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拯救传统文化从这里入手


   日期:2014/9/19 9: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恭敬心、孝顺心,这是性德,自性里头第一德,这是真心。用这个心跟佛菩萨感应道交,不能用阿赖耶。阿赖耶是胡思乱想、妄想杂念,这个不行!这个感应的是妖魔鬼怪,左丘明说的“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什么?“五常”。“五常”就是五戒,内容跟五戒相同,“仁”是爱人,真诚心爱人是佛菩萨,不爱人、害人,那就不正常。

现在这个社会,真的,五个字都没有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仁、义、礼、智、信”全没有了,左丘明说社会到这种形态就“妖生”。人都变成妖魔鬼怪。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救起来,从哪里做起?从这五个字做起,从这里下手。这五个字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我们被外面境界诱惑了,把自己本有的“五德”丧失掉了。这“五德”是做人、是做菩萨的根基、基础,我们要想成圣成贤,成菩萨成佛,要想到极乐世界去,没有这五个怎么行?

“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YIN;“智”,不饮酒;“信”,不妄语,跟佛的五戒完全相应。这“五戒”是根本戒,无论在家、出家统统都要学、要坚持,虽然很简单,里面的境界其广无量无边,这个五戒圆满就成佛了。“五戒”里头包含着“十善”,“十善”圆满,就成佛了。

“五戒”、“十善”不能不搞清楚,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究竟的。持戒,念念不忘“五戒”、“十善”,成佛作祖的根基就扎稳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十善”展开,大乘菩萨八万四千法门,浓缩就是十善业道,小乘展开是三千威仪,归纳也是十条。

我们看佛像,有些画的佛像,佛的圆光上面有三个字,有梵文写的,也有藏文写的,也有中文写的,它发音是一样的,“唵(ong)、阿(a)、吽(hong)”,“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三业清净,圆满就成佛。佛教人用意多深,我们要能体会,从哪里入门?从这入门。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7集 2014年9月12日 讲于 澳大利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拯救       文化)(五明学佛网:拯救       文化)  

 吴言生教授:佛教文化导论·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提纲) 

 普献法师:实「我」文化 

 陈兵教授: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访宗教文化学者陈兵 

 吴立民居士: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 

 吴立民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的“三世”与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工作 

 吴立民居士:佛教文化的现在与未来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王雷泉教授:佛教大学与佛教文化人 

 李志夫教授:佛教对中日文化影响之比较 

 周贵华博士:佛教缘起思想的文化精神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周贵华博士:“批判佛教”的佛教批判与社会文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