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日期:2012/5/2 21: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钟茂森博士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吃饭,特别是在孩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能够挑食。挑食,一个是可能营养不能够均衡,第二个,会养成自己傲慢浮华的态度,对身体不利,对心更不利,所以做父母也要懂得这一条。在吃饭桌上千万不可以怂恿孩子挑食的坏毛病,应该孩子有什么就吃什么。特别现在独生子很多,父母往往溺爱,就是在这些生活小节上面他没有注意到,结果无形中就培养起小孩子骄横的态度。像我,我也是个独生子,但是我父母不会娇惯我,他们有智慧,懂得这一点,从小饭桌上摆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什么喜不喜欢吃的。你看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这个你喜不喜欢吃?那个你喜不喜欢吃?还要问孩子。我妈妈就说孩子还用问?你给他啥他就吃啥,他要不吃,不吃就饿著。这样久久养成一种什么都好,不要挑剔这样的习惯。

  这种心态养成以后,可以说在任何的境缘当中他都能够过得很好,他可以说不会因为环境的不愉快就会影响到他。因为他从小就已经不挑剔,可以说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这种心态养成之后,终生受用。学佛的人更要懂得随缘。你看弘一大师他到寺院里讲经的时候,别人把他当做上宾来接待,可是弘一大师他决定禁止寺院里的人对他有跟大众不一样的接待。给大众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假如别人给他吃很好的,跟大众不一样,弘一大师就不吃。所以这都看出祖师的风范,“对饮食,勿拣择”,他做到。

  下面“食适可,勿过则”,就是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吃得过饱,吃饭最好是吃到七、八分饱,不可以饱涨,饱涨的反而对肠胃不好。如果是吃饱了,很饱的时候马上要工作,这更加影响身体。我舅父他有一条人生经验,他跟我们讲,因为年轻时代经济也并不富裕,吃得都不能吃饱。他说我现在到老了身体都很好,眼不花、耳不聋,走路也很轻快,将近七十岁的人了,身体都很好,得利於什么?一辈子就没吃饱过。所以他的身体反而好,吃得饱涨饱涨的,反而会多病。

  你看那些动物,外面野生的那些动物,它们都没有办法吃得很饱,反而它的身体很好,就没见它们病。反而家里饲养的那些宠物,狗儿猫儿,你喂得它很饱,反而它会多病,它得到宠物医院。这都是可以看出,吃得过饱对身体并不很好。从这条我们可以引申到,吃饭不能够吃过分,吃个七、八分就停止了,这很好。做事情也是应该这样子,都不能够过分,凡事懂得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够长久。大凡看到那些人偏激的,他做事做得尽的、说话也说得很过分,不能够给人留有情面,不能够留有余地的,往往都不能长久。所以吃饭也懂得人生的学问。

 
恭摘自 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52-197-000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怎么补救?最好是在无线电广播电台 

 大安法师:《弟子规》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这个孩子说: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孝顺父母 

 净土法门法师:学习《弟子规》与往生西方有什么关系?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七(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六(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五(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四(专刊)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