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仁清法师:为什么不能以嗔报嗔  |                                                                                                                
  ||
| 
	     |   
  ||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十七以嗔报嗔   《集颂》:“菩萨不忍嗔报嗔,以骂报骂打还打。   互做坏弄用计谋,如是一切皆违犯。”   《梵网经》第二十一:嗔打报仇戒:“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日日起三业,得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故报者,犯轻垢罪。”   以上从第八“嗔恨恶人不饶益”到第十六“于他烦恼不制止”共九条戒,若有毁犯,会障碍持戒度功德的圆满。从此条的“以嗔报嗔”到第二十的“执恶不舍”共四条若有毁犯,则障碍忍辱度功德的圆满。   此条很好理解,作为一名大乘行者,不但不能以嗔报恩,即便他人对自己有伤害,也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更不可施用计谋,坏弄对方。这样日日起身口意的三恶业,得罪无量,纠缠不休,轮回不止。   ——摘自仁清法师《佛教大乘正觉道之戒律、戒相疏义》之 菩萨四十六轻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