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敬惜字纸


   日期:2014/1/16 11: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今印刷术发达的时代,似乎来得极为方便和容易的字纸变得都只不过是随手丢弃的垃圾,没有人想到敬惜字纸能有什么功德善行可言。不但普通人如此,即便读书士人亦不知恭敬书籍及与字纸,这实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美德之一大堕落。

文字,在过去时代却是显得非常神圣和神秘的。相传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古人认为圣人造字泄露了天机,自然是要惊天地,泣鬼神了。由此可见古人对文字的敬畏。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谈到:“因为文字是特权者的东西,所以就有了尊严性,并且有了神秘性。中国的字,到现在还很尊严,我们在墙壁上就常看见挂着‘敬惜字纸’的篓子。”在这里,鲁迅说的就是这个相沿既久,流传甚广的敬惜字纸习俗。

已故的费孝通先生在世时经常提到“敬惜字纸”。他说童年看到过祖母把每一张有字的纸都要拾起来,聚在炉子里焚烧,并教育他说要“敬惜字纸”。虽然自己也曾经笑老祖母迷信。但当自己长到了老祖母的年纪,才明白“敬惜字纸”的文化意义。纸上写了字,就成了一件能为众人带来祸福的东西,不应轻视。清代山东的戏曲家曾衍东曾画一幅“敬惜字纸”的条屏,上方题诗云:“惜字当从敬字生,敬心不笃惜难成;可知因敬方成惜,岂是寻常爱惜情。”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说:“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更不可亵遗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措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

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因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后世凡科甲联绵,子孙贤善者,悉由先世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或置书于坐榻,或以书作枕头。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拭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里,毛厕中,街头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损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

文字在上天则视为珍宝,世人却视同敝屣,不知尊崇,对玩轻蔑,罪过非浅,终遭天遣,尤宜戒慎。平时见路边纸应拾回焚化,平时写过的字纸应收集在一起,待积累多时,一起焚化,然后将字灰洒入江河,或埋入清净的地方(即无人兽践踏之处)。如此善行虽微,滴水渐盈大器,日久自然福慧增长。山东万城县陈立基,四十余岁仍然膝下无子,但他有敬惜字纸的善行。平时见字纸必定拾回,若污纸则以清水洗)净,晒干后焚化,然后将字灰送入江河,或埋入清净的地方。如果看见残破旧书被糟蹋,就以素纸换回,或买回清理修补。如此持续了六、七年,后梦中感文庙圣君送子以表上天对他的崇德有功。后来果然生子天资过人,高官显达。

在古人编的《惜字征验录》中还有许多如乞儿拾字纸转世富贵,穷书生惜字科甲连绵,乃至瞽者转明,愚者转智等等的感应事实,不胜枚举。因此,敬惜字纸,福报甚大,古人有偈云:“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清净长流水,自然福禄永无穷。”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敬惜字纸,举手之劳,随缘方便为之,因果报应,必不可思议。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砌造惜字炉,供人焚化字纸,或设立惜字会,倡导敬惜字纸。

特别是做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训示学生敬惜文字,不要践踏污秽字纸,对于残书废籍、旧报故纸,也不要随地抛弃。如果能时时留意关心,不仅自身增进福慧,而且其子孙也必灵秀超众。

冀州一张胜青年学子闲游书局时,慨叹“色情小说直接伤害青年,间接危害国家,非毁不可”,于是将书局所有色情书刊买下,而焚毁于该书局门口,后于梦中得到玉帝命人将他改为贵相,后来果然转为非凡之相,事业一帆风顺。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购买YIN书焚毁,应印送善书给别人读诵,教化人心,这种做法也就是广积福德、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

对于世间的字纸尚且要珍惜,对佛所说的经典更应恭敬礼拜供养。福建泉州有一狂妄之人曾将经书掷地,并用脚践踏,后得毒疮哀号数月而死。不敬惜世间书籍文字,已是罪过,此狂人重掷佛经践踏,罪过更甚,必动神怒,速遭天遣,所以世人应慎之。我们若见庙内字碑卧地污亵,应移到清净的地方,看见古寺内若有经书残缺,或经典毁坏,应将之修补保存,不要随意抛弃。若实在无法修补,可建藏经阁供养保存,如此则获福无量,因为经书乃三世诸佛彻悟宇宙人生真理后宣说的证悟法门,是一切众生修行解脱的依据,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所以应恭敬供养。

