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


   日期:2013/11/6 1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汝所说颇有道理,慰甚。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闭方便关,拒绝不急事缘,甚为有益。罗台山之不往生堕福处,在于文字气习重耳。此习既重,则虽曰念佛,实念念在文字里做工夫。念佛工夫,只是支撑门面而已。此文人通病,非台山一人而已也。世智辨聪,佛谓为八难之一者,正为此也。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着,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了凡四训,不知是钞安士书中者,或单有流通之本。光见一流通本,积善篇中,缺十条因果事迹。若欲排印,当以安士书后所载者校之。缺则补之,讹则改之。序文凑千余字,意虽可取,文不舒畅。光本欲发挥四训未畅之旨,而意为词阻,究亦无所发明。但弁①之于首,亦可作互相参证之微益耳。又现在见佛之志,可谓真切。然此事颇不容易。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着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②。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例其词曰,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之道矣。(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 书一)
注解:
①弁(biàn):前言;引言。因冠于篇卷的前面,故称弁言。
②臧否(zāng pǐ):善恶;得失。臧,善;好。否,坏;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生死)(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生死)  

 吴言生教授: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五、融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五、生死与缘起 

 法宣法师:印光大师论文集白话浅译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悼印光大师文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唐思鹏居士:佛教的生死观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让心自在于生死 

 圣严法师:欢喜看生死 

 惟觉法师:如何看待生死的奥秘? 

 惟觉法师:解脱生死之意义 

 惟觉法师:助念安心 超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