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你不知道生死是梦境,就生恐惧心,就生烦恼了


   日期:2014/9/13 15: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其实法界没有真妄,真妄是从我们自己心里面变现出来的。我们用真心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真的,就是真的法界,一真法界,平等法界,里面没有净秽,所有一切相对高下的统统不存在,这个叫平等真法界。我们这个一念心才动,真法界马上就变成种种不平等的法界。佛给我们讲真实话,境随心转,而不是我们的心随境界转。我们用真心就见到真法界,用妄心就见到四圣六凡。但是真法界是永远不变的,四圣六凡是会变的,随著我们心在变。

  那么这要讲到我们修行功夫了,禅家讲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在哪里?性是什么样子?明就是不迷了,明与无明相对建立的。我们现在的心是无明,无明才生烦恼,才生出种种障碍,才变现六道轮回,这都是无明里头变现出来的。如果无明去掉,明了,明心,心里面这个无明去掉了,你这个心恢复到明,换句话说,觉而不迷了,这叫明心,一明心就见性了。性是纯真无妄。性是什么?没有一样不是性。六根六尘六识总是法性,正如同古人所讲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一下识货了,你才晓得所有的器原来统统是金。古人把这个器比喻作相,现象,宇宙人生森罗万象,把金就比喻作性,性跟相是一不是二,尽虚空遍法界森罗万象的本体就是性,性的相状就叫做相。所以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是一不是二。

  我们今天迷了,把性跟相分开家,著了相,著相不见性,毛病在此地。譬如我问你,你家里有没有黄金?没有!实在是没有。你有没有镯子、戒指?这个很多很多!很多,这个不是黄金是什么?著了相,镯子、戒指、首饰很多,黄金没有。我们现在凡夫就迷惑到这个程度,把现象分了家,这迷惑颠倒了。所以见了性的人,他的生活非常活泼,非常自在,所以叫解脱,叫自在!他认识了真正的自己。而且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这是非常奇妙的境界,我们没法子理解的。所以佛经当中常用比喻,希望你从比喻里面去体会、去悟入。

  佛经当中常用作梦来做比喻,梦境比喻的确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的时间很短,所以你一醒过来之后晓得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假如这个梦很长,你不会觉得那个梦是假的,你一定认为它是真的。因为它时间很短,你醒过来想想梦里面的事情,假的,不是真的。可是你有没有再想一想,这梦从哪儿来的,你要追根究底去研究一下,这个梦是你自己心里头变现出来的,能变现的那个心就好比是性,所变的梦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依正庄严森罗万象。梦中的山河大地、虚空、许许多多的人物,从哪里来的?都是你自心变现出来的。

  既然是你自心变现出来的,我要问问,你那个梦境当中哪一个不是你自己?你梦中有你自己,没错是自己,除自己之外,所有的人物是不是自己?还是自己,自己变的!梦里面山河大地是自己变的,梦里面虚空也是自己变的,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所以一个真正明心见性的人,给诸位说,他的人生观、宇宙观跟我们不一样,为什么?他会真正体认到尽虚空遍法界是他自性变现出来的一切法。

  六祖开悟的时候,他向五祖说他自己悟入的那个境界,他只讲了五句话,五祖就给他印证了。就是讲自性的功能,自性就是真心,真心的功能,「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与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相应,本来清净,不是修来的。本来就清净,现在清不清净?还是清净,决定不染。你要说染污,染污是方便说,假的不是真的。好比我们说云彩太厚把太阳遮住,今天没有阳光,云彩真的把太阳遮住?没有,云彩距离太阳远之远矣,太阳太大,云彩怎能遮得了它?这是方便说。迷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自性确实不迷,本来清净。

  他又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智慧、一切德能、一切才艺,不是从外面来的,是自性本来具足的,这叫性德,不是修德。「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个意思尤其不可思议,我们讲有来有去,其实不来不去,没有来去,正如同《楞严经》里面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来去,这是讲真话;来去是你看错了,是你迷惑了,没有来去。末后一句说的尤其是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像我们作梦一样,我们变梦中那么多境界,它能生、它能变出来。

  因此,一个觉悟的人对待一切众生,他用平等心,他用的是大慈悲心,为什么?因为自他不二,利他就是自利,他与自不是两个人是一个人,是自性里头变现之物。所以佛的慈悲,叫做同体大悲。尤其《华严》讲得明白,「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有情众生是同一体,无情众生还是同一体,我们从梦境当中能体会到这个事实。我们第六意识在睡觉的时候变现出梦境,我们的真心迷了之后,就变现出宇宙、星球、无量无边的世界、一切的众生,原本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自己变现,自己可以受用。觉悟了,那有清净的受用;如果迷惑,那有很苦的受用。譬如地狱、饿鬼、畜生也是自己变现的,变现到那里面去受苦,这是迷得极重的受用。佛菩萨,尤其我们看到《华严经》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那是觉悟的受用。这是两种不同的受用,说不同的受用,还是我们凡夫境界里面所看到的。

  真正觉悟的人,天堂跟地狱的受用一样自在,为什么?因为他自己晓得,自己知道,所以他的受用是平等的,在一切境界里面决定没有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是迷的人才有,悟的人没有。所以悟的人这个受叫正受,佛经里面称之为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正受就是在一切境界里头没有苦乐忧喜舍,这个受才叫做正受。所以他这个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这是讲平等法界,是平等法门。

  平等法跟谁说呢?要跟法身大士说,这是统统都见了性,跟他们讲他才能理解,因为是他们的境界。没有明心见性的,我们也只是听说有这么一说而已,毕竟不是我们自己境界,我们没法子达到。这就说出为什么经典里面要讲苦乐,要讲这两个世界不相同,叫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可见得这些话全是对我们凡夫说的,我们要晓得这是佛的方便说。但是这种方便说,对我们有真实的利益、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在平等法界里面当然欣厌也没有了,染净也没有了,那还有什么折摄呢?当然用不著谈了。这是先说真的,然后再把这个境界拉回来,说到我们现前的境界。

  现前我们是生死凡夫,这是我们自己要承认的。生死虽然是虚妄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好像作梦一样,我们觉得这是真的,没有看出是假的!在梦中,你自己也不晓得你在作梦,梦里面有苦有乐,你一样要受。如果在作梦的时候,一下晓得,我现在在作梦,梦是假的,那你在梦中可以大做其梦,你很开心,梦中游戏!梦里面有只老虎来吃你,没有关系,我就喂它一下,就发个慈悲心!你也就不在乎了。为什么?你晓得都不是真的,老虎也不是真的,是梦变的,自己也是梦境变的,所以你就肯了,你就不在乎了。你不知道那是梦境,你就生恐惧心,就生烦恼了。所以,觉悟的人跟不觉悟的人不一样。我们现在不觉,不觉就是有生有死,而且生死的确是最大、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叫生死大事!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5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轮回       放下)(五明学佛网:轮回       放下)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其它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南亭法师)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轮回观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徐文明教授:轮回的文化渊源与精神意蕴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陈兵教授:“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 

 开愿法师:杂修一气谓世间法,轮回心仍造轮回业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