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祖师:佛弟子发心出家必须具足四个条件


   日期:2014/5/30 1: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印光祖师认为,具足下列四个条件才能出家。
一、真发自利利他大菩提心。
二、有过人天资。
三、父母、家人同意。
四、家人生活无忧有人照顾。
印光祖师说:具足上述条件而出家,则功德巍巍,正所谓: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若不具足上述条件而出家,则“纵有修持,功难抵过。”“越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莫得其益。”。
印光祖师详细开示见下:
印光祖师关于汉人出家的开示:(印光祖师是佛门公认的大势至菩萨在来)
印光祖师开示:人各有所应尽之分,当知素位而行,乃君子之本分。若超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决定不能得真利益。何也?以彼不能尽分于易处,何能尽分于难处?(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第一要真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姿,方可剃落。否则不可。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恐其或有破绽,则污败佛门不浅矣。男若真修,出家更易。以其参访知识,依止丛林也。女若真修,出家反难。以其动辄招世讥嫌,诸凡难随己意也。如上拣择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护持佛法,整理法门之第一要义。祈与令师及一切相识之僧,剀切言之,则其功德无量无边矣。至祷至祷。(《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二》)
复汪梦松居士书》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
今之佛法.一败涂地者.以清世祖不观时机.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试僧.永免度牒.令其随意出家.为之作俑也。夫随意出家.于上士则有大益.于下士则大有损。倘世皆上士.则此法固于法道有益。而上士如麟角.下士如牛毛。益暂得于当时(清初至乾隆年间、善知识如林、故有益、)祸广覃于后世。致今污滥已极.纵有知识欲一整顿.无从措手。可不哀哉。
得居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要出家?使不出家,无由闻法修行,尚有可原。今藩篱大撤,在家人研究修习者其多如林,得利益生西方者,亦常有其事,何得要离亲出家乎?此事光绝不赞成。按实说,当今修行,还是在家人好,何以故,以一切无碍故。出家人之障碍,比在家人多,是以非真实发道心者,皆成下流坯,无益于法,有玷于佛也。(《增广文钞卷一·复唐大圆居士书》)
出家专修之说,光绝不以为然。以阁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净业,是为两得其益。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谤法之心。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为之乎?佛法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但能念念知不修净业生西方,则长劫轮回莫之能出。以兹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大声疾呼,俾近而家人,远而世人,同修此道。其利益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悬隔也!《文钞三编卷三·复骆季和居士书一》)
修行净土法门,固不在出家与否。汝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若置之不问,自求安乐,则于佛法世法,均获大罪。以不能尽谊尽分,纵有修持,功难抵过,况不能修持者乎?《观经》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之修法,诸佛所赞。今之在家修行者,比四十年前,当多数十倍,何曾闻在家不好修行也?汝但依我《文钞》、《嘉言录》所说而修,决定可以与汝父母妻子,同得生为圣贤之徒,没入莲池海会,方知吾言,决不诳汝。(《文钞续编卷上·复陈慧和居士书二》,民国十八年)
况汝慈亲,既不应许,岂可不遵慈命,仍怀此心乎?如汝亲绝不许汝修行,犹有可原。汝亲甚欢喜汝修行,何得必欲离亲修行乎?佛法中有六度万行种种之功业,皆为利益众生。汝不出家,则于亲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顺亲心,居尘学道。俾亲日见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为莫大功德。况不止亲一人乎?又亲既不许,则义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许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许摄受剃度,及受戒等。否则师、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为师,谓为善知识。然光实非善知识,而于背佛法事,断不敢为。但祈依光所说,顺亲之心,在家修行可也。(《增广文钞卷二·复周群铮居士书四》)
汝尚不能于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时,思立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之程度,何能出家即证果,而普度怨亲耶?只缘汝当做一出家,则百事不挂怀,不知出家之事,比在家更多。汝欲清闲自在,逍遥快乐,则决不能做好僧。以弃舍父母妻子,则成大罪矣。光是出家僧,深知其利弊,故为汝详言之。若遇爱收徒弟之坏和尚,则便骗汝为他作徒弟,你就拉倒了也。且安本分修净土法门,令汝父母妻子同作莲邦眷属,则其利大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人之际遇,万有不齐。约汝分论,实为在家益大,而出家益小。汝祖业颇可度用,上有慈亲可事,中有兄弟可靠。室有贤妻,膝无子女。而且汝之大兄,颇信佛法。三弟四弟,亦皆与道不相悖戾。汝在家笃修净业,亦可为慈亲生信念佛,以期了脱之导。亦可为兄弟在外,料理家门之事。亦可以率其妻室、弟妇等,同修净业,同出轮回之计。外而乡党亲戚,随缘开导。即家舍为道场,举慈亲,及兄弟妻室子侄,乡党亲朋,皆为法眷。随力随分,身率言化。俾永嘉一班迷途之人,并彼邪见种性之人,同纳于佛法至极圆顿净土法门大冶洪炉之中,共成法器,同修净业。将来同登莲邦,共证菩提。岂不如汝出家为僧,舍亲远去。室人有无依之恨,慈亲有怨子之怀。而且一班不明至理之人,反谓佛法为背畔世道,妄生谤毁。俾此等人造口业,堕恶道。未见其益,而先受此等大损之为愈乎?
况汝慈亲,既不应许,岂可不遵慈命,仍怀此心乎?如汝亲绝不许汝修行,犹有可原。汝亲甚欢喜汝修行,何得必欲离亲修行乎?佛法中有六度万行种种之功业,皆为利益众生。汝不出家,则于亲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顺亲心,居尘学道。俾亲日见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为莫大功德。况不止亲一人乎?又亲既不许,则义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许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许摄受剃度,及受戒等。否则师、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为师,谓为善知识。然光实非善知识,而于背佛法事,断不敢为。但祈依光所说,顺亲之心,在家修行可也。(《增广文钞卷二·复周群铮居士书四》)
有父母可以尽孝,有兄弟可以尽弟,有儿女可以教训,有诗书可以取法,正合夫子居家为政之道。此时不学,真是时过难学矣。纵令文章盖世,官居一品,终是一穷微极妙之艺人,非适时力学之儒士也。因闻佛语,遂持长斋,可知宿因深厚。废弃前功,意欲出家,可知道眼昏朦。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弟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竭力学道。孝弟修而闾里感化,斋戒立而杀盗潜消。研究净土经论,则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书》,则知淑世之良谟。以净土法门谕亲,以净土法门教子,及诸亲识。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后。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子矣。(《增广文钞卷二·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汝不可萌出家之念。年时已过,参学不能,苦行不能,谁供养你老徒弟?在家一心念佛,于己于眷属,均有大利益。出家,则眷属永无出苦之日矣。光誓不收徒,勿作此想。(《文钞三编卷二·复慧泰居士书》)
出家专修之说,光绝不以为然。以阁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净业,是为两得其益。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谤法之心。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为之乎?佛法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但能念念知不修净业生西方,则长劫轮回莫之能出。以兹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大声疾呼,俾近而家人,远而世人,同修此道。其利益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悬隔也!《文钞三编卷三·复骆季和居士书一》)
修行净土法门,固不在出家与否。汝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若置之不问,自求安乐,则于佛法世法,均获大罪。以不能尽谊尽分,纵有修持,功难抵过,况不能修持者乎?《观经》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之修法,诸佛所赞。今之在家修行者,比四十年前,当多数十倍,何曾闻在家不好修行也?汝但依我《文钞》、《嘉言录》所说而修,决定可以与汝父母妻子,同得生为圣贤之徒,没入莲池海会,方知吾言,决不诳汝。(《文钞续编卷上·复陈慧和居士书二》,民国十八年)

