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惟觉法师:发菩提心


   日期:2024/9/7 10: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菩提心(一)

于自由时报89.05.16 (二)刊载

佛法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加行,目的皆在使我们发起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道。因为加功用行---持戒、修善、忏悔、诵经、持咒、三皈…等,都是修行的初门,经过这些初门,业障减轻了,要进一步向上提升,就要发菩提心。

华严经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无上正等正觉。希望成无上正等正觉,就要发菩提心,故经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所以,发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佛法和其他宗教不同之处,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二)

于自由时报89.05.18 (四)刊载

其他的宗教,为什么不能成就正觉?就是没有发菩提心,再其次就是不知道持戒。这二点如果做不到,就是走了远路。所以发菩提心,是最重要一件事情。

弘扬佛法,护持三宝,都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是大慈悲心的表现。为什么要弘扬佛法?就是本着慈悲的精神,不仅自己能得到利益,也希望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跟佛法结善缘、结出世的缘,这些都是基于慈悲心的关系,所以要观众生苦,发菩提心。

众生都是在生、老、病、死苦当中,没有办法接近正法,所以我们要想办法,使众生都能接近正法,接近了正法,慢慢地就会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三)

于自由时报89.05.20 (六)刊载

何谓「菩提心」?菩提心即是清净心,亦即金刚经所说的「无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在名相上,虽然知道清净心、觉悟的心,可是却不容易体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前方便及良好的基础。现在知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为根本」,所以第一步就要养成大悲心,有了大悲心,将来就会圆成佛智。

大慈悲的养成,就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要养成慈悲心,第一要戒杀,第二要救生、放生、爱护生命,第三要吃素,不吃众生肉。由这三种方便,大悲心就会慢慢成长。

发菩提心(四)

于自由时报89.05.23 (二)刊载

要养成慈悲心,先要受持五戒,假使持戒的功夫没有做好,没有大慈悲心,禅定就不容易生根,所以佛经中讲:「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尸罗就是戒行。戒法当中,以五戒为根本,五戒的第一条戒就是不杀生,这就是表示一种大慈悲心。

不但对人要慈悲,而且对于动物也要慈悲,如果再将心量扩大,对植物也要慈悲;假使我们有这种心境,身、心就能够平静、安详,真正是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一念心,现在就和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感应道交。

发菩提心(五)

于自由时报89.05.25 (四)刊载

怎么样培养我们的慈悲心?第一是不杀生,不杀生就是慈悲心的展现。不仅佛法讲不杀生,儒家也讲:「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如果听到杀猪宰羊、非常悲惨的声音,不但见死不救,还吃它的肉,这就是没有慈悲心。

为什么不要杀害动物?因为人生有三世因果,现在的动物,说不定就是自己过去世的亲眷,吃了它的肉,不就等于吃了过去的六亲眷属吗?此外,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吃了众生肉,就等于吃了未来的佛菩萨。基于这些道理,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杀生,不要吃众生肉。

发菩提心(六)

于自由时报89.05.27 (六)刊载

不吃众生肉,除了是慈悲心的养成之外,也是因为希望成就佛道。要成就佛道,就要和众生结善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吃了众生肉,就跟众生结了恶缘,如果自己将来要说法度众生,就不容易达到目的。

大乘经典如楞严经、菩萨戒经等,都讲不吃众生肉的道理;但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学佛、修行的程度深浅不同,如果坚持一定要吃素,才可以学佛、修行,就会有一些有缘的人,不敢学佛修行。所以佛陀就慈悲开一些方便,例如有人吃众生肉习惯了,突然要他不吃肉,心当中就放不下、很难受,所以佛就讲,可以吃三净肉,以方便接引其进入佛法堂奥。

发菩提心(七)

于自由时报89.05.30 (二)刊载

佛经云,要想修行学佛,须具足两个条件:一是智慧,一是信心。

现在一般学术界,对于佛法也开始在深入研究,但用学术的眼光来探讨、考证佛法,与真正修行学佛,是不一样的;因为纯粹学术研究,完全是用自己的想法来研究佛法,虽然是有智慧,却没有信心,如此就会产生邪知邪见,容易走错路。

