫山安葬。

之后,佛陀宣说了《父母恩重难报经》,经中有云:“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弟子们听闻了佛陀所说的父母之大恩大德,都痛心疾首,痛哭流涕,心如刀割,追悔莫及。

今生能够为父母忏悔罪业;为父母供养三宝,布施修福;为父母念经持咒、受持斋戒;为父母广修一切善法,断除一切恶;能够给与父母皈依三宝,闻思修佛法的因缘,是为大“孝”。对父母绝不忤逆,能慈眉善目、柔声细语对父母,顺从父母之意,不自傲自大、擅自妄为,不嗔怒、怨恨、呵责父母,尽可能悉心照顾、侍奉父母,不冷落双亲、问寒问暖,免除父母的担忧与思念,是为大“顺”。

其次,我们要感恩“大自然”这个母亲。大自然无私给予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万事万物——阳光、空气、水、食物等等,我们应该要念恩、感恩、报恩。佛教徒为什么特别喜欢做环保和放生,不希望伤害其他生命?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山川草木之内都有生命存活着,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的,所以人类不能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其他生命的感受,不能肆意妄为,否则恶果很快就会降临。

虔诚的佛教徒所居住生活的地方,水是干净清澈的,森林也保护得很好,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就是因为没有人去滥砍滥伐,肆意杀害动物,即使是生活上有需要而去砍树,也会主动再种下新的树苗。因为佛子知道,向赖以生存的自然之母索取后,一定要记得付出与回报。佛陀建立的鹿野苑,应该算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佛子,应该要爱护大自然母亲以及存活在里面的其他生命。

念念父母恩,要感恩!要报恩!一切众生在无始以来都曾如今生父母一样慈爱着我们,我们要将自己的身口意无私奉献给众生,将我们过去、现在、未来所做的一切功德,犹如十方诸佛菩萨和所有传承上师所做的功德回向一般,我们也将功德全部回向给遍布法界虚空的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这是生生世世为人儿女的报恩之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父母恩)(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父母恩)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勤办道业报亲恩、父母恩难言尽、念佛 

 永海法师:思报父母恩 

 宽运法师:父母恩重说孝道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父母恩难报勿邪YIN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