 

净土法门法师答疑:父母不同意能出家吗?父母家人无人赡养,能出家吗?

  问:出家是否要经过父母同意?若不同意,是否强行出离?

  答:这是同学大概有意要出家。最好是父母同意,父母同意这是最好。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之下,这要斟酌,就是不要给家庭带来太大的困扰。换句话说,你这一出家,他们不学佛,对他们是一个打击,这个打击要他能承受得了,你要衡量这个。如果给他太大的痛苦,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拖缓一点,不要操之过急,使他慢慢养成习惯。譬如你可以先学佛,可以先在寺庙里面住,不要剃头,慢慢培养,他就变成习惯,住个二、三年再出家,习以为常,他打击力量没那么大,这是有善巧方便的。到你出家有成就了,他当然知道好处,他就晓得好处。主要是先要让他了解佛法,了解佛法修学的好处,了解出家的功德,这是事先一定要去做的。

  问: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若发心出家者,是否就不具足?如何才能圆满其义?

  答:发心出家是大孝,这是诸位要知道,所以出家必须要顾虑父母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人奉养,我们出家时节就要晚。如果你兄弟姐妹多,父母有人奉养,或者家里生活环境很富裕,不需要自己照顾,这个可以。如果家庭生活很清苦,没有兄弟姐妹,这个必须要尽孝道,在家学佛是一样的,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父母有人供养,没有后顾之忧,你就可以出家,出家还是尽大孝,因为你一出家,你要是往生极乐世界,你的父母决定不堕三恶道。这个东西我们世间人讲人情,六道里头还是讲人情的,如果他造作罪业,死了以后见阎罗王,阎罗王一看,他的儿女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也都特别优待他,这是菩萨的眷属,怎么可以怠慢?不能怠慢。所以常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就是福报,这是大孝。

  (净土法门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台湾大专讲座 1988/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祖师       出家)(五明学佛网:印光祖师       出家)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法师:七十二条铁证—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贡献(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一章 出家证果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