相反地,如果不研究佛法、了解佛法的道理,只是有信心,也会产生矛盾。例如有些人不了解佛法的道理,只知道拜菩萨、拜佛,正所谓:「见庙烧香,见像磕头。」见到寺庙、看到神像,也不管是正或邪,就赶快去拜一拜,认为礼多人不怪,拜总比不拜好,不拜恐怕得罪神明。这就是属于情感的,有信心却没有智慧。

修行学佛,要具备信心与智慧,方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发菩提心(八)

于自由时报89.06.01 (四)刊载

修行学佛须具备信心与智慧,才能与佛法的道理相应;就如鸟之双翼,有健全之双翼,才可飞翔。如果只有信心没有智慧,就容易产生烦恼、无明,例如,认为自己到处拜佛或求神明保佑,为什么身体的病还不好?运气也不顺邃?于是就慢慢产生退心,产生障碍。

所以,修行学佛要有信心、有智慧,还要有大慈悲心,这些都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有了这些方便,渐渐地福德增长、业障消除,戒行、慈悲心都到达一定的程度了,进一步就要发菩提心,才能更上一层楼,圆成佛道。

发菩提心(九)

于自由时报89.06.03 (六)刊载

行度化众生、吃素、护生等善法,起初是因为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是一种慈悲心的展现;若能更进一步,将心量扩大,心行平等,知道诸法缘起性空、三轮体空的道理,就从有相达到无相,与佛法究竟了义相应。

例如:虽然自己持戒清净,也能够不生骄傲,不会看不起不持戒的人,持而无持;修善、发了大慈悲心的人,不会看不起没有发慈悲心的人;知道所做的一切福德,都是缘起性空、三轮体空,只有付出,不贪求回馈,能所俱空,如此,这念心就能得到解脱,即是无相、无住,自利又利他。

发菩提心(十)

于自由时报89.06.06 (二)刊载

一般人往往在布施之后,执着布施的福德,这种福德终究属于人道、天道,修行学佛则要进一步提升、超越。怎么样超越?要在心念上超越,没有能所,修善不执着善,由慈悲心慢慢增长清净心,就能够向上提升、超越。

例如六波罗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必须要配合般若,般若就是缘起性空、三轮体空的道理。假使不配合般若的智慧,所修的善法就只是一种福德。有福德当然也是好事,但要得解脱、要成就佛的智慧、要发菩提心,就必须知道缘起性空、三轮体空的道理,并且要慈悲平等,心量广大,具足般若智慧,达到无念、无住、无为,如此,这念心就是无上的清净心,就能够究竟解脱、圆满佛智。

发菩提心(十一)

于自由时报89.06.08 (四)刊载

修一切善法,心不生执着,三轮体空,并能明白本心本性的道理,这就是修行。

禅宗有一则公案:人称「佛心天子」的梁武帝,修布施、供养,修了很多善法,他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出家修行,并告知文武百官、亲属等,如果希望他继续治理国家,就要布施供养三宝。梁武帝的目的,就是希望大众发善心、慈悲心,及藉此因缘修建道场,这是大慈悲心的显现,因而修建了很多寺院,度化了很多人出家修行。

当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与梁武帝见面的时候,梁武帝就问达摩祖师:「我修了这么多的善法,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说:「没有功德!这只是人天小果,属于福报。」梁武帝听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说没有功德呢?马上又问:「这样不是功德,什么才是真功德?」达摩祖师就讲:「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这才是真功德。

发菩提心(十二)

于自由时报89.06.10 (六)刊载

达摩祖师对梁武帝讲:「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才是真功德。这是因为达摩祖师看到梁武帝修了这么多的善法,希望他能够不要执着这些福德,才能够提升、进步,这实在是达摩祖师的大慈悲、大智慧。

有些人看到这则公案,就认为既然福德不能成道,那就不要修善了;这就是对佛法的道理不了解,对空的道理产生误解。般若的智慧,是修善不着善,不是告诉我们连善法都不要修,如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就是懂得缘起、性空,还要修一切善法,如此才能圆满菩提。

发菩提心(十三)

