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原来那个虫咬的苹果叫爱情


   日期:2012/3/12 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来那个虫咬的苹果叫爱情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也是一对恋人,是让同学们很羡慕的一对儿。

他们很相爱,那时候他很穷,手上也没几个钱,她最喜欢吃苹果,他就跑市场上给她买让虫咬的苹果,被虫咬的苹果很便宜。

苹果上布满虫子咬过的小窟窿,像长满了可爱的小眼睛。

他也想买好的,但好的太贵了。

当他把让虫咬的苹果送到她跟前的时候,她很生气,认为他也太小气了,买这么孬的苹果,让她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

他笑着说,带虫眼的苹果没打农药,说着,就拿把水果刀把那些虫眼全部仔细地挖掉。

然后,他开始削苹果皮,削得很认真很执著。

她看得愣住了,因他竟然能把苹果皮削得很长,薄得像面片,一直削到最后都没断开。

当他把一个削好的给她时,根本就看不出来苹果让虫咬过,苹果都像脱了一层外衣一样。

后来,她渐渐地迷恋上了让他削苹果。

因她喜欢看他削苹果的样子,像是在制作一件艺术品。

一次学校搞文艺活动,他给同学们表演了削苹果。

当他把一条薄薄长长的苹果皮拉开的时候.全场的同学们都惊愕住了。

同学们向他提出疑问,为什么能把一个苹果削这么好?

他简单地回答:“用心和爱去削。”

全场的同学立即爆出热烈的掌声。

后来,他们大学毕业了。

两人为了留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拼命地找工作,很快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那时候他在为事业拼搏,很劳累很繁忙,他陪她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只有晚上才有机会聚在租来的小屋里。

晚上,他总是一头就躺在了床上,很疲惫的样子。

她让他削个苹果,他苦笑着说:“我明天还要上班呢!睡吧!”

她感觉他不怎么爱她了,就常常回忆起大学的时光,回忆起他给她削苹果的情景。

她有了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怪怪的。

他很快在公司里发展起来,每天都有很多的业务,日子过得忙忙碌碌。

有时他也出差,去很远的城市,一连几天不回来。他不在的日子,她有点寂寞和失落。

这个时候,她的上司走近了她。

上司是一个成熟稳健的中年男人,他的魅力把她吸引了。

上司常常给她买很多的苹果,都是非常好的那种,没有虫眼,皮很光滑,也不需要削。

她感动了,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出轨了。

事后,她感觉自己对不起他,懊悔不已,恨自己不该这么冲动。

他出差回来,她把自己的不忠告诉了他。

她想好了,他要是不肯原谅她,就和他分手,因她不想再欺骗他的感情。

他知道了这件事情,沉默了半晌说:“我给你削个苹果吧!”

他拿了一个满是虫眼的苹果开始削,先仔细地把虫眼一个个挖去,然后开始削皮。

她看着他削苹果,想到了初恋,想到了校园,想到了和他在一起的美好日子。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他给苹果削皮依然是那么熟练那么专注,当他把一个削好的苹果递给她时,说:“我们不能因为苹果有了一个小小的虫眼,就把它扔掉,那样的话,就太可惜了啊!一个果实毕竟经历了开花、授粉,才有了这个果实,不容易!我们尽快削掉虫眼,依然可以吃。”

她流泪了,她知道,这个带虫眼的苹果就是他们的爱情。

你内心还有恶存在。我曾经向我的一位德行极其高尚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经常会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很好?” 

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

所以,根据这个道理,既然你还经常感到痛苦,说明你内心还有恶存在,还不是纯粹的善人。

而那些你认为是“恶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恶人。

一个人能快乐地活着,至少说明这个人还不是纯粹的恶人。

我不服气地说:“我怎么会是一个恶人呢?我一向心地很善良的!”

师父说:“内心无恶则无苦,你既然内心有痛苦,说明你的内心就有恶存在。请你将你的痛苦略说一二,我来告诉你,你内心存在哪些恶!”

我说:“我的痛苦很多!我有时感到自己的工资收入很低,住房也不够宽敞,经常有‘生存危机感’,因此心里常常感到不痛快,并希望尽快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居然也能腰缠万贯,我感到不服气;像我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每月就这么一点收入,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的家人有时不听我的劝告,我感到不舒服……”

就这样,我向师父述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痛苦。

师父点点头,不停地微笑,而且笑脸更加慈祥,并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目前的收入足够养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们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会流落街头,只是面积小了一点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为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为你内心对金钱和住房有贪求心,所以就有苦。这种贪求心就是恶心,如果你已经将内心的这种贪求恶心去除了,你就根本不会因为这些而痛苦。”

 “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文化的人发财了,你感到不服气,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种恶心;你认为自己有了文化,就应该有高的收入,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恶心;认为有文化就应当有高收入,这是愚痴心,因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布施才是今世有钱的原因。愚痴心也是一种恶心!”

