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经验愈丰富就愈自在,什么样的挑衅都不怕


   日期:2012/12/7 23: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经验愈丰富就愈自在,什么样的挑衅都不怕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华严经》上独有的十玄门,它的内容我们读过前面五门,深深感觉到,这个十门用现在的话说,宇宙的真相,十大奥祕。这是宇宙的祕密,没有人能知道。在哪裡?就在面前,大,虚空法界,小,一毛一尘,无一不具足这十种奥祕。谁能看得清楚,把这个宇宙奥祕揭穿?科学跟哲学就是干这门事情,但是佛说这十种奥祕,科学、哲学还没有发现。真的是究竟圆满的科学哲学,大学问。佛说,法身大士都知道。换句话说,这个十门我们要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变成自己的境界,我们就已经到法身菩萨的地位,无论住在什麼地方,都是实报庄严土。為什麼?境永远是随着念头转的。这种认知是法身菩萨的事情,不是别人。所以这些,我们每学一遍就加深一分了解。读个十遍、百遍都不得其门而入,真是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什麼义?就是这个义门。义跟门是一个意思,幽玄的义理。理由事显,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琐碎这个事裡面显示出十门,看到这个十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法身菩萨跟我们凡夫看法真不一样!法身菩萨凭什麼见到的?凭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的真心看到的。理上说,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来成佛,这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这十门哪个不具足?不管你知不知道,统统具足。知道的就是觉悟了,法身菩萨;不知道的,叁乘跟凡夫,差别就在此地,除此之外没有差别。

才一点点小境界就动心,这不行,小名小利起欢喜心,小小不如意,心裡就气愤。古圣先贤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根,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的缘,你要把这个因跟缘断掉,果报就没有了。谁来护持你?诸佛如来、龙天善神。还起心动念这怎麼行?念佛人功夫还没成就,这些境界天天都来烦扰,為什麼?它就不希望你成就。真正学佛的人是怎麼对付?有,不是没有,很多。你能说锅漏匠没有吗?修无法师没有吗?刘素云跟她姐姐没有吗?回头想想我们自己,也有。怎麼对付?这遇到了,欢欢喜喜,接受考试,就通过了。一句阿弥陀佛,顺境,好,阿弥陀佛;逆境,好,阿弥陀佛。為什麼?顺境考我,它让我生欢喜心,让我起贪恋,我一句阿弥陀佛把它送回去了;逆境来考我,它希望我生烦恼,它希望我怨恨,我也欢欢喜喜感恩,阿弥陀佛,把它退去了。妙绝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是请求弥陀本愿威神加持我,不受外境干扰。

我们烦恼习气太重,这些话、这些事得天天提醒。所以我自己的经验,这六十年没有离开经论,这我最大的受用。我要离开经论,外面这些诱惑,顺境、逆境我逃不过,会起贪心,逆境会起怨恨。全靠经论长时间的薰修,天天读,天天薰,天天薰习,所以关关通过。从这裡头吸取经验,经验愈丰富就愈自在,什麼样的挑衅都不怕。而且什麼?欢迎你挑衅,就是不怕考试,欢迎你来考我。每通过一次考试,自己就提升一个阶层,这肯定的。很深的经典,初学的时候,一遍两遍、十遍八遍,印象都模糊,可是几十遍下来之后,它清楚了,还是这本书。也就是说前面十遍二十遍没看懂,后面愈来愈清楚了。同时,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之处,经过这些考验,再看这个经文,明白了。