于自由时报89.06.13 (二)刊载

慈悲心有不同的层次,须要经过一番长养,才能慈心广大;所以不是没有大慈悲心,就不能吃素、不能学佛了。修行学佛就如在学校修习学分,学分没有圆满,今生再来补修,慢慢练习、提升。慈悲心须长久不断地熏修,过去没有熏修,现在继续再修,慈悲心就能增长。

菩提心的层次,第一是「发心菩提」,希望契悟菩提心,并且发成就无上佛果的心愿,这就是殊胜的愿行、希望;有了希望以后,依据佛法的道理来实践,心就能慢慢清净。

第二是「伏心菩提」,「伏」就是降伏。众生的心念有时候清净,有时候不清净,慢慢降伏自己不清净的心念,知道观心返照,心当中有烦恼时,就要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念头的活动,起了恶念,马上就要降伏,起善念,就要保持,这就是「伏心菩提」。

发菩提心(十四)

于自由时报89.06.15 (四)刊载

「伏心」,不只是凡夫要做,菩萨也要落实这个功夫,如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即是时刻安住在菩提心,心不攀缘、不打妄想,但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要「无住生心」,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何谓「应无所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住」即是执着的意思。譬如一般人看到前面一个很可爱的东西,就会忍不住去看一看、摸一摸,这就是「有住」;若于一切境界,能够不生贪着,就是「无住」,心就定下来了。

发菩提心(十五)

于自由时报89.06.17 (六)刊载

若于一切境界,能够不生贪着,就是「无住」,心就定下来了。「无住」属于定境,还要「生心」,才与菩提心相应。「生心」不是起一个念头,而是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自在。

无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所以「无住生心」不但是对任何东西不起贪爱,而且当下这念心,还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处处作主。

要达到此一境界,要先有前方便,例如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诵经、持咒、静坐等等。没有前方便,对于佛法的道理,不容易听得懂,即使听得懂,也不一定做得到;没有前方便的加功用行,不容易真正落实佛法。

发菩提心(十六)

于自由时报89.06.20 (二)刊载

希望契悟菩提心,须在日常生活上,在动中、静中磨炼、熏修。例如要固定早晚课诵,早、晚都要静坐,这属于静中专修,目的就是要使菩提心现前。

有些人误解静坐的道理,以为双腿盘坐,就是道、就是禅,这是偏颇的看法;静坐时,要修心地法门,才是道。静坐是一种方便,因为不静坐,心不容易收摄、安定;走路、睡眠、吃饭,虽然也可以修,可是并不容易。

所以,静坐是一种助道因缘,尤其到最后要成金刚喻定,要破生相无明,就必须静坐,入甚深禅定---金刚喻定,才真正能够成正觉。

发菩提心(十七)

于自由时报89.06.22 (四)刊载

有些人认为学佛不一定要打坐,只要这念心不起贪心就好了。这是偏执的观念,如果不用静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前,为什么要在菩提树下静坐?而且在成道前的六年苦行,也都是在禅坐当中?由此可知,禅坐是圆成佛果的重要助缘。

为什么要禅坐?因为禅坐较容易使我们的心安定下来,禅坐有了定境,身心马上就能得到一种轻安、愉悦、安详的感受,这念心就能落实、安住。

静中养成之后,还要在动中磨炼,将静中的定境,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当中,如此,在行、住、坐、卧、上班、下班都可以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做事、读书、煮饭、打扫…等一切行为举止,都是善念,则家庭、社会、办公室等任何地方,皆是清净道场。

发菩提心(十八)

于自由时报89.06.24 (六)刊载

同样一件事情,如果发心正确,世间法就是佛法;发心不正确,即使天天打坐、诵经,也不一定与佛法相应,佛法就成了世间法。例如,有很多学打坐的人,不是为了要定心、净心、悟心,而是为了求神通、感应,这样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又如有些人组织诵经团,专门为往生的人诵经,但不是本着慈悲心、清净心在做法事,而是为了要赚钱。诵经本来是出世法,是帮助我们悟道、得解脱的法门,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就与佛法的道理不相应,出世法就成了世间法。

具足正知见,世间法就是佛法。本着佛法慈悲济世的精神,无人相、无我相,做任何事情,取之社会、回馈社会,来自十方,用之十方,就是菩萨行。

发菩提心(十九)