“你的家人不听你的劝告,你感到不舒服,这是没有包容心。虽然是你的家人,他们却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什么非要强求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会心量狭隘,心量狭隘也是一种恶心!更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的表现!”

师父继续微笑着说:“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痴心也好,心量狭隘也好,这些都是恶心。因为你的内心存在着这些恶,所有你就有和这些恶相对应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将内心的这些恶彻底去除,那么你的那些痛苦也会烟消云散。”

“要用快乐和满足的心态看待你的收入和住房!你应当想想你根本不会饿死和冻死,而那些富人虽然也有钱,其实也只是没有饿死和冻死。你应当看到,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乐观、安详和勤勉的生活态度代替原来的贪求心,你的心就会渐渐快乐起来。”  

 “社会上没有文化的人发了财,你应当为他们高兴才对,要希望他们能够具有更多的财富、拥有更多的安乐才对。别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样开心;别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样难过。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善人!而你现在的心是别人的财富和安乐超过自己就不高兴,这是嫉妒心,嫉妒心是一种很恶的心,要坚决去除!要用随喜心代替嫉妒心!”

“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超过别人,就自以为了不起,这是傲慢心。常言说‘傲慢高山,不生德水’,人一旦有了傲慢就会对自己的不足熟视无睹,因此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内心的种种恶,从而改过迁善。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进步之门。此外,傲慢者常常会有失落感,渐渐会有自卑感。一个人只有从自己内心深处培养起虚怀若谷的胸怀,包容一切人事物,心甘情愿地永远将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尊重和感恩一切人事物,内心才会感到充实和安乐。”

“前世布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凡夫不识因果,将‘种瓜’认为是‘得豆’的因,将‘种豆’认作是‘得瓜’的因,这是愚昧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勤学佛法的智慧,真正懂得万事万物的因因果果,才能内心明亮,知道如何取舍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唯其如此,才能从光明走向光明,从安乐走向安乐。”

“虚空能够包容一切,所以广大无边、虚融自在;大地能够承载一切,所以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随随便便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要生起强求心,要尊重外在的人和事,内心随缘自在!永远用感恩的包容的心对待别人,用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却不要贪图或强求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能够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又能像尘埃一样谦卑谦下尊重万物,这个人怎么会有痛苦呢?”

师父说完这些话,继续用慈悲而柔和的眼光看着我。

我久久无言,两行热泪从我的眼中流出。

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恶人!

因为我内心有种种恶,所以我才有种种苦。

如果我的内心无恶,我怎么会有苦呢?

感谢师父,要不是师父的教导,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内心的恶!

愿我生生世世不离善,迅速断除内心的恶!

平时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如果一对照以上的文字,就会明白自己的内心,有多少恶存在了,贪、嗔、痴、我慢。

我执、以自我为中心,都是恶因恶种子,不从自心上忏悔净化,就会时时感受恶的苦果。

佛法是心地法门,佛说了8万4千法,就是对治内心的烦恼和痛苦的,勇于内省,深入自心,面对和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黑暗和罪恶,进而心生惭愧,从心忏悔,才能拔除恶的种子,远离苦受。

阿弥陀佛!摘自家和万事兴之夫妻和睦相处集下载:网址:http://shouningsi.fjsy.net/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爱情       完美)(五明学佛网:爱情       完美)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2.完美与残缺 

 曾琦云居士:在爱情中实现涅盘——与现代禅一起讨论佛教爱情 

 刘元春教授:信愿行:完美人生之路——重读《<阿弥陀经>宗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和谐家庭 菩提眷属 

 卢志丹居士:容忍和悦纳世界的不完美 

 药师山·紫虚居士:爱情中的如来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佛法的观点看爱情 

 药师山·紫雲居士:谈爱情与情苦及如何解脱 

 月悟法师:过度追求完美,是我执的表现 

 法藏法师:从爱情看人生 

 宽运法师:虚心学习 体现人生──世间上哪有绝对的完美? 

 传喜法师:完美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