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我们身上有一样东西不生不灭  |                                                                                                                
  ||
| 
	     |   
  ||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讲,身是无常的,刹那刹那都在变化。   在楞严会上,大王已六十二岁了,他感到年岁一年比一年老,感到无常之苦,便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我们这个身体,哪一部分不生不灭?   佛给他开示,就问他:你第一次见到恒河是什么时候?   他说:三岁。   你十三岁的时候是不是比三岁老?   是的。   十三岁的时候,你那个见跟你三岁的见,有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然后十年十年问他,二十三岁比十三岁,三十三岁比二十三岁,最后问到他六十二岁,你那个见性有没有老?   没老。   这一问一答,波斯匿王听懂了,他非常欢喜,他晓得不生不灭的是自性,生灭的是这个肉身。   也许有人说:我现在这个见,眼力不如从前。   不如从前是你眼睛这个工具出了毛病,不是你的见性退化,只要配副眼镜,就看得很清楚,由此可知,这见性没有生灭,而是你这个工具老化。   再举个例子,人年岁大,听力不行了,要戴助听器,戴了助听器他还能听,说明他闻性没有变化。   所以要知道,我们根身衰老有退化,六根的能力不退化,自性不退化,自性不生不灭。   原来我们身上有一样东西不生不灭,佛要不说明,我们都疏忽了。   文钞译文:   现今的聪明人,虽然学习佛法,因为没有亲近具正法眼的善知识,大都专门注重理性的学习,摒弃了事相的修持以及因果的教育。   既然拨除事修因果,就一并连理性也失掉了。   所以每每有才华高超的一类人,言词能震惊鬼神,追究他的行为,却与市井无知无识的人没有差异。   这个病根都是由于拨除事修因果所导致的。使得上智的人徒然心生怜愍,下愚的人依此样子肆意妄为。这就是所说的以身谤法,罪过无量。   文钞原文:   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   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   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   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怜愍,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   ——复邓伯诚居士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