在这裡我们就深深体验到,世尊出现於世只有一个目标,只為一桩事情,帮助一切眾生离苦得乐。离究竟苦,那就是六道十法界,你能够摆脱六道十法界,这叫离究竟苦,从此以后再不受苦了。没有离开六道,要受大苦;没有离开四圣法界,受小苦。四圣法界苦很少,不自在,没见性,没有能力周游十方一切诸佛剎土,没有这个能力。超越十法界有这个能力,这真正叫自在!亲近一切诸佛如来,哪个不愿意亲近,个个都想亲近,一尊佛都不漏。可是,博地凡夫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不是自己修成的,是阿弥陀佛加持的。对阿弥陀佛能不感恩吗?知恩报恩。為什麼不感恩?你不知道,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恩德,不知道阿弥陀佛对你有多好,不知道。虽然不知道,甚至於忤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你的慈悲关怀照顾没有减少一分,这还得了!如何报恩?念佛往生就是报恩。自己有信心,有志气,人家能站着往生,我為什麼不能站着?人家能预知时至,我為什麼不能?你要问这个原因,你就问眼前考你的境界,来恭维你,来讚叹你,来捧你,你有没有欢喜?你这一欢喜,失败了,不及格。人家来毁谤你,来糟蹋你、陷害你,有没有怨恨?还有怨恨,又失败了。关关考试都不及格,怎麼能报佛恩?

要知道修行什麼?修行就是考试,就是参加考试,分分秒秒都在参加考试。关关都通过,你说你多欢喜,叫法喜充满;关关通不过,这个难过。难过没用处,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我念佛、拜佛、读经、听讲,很快你就会开悟。為什麼很快?你是用真心,就快了;还用妄心,那就难了。真心做人吃亏,是的,好像是吃亏了,实际上一点亏没吃,佔了大便宜。这真心哪有吃亏的?吃亏不是真心。所以我们实在说,就是个妄念造成许许多多的障碍,这妄念。妄念是从第六识、第七识来的,第七识的执着,第六识的分别。

「今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於因地中,身口常出无量妙香」,身有香,口有香,「犹如旃檀」,旃檀是最好的香,「优钵罗华」,这是最好的花,花也有香,「其香普薰无量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上人,自己障碍放下一些,也能闻到。我们是被妄想、分别、执着造成了障碍,所以闻不到。「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乐有情」,来帮助眾生的。我们想,我们现在很需要,佛為什麼没有给我们?其实阿弥陀佛照顾我们无微不至,我们没有感恩的心,还嫌他没照顾到。如果阿弥陀佛,我们要黄金,黄金就送来了;我们要宫殿,宫殿就现前了。好不好?增长贪心。所以阿弥陀佛不给你,给你害你,这个我们要晓得。我们想想,我们能受得了?受不了。接受了,无动於衷,这个就可以接受。得一点点小利,就高兴得不得了,不是智慧增长,不是定功增长,不是德行增长,是烦恼增长,贪瞋痴慢疑增长。所以佛加持你,你的缘没有成熟,不能给你,给你是害你,要慢慢调教你,慢慢让你熟悉。

这是说明什麼?量子力学家证明的境随心转,真的是境随心转。我们就是心不行,心太杂了、太乱了。佛讲的这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把心放在一处。我们今天提倡的,把心放在哪裡?放在阿弥陀佛。佛说这一处,我们就用这个做一处,阿弥陀佛这一处。我心就在阿弥陀佛上,除阿弥陀佛之外,我什麼也不想,我什麼也不求,一句佛号念到底,念到功夫得力。什麼叫得力?妄念杂念真的没有,效果就出来了,智慧就现前了,神通妙用就现前了。往生真的预知时至,跟阿弥陀佛约好,来接引的时候,一分一秒都不差。要想做到这个没有别的,就是放下,肯不肯放下。要真放下,不能有丝毫眷恋,那就是烦恼习气,那就是无明的种子。所有自古至今修行人不能成功的,不能超越六道轮迴,都是受这个害。我们一定要记住,时时刻刻小心,这个魔障就在我们面前周围环绕,我们要不认识它,不远离它,决定受它之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经验丰富       自在)(五明学佛网:经验丰富       自在)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三章 纯真便是自在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三讲 清心自在步红尘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二讲 自在无碍永无拘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无头野鬼,安心自在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0.共识与自在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作个自在的修行人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让心自在于生死 

 惟觉法师:真实「自在」的人生 

 惟觉法师:自在 

 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如何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