于自由时报89.06.27 (二)刊载

身心的平静与安乐,是每个人所希望的,这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佛法的道理,方能达到。动的时候,随缘修,修一切善、断一切恶,时刻觉察、觉照;静的时候专修,如早晚课诵、打坐…等。无论动或静,都能调伏己心,保持平静、安详,这念心就能渐渐地调和柔顺。如此继续精进不懈,待因缘成熟,即能开悟见道,契悟本自真心。

虽然开悟,但是几十年、乃至无始以来的习气还是存在,所以还要悟后起修,悟后起修才是真修。从开悟到圆成佛果,就如农历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圆缺不同,层次深浅有别。开悟就如见到初一的月亮,还没有圆满,所以仍要发长远心,在日常生活、动静闲忙中,始终要使这念心不懈怠、不颠倒,不断精进,到最后见到十五的月亮,烦恼漏尽,才是功行圆满。

发菩提心(二十)

于自由时报89.06.29 (四)刊载

道是现成的,向外执求,是求不到的。如祖师所云:「离道别寻道,终生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离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另外求成佛、成菩萨,是不可能的。当下这一念心,就是无住心、就是佛;无住心即是道,若起了执求,就变成众生了。

要达到无住心,就要先修加行,转化习气,如古德所言:「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即是将平常陌生的善法、善念,不断的实践,转为熟悉的;「熟处转生」即是将平常熟悉的恶法、恶念去除,转为陌生的。如此,身心即能日益清净,生活愈加光明、安乐。

发菩提心(二十一)

于自由时报89.07.01 (六)刊载

佛法言,无住心即是道,若起了执求,就变成众生;此是以究竟了义的立场来讲。另一方面,佛法当中,为了度化不同机缘的众生,也可以有所求,有所求是一种方便。例如遇到大灾大难,不是自己能力可以挽救的时候,就可以求观世音菩萨,一心专注系念,至诚祷告,便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是属于有所求、方便感应的法门。

现在一般人都是求的多、修的少,甚至根本就不修,只想求福报、求保佑、求多子多孙…等等,如此,只是一味的执求,却不知修福德、修智慧,反而会没有感应。

所以修行学佛,平时就要熏修,动静闲忙都要落实修行,才能与诸佛如来感应道交,得获殊胜妙果。

发菩提心(二十二)

于自由时报89.07.04 (二)刊载

古德言:「有求为苦,无求乃乐。」没有执求,心就很安定;若有所求,求不到时,就会感到痛苦。众生时时刻刻向佛菩萨求,圣人则反求诸己;凡夫是「求佛不求己」,圣人是「求己不求佛」。时时刻刻检讨、反省自己,宽以待人、严以克己,心才会安定下来,烦恼才会渐渐断除,所谓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现,这就是分证菩提,证一分真如,即见一分法身,现在就是菩萨。

菩萨也是由凡夫起修,而证入贤位菩萨,由贤位菩萨到登地菩萨;登地菩萨分成十种阶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地;十地菩萨上面还有等觉、妙觉,妙觉果位即是菩萨道圆满,真正契入佛的智慧。

发菩提心(二十三)

于自由时报89.07.06 (四)刊载

一般人从早到晚,心都是在喜怒哀乐、在取舍当中,所以,始终是患得患失,无法平静。如果能够不生取舍、执着,这念心时时觉照,保持平静,则随时随处都是安乐净土;这就要在平时下功夫,时时刻刻检讨、反省,才能做得到。平时不下功夫,只是到处攀缘、凑热闹,结果什么都得不到,修行也没有进步,这就是没有真实下功夫的缘故。

所以,参禅要真参、要实悟;修行也是一样,不能投机、取巧,不能马虎应付,要将自己不好的习气改过,要在心上用功,持之以恒,精进不懈,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

发菩提心(二十四)

于自由时报89.07.08 (六)刊载

常言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说话当中,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恶业,例如讲他人的是非,或妄语、恶口…等,这都是一种习气。

