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化永法师:菩萨常当远离的64种粗恶过失语(十)  |                                                                                                                
  ||
| 
	     |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菩萨常当远离的64种粗恶过失语(十)   三十六者无虚妄语 至三十八者无两舌语   经语浅释·编撰·整理 惭愧 化 永   三十六者无虚妄语   ‘虚妄语’者,不实名虚、糊涂名妄。明知不能做到,或只说而不做就是‘虚妄语’, 虚妄语在十恶业中属恶口。佛子菩萨住世严守戒律,言之必行,行而必果。难付之于行的话不说,世间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况乎出世修行之人更不能说‘虚妄语’!十方诸佛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佛入众生心想中;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他从地狱里救度出来的生命於十方法界都成佛了,他还坚守在菩萨岗位上。我们念佛人做佛弟子更不能说‘虚妄语’,知生死才是大事,一心念佛,期生净土,早使这颗浊乱之心与佛心相应才是!   三十七者无斗乱语   ‘斗乱语’者,就是恶意挑动、唯恐事态不大乱之语,说如是语者大多是为着自己私利而心怀恶意。佛子菩萨、诸圣贤君子以仁慈於天下,以众生祥和安泰、举世太平为己任,在一切境界中都说慈悲语、祥和语而从无‘斗乱语’。 我们念佛人做佛弟子、求的是一颗宁静之心,愿拥有的是一片祥和之地,所以更不能说‘斗乱语’,唯知生死事大,一心念佛,期生净土,使这颗浊乱之心与佛心早早相应才是!   三十八者无两舌语   ‘两舌’与前贴‘斗乱’的区别在于恶意与无意之间。‘斗乱’者是纯怀恶意,而两舌呢,恶意的成分浅一点,多在无意或者不经意间在两者之间传话,就是大家熟知的‘搬弄是非’。说、或者传这种是非语者、虽不怀很大恶意,但,其结果与‘斗乱’无异。是故,佛制四众弟子应受五戒,此‘两舌’悉归‘恶口’业。恶口就是我们语言所造下的业障。从前有一妇人死了,几天后又回还阳间,口里流着黄浓水,满口如火烧烂一般,她告诉家人,她在阎罗王哪里是自己要受此业的,她的生命本不该告结,阎罗判她还阳,她请求查查自己有没有罪过,结果小鬼报告无大罪、就是两舌口过重,随后便判她口含烧红的铁丸……这女人从此改过、一心向善皈佛!朋友们,慧侓法师说‘别让我们辛苦修来的功德从嘴里溜了’就是指语言的过失。真佛子菩萨住世在众生、乃至任何团体里绝无‘两舌语’。 我们念佛人求的亦是一颗宁静之心,愿拥有的是一片祥和之地,所以更不说‘两舌语’,唯知生死事大,一心念佛,期生净土,使这颗浊乱之心与佛心早早相应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