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界法师:行解相应


   日期:2012/11/3 17: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界法师:行解相应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上课提到大乘菩萨的修法,是先修戒、再修慧、修禅定。请问想修大乘的行者是否应先修戒、后修解门、再修行门?

答:这个解门跟行门,你不可以这样分开来。因为你都不行门、不拜佛,你心静不下来,你解门也读不下去。所以我不同意把解门跟行门切开。这段时间完全解门、这段时间完全行门,其实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你可以不成就禅定,但是你要成就寂静的力量。如果你没有行门,完全看书,我看你身体也受不了,没多久就高血压。(哈──)因为看书都是分别。因为行门它是安定,你拜佛、持咒都是无分别,安定,而且这当中有佛力的加被,你念佛,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念〈大悲咒〉,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些都可以灭罪。一个人如果不从行门上作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你修习解门,你身体的病痛障碍特别多。你光是自己的障碍就冲不过去,不要说度化众生!所以我觉得解行不能分开,解行是不能切割的。禅定跟智慧是可以有次第,我们刚开始偏重智慧,这是对的。因为你没有智慧,遇到禅定你就迷惑,它的诱惑力太大。但是你虽然修智慧,你这个智慧也要有一点寂静的力量,就是行门的定课。我再强调行门的定课不是寂静而已,如果只是寂静,那跟外道差不多,这当中有不可思议的三宝加持力,你在拜佛、念佛的时候,有三宝灭除罪障、增加福报的力量,那是我们所有佛弟子的根本,就是归依。如果你对念佛、持咒产生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你都不相信,那你连三归依都不如、你连佛弟子都不是。佛法是重智慧,但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是带一点宗教情操,就是对三宝的归依,你相信三宝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以我认为行门跟解门是不能分开的,而且初学者行门的时间要多于解门的时间。你妄想那么重,你听佛法也听不懂。其实佛法是这样,我自己读佛学院读了三年半,佛法跟读世间的学问不同。读世间的学问,你读科学,你一本书要读到通。佛法你读一句算一句。你说我这一堂课都昏沉,突然醒过来听到一句,诶,不错。明天要是打瞌睡,醒来又听到一句,也不错。诶,这个点点滴滴的累积,听十年下来你也开悟了。为什么开悟呢?因为我打妄想、昏沉、掉举的时候,我总有空档,我不可能一天到晚打妄想,总有空档。这个佛法就在空档的时候渗进去。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你只要让它渗进去,它就永远不会出来,这个三宝的力量不可思议,叫金刚种子。只要你在妄想的空隙有佛法的力量进去,就不可思议,它就慢慢增长,你就会慢慢觉得:诶,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我刚刚讲:一个人要改变,一定要自己觉悟──诶,我昨天这样做是不对,我应该要调整一下自己。诶,你就慢慢进步。为什么进步呢?就是那个观照力慢慢现前。为什么观照力现前呢?你就是打瞌睡醒过来的时候,听到这几句话。所以修学佛法不要太急躁,好象一定要每一堂课都听得懂。我今天听二句、明天听三句,点点滴滴,不思议心,不思议变,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它永远不会退失。所以说刚开始,先拜佛、修忏、修习福报,但是行门可以比解门稍微多一点,这二个都需要。

摘自《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九四年四月讲于义德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