《楞严经》中记载一位已经证得罗汉果的毕陵伽婆蹉尊者,即因为口业的习气,而遭受误会的公案:毕陵伽婆蹉尊者每天都要渡过恒河去托钵化缘,当他一到恒河边时,他就会向恒河的水神说:「小婢,我要过河了,给我开路!」恒河的水神看到罗汉圣人,马上就开出一条路,让尊者从恒河上走过去。后来这位水神天天都听到尊者这么不客气地叫他小婢,感到很不服气,心想:「我替你开路,你不但不感谢我,还骂我是小婢,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有一天,水神就去向佛陀告状说:「世尊!你的弟子毕陵伽婆蹉尊者,他每天过路,我都为他开道,他不但不感谢我,还骂我是小婢,请世尊要为我主持公道!」释迦牟尼佛一听,就讲:「对啊!你每天为他开路,他怎么还骂你是小婢?我叫他来问问看!」

发菩提心(二十五)

于自由时报89.07.11 (二)刊载

世尊问毕陵伽婆蹉尊者:「你每天到恒河对岸去化缘托钵,水神为你开路,你为什么不但感激他,还骂他是小婢?你应该要向水神道歉!」毕陵伽婆蹉尊者一听,觉得世尊的话很有道理,就说:「对啊!水神为我开路,我怎么还骂他是小婢,实在是不对,我应该要向水神道歉!」于是毕陵伽婆蹉尊者马上就跟水神讲:「小婢!这件事的确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请你原谅!」结果,尊者向水神道歉,还是称水神为小婢。释迦牟尼佛就对水神讲:「其实毕陵伽婆蹉尊者不是在骂你,那是他的习气使然所致;因为尊者前五百世都身为皇太子,而你都是他的小婢,所以他一看到你,还是习惯叫你小婢!」

由此公案可知,证到罗汉果,习气仍不容易完全改过,必须证到缘觉果,才能完全化除习气。所以,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要改除自己的习气,若将所有的习气、烦恼都漏尽,就超凡入圣了。

发菩提心(二十六)

于自由时报89.07.13 (四)刊载

希望将自己的习气、烦恼漏尽,超凡入圣,这须要发长远心,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得到的,《楞严经》云:「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心中的烦恼、无明,现在起就要回光返照,经常检讨、反省,并且要发长远心,烦恼无明就能次第漏尽。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在没有学佛之前,似乎没有这么多烦恼、妄想,修行学佛之后,反而有很多烦恼妄想,就怀疑自己是不是退步了?其实并没有退步,这是因为在没有学佛以前,不知道自己的烦恼无明深重,现在开始修行,心比较细了,就会慢慢觉察到自己的习气、烦恼,也因为知道自己的缺点、习气所在,才能改过、提升。所以这不是退步,反而是一种进步。

发菩提心(二十七)

于自由时报89.07.15 (六)刊载

一般人都有贪心、瞋心、慢心等烦恼习气,贪着钱财越多越好,或遇到违逆己意的人事物,就发脾气,甚至还认为发脾气是应该的;或者明明知道发脾气不是好事情,但还是作不了主。这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太深厚,要下一番决心才能改得过来。

懂得修行观心的人,当烦恼一起时,就知道要马上回光返照,例如:参禅的人,烦恼一动,就在起心动念处参「『谁』在起烦恼」?念佛的人,在烦恼的当下,就念一声「阿弥陀佛」;如此,烦恼就发生不了作用,也就不会再进一步造就更多身、口的恶业。相反地,如果不知道觉照,不在这念心上用功,就会被烦恼所转,造就身、口、意等恶业,而招感未来的苦报。

 

发菩提心(二十八)

于自由时报89.07.18 (二)刊载

从发心菩提到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分证菩提,到最后要将所有的烦恼全都漏尽,就要打坐、入金刚喻定,这念心当中没有夹杂任何妄想,始终无念、无住、无为、常寂常照,如香的烟一样,没有夹杂,没有一点空隙,如果起一个心、动一个念,这念心当中就有夹杂、就有间断,所以要用金刚定、无间定,将无始无明破除,就能成就无上菩提。希望从发心菩提获证无上菩提,则须精进不懈,这条菩提路是现成的,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今生能够修行学佛,是过去熏修而来的善根、资粮,所以现在更要广集定慧、福德资粮,烦恼慢慢减少,清净心就现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