但有一个问题是现代许多佛学写作的草稿和所谓的檀香等上面到处印的被信众随手丢弃的佛菩萨像该如何处理呢?遵照先贤的做法,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没有保存价值的稿纸或佛像等焚烧,然后将字灰洒入溪涧大海中与水族众生结缘,切不可将这些写有妙法善法的稿纸贩卖与人而得亵渎之罪。在烧这些稿纸时,还应默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心经一遍,作为恭敬而焚的一种说法。

总的来说,敬惜字纸必然有种种功德利益,虽然是世间的善行,也应该勉力行之,否则世间善行做不到,又如何能空谈出世之法,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果可畏,报应不爽,平时存心教惜字纸并非难事,诸君何乐不为呢?此外,一人为善力微,若能劝十人百人敬惜字纸,则功如须弥山矣。

文字于人有如此莫大恩德,故我们至少从感恩心出发,也应该敬惜世间一切书籍字纸,而不可随意糟弃。不乱扔字纸,让我们的文字被别人践踏;不用有字的纸擦污秽的桌凳,不用有字的纸包鞋袜等物品;不用字纸做上厕所时的卫生纸。不把字纸,如报纸坐在屁股底下。鞋底上也最好不要有字,书中说,鞋底带字,穿鞋时把字踩在脚底下,也是不尊敬。由于现代社会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字纸很多,塑料袋和包装袋等一般也印有字随便被扔在大街上,该如何敬惜字纸呢?只要我们随缘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环境会越变越好!

附: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条

⊙平生以银钱买字纸至家,香汤浴焚者。万功。增寿一纪。得享富贵。子孙贤孝。

⊙平生偏拾字纸至家,香水浴焚者。万功。增寿一纪。长享富贵。子孙荣贵。

⊙多收字纸,字灰深埋净地者。一千功。安乐不流离。子孙昌盛。

⊙刊刻惜字书文,偏传世人者。五百功。永无是非。多生贵子。

⊙抄写敬重字纸书训,阖门令其珍惜者。三百功。子孙发达。

⊙见惜字文留示子孙,及己身敬信供礼者。百功。安乐无祸。

⊙化人银钱,买字纸浴焚者。百功。寿增一纪。施财人永远富贵。

⊙劝世人惜字。并焚怪异YIN乱等书者。百功。本身增寿。子孙昌盛。

⊙僧道不以有字之幡幕作囊杂用。能自戒劝人者。五十功。德名光显。

⊙见人作践字纸。能以素纸换焚。或以他物换焚者。五十功。百病不生。转祸为福。

⊙禁人不以字纸拭秽者。五十功。其人昌盛。

⊙凡人有难。或急或缓。见字纸必焚浴者,万字十功。即得平安。

⊙劝人不以字纸及钱,放床褥下者。十功。一生永得平 安。

⊙偶遇秽处,见字纸即收起,不轻忽者。十功。一生平安。

⊙禁人马上有文字及钱不骑者。十功。永得安乐。

⊙不以字纸及书,夹鞋样。自戒内眷及劝人者。六十功。子孙智慧。不忤逆。

⊙劝人不以书字。置湿处霉烂。并扯碎毁践者。十功。必得名寿。

⊙生平不轻笔乱写,涂抹好书者。十功。永无凶事。

⊙刮洗器物门壁上字者。十功。眼目光明。

⊙赞扬敬字文为功德者。十功。获福必多。

⊙见人以字纸封盖荤臭器皿。换取浴焚者。十功。无恶事相遇。

⊙遇字纸污秽,漂净水中。百字一功。免诸疾障。

⊙以字纸焚香炉中者。五功。得享吉祥。

⊙代人收采浴焚字。万字一功。得享清福。劝人多惜报应如例。

根据金科玉律记载,不敬惜字纸者,重者盲目折寿。轻则削福减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