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慧净法师:弥陀光明唯摄念佛  |                                                                                                                
  ||
| 
	     |   
  ||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具足光明之义,释尊于《阿弥陀经》解释弥陀之名号而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此弥陀光明有何种功能?此光明能自然照护摄取(救度)念佛之人。释尊于《观经》之「真身观」解释弥陀之光明而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综合以上二文而阐释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又于《观念法门》云: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而其《观经疏》解释「遍照」之文断言: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既然佛光普照,何以唯摄念佛,不摄余杂业行者?善导大师以「三缘」解释之,其中第一「亲缘」云:   众生起行: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故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人,自然与弥陀心心相印,机法一体不离,此之谓「亲」。而往生极乐,现在已定,不等将来临终。此理,不论知不知、信不信,乃是自然法尔之事。   又,何以弥陀光明普照,唯摄念佛,不摄其它杂业行者?乃因余行非本愿行,故不照摄之;念佛是本愿行,故照摄之。亦即念佛是弥陀本愿之所要求与命令,是弥陀救度之招唤与约束,故曰「乃至十念」。更因弥陀名号之本身即是弥陀之光明,故曰「光明名号」;亦是弥陀之生命,故曰「名即是体」。因此,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以偈赞云: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又于《般舟赞》云:   相好弥多八万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 唯觅念佛往生人   若论光明,一切诸佛皆有,然而以弥陀光明为最尊第一,非诸佛光明可及。之所以最尊第一,释尊以十二光佛之德说明之,而于此之前,便预先概要的叹誉而言:   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 所不能及   又,释尊为了显明弥陀威神功德之独一无二、至高无上,而于《大阿弥陀经》极口崇仰赞叹曰:   诸佛中之王也   光明中之极尊也   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光中之极」、「光中之尊」,不只释尊极口赞仰,十方诸佛也异口同声以「不可思议」赞叹之,《无量寿经》言:   十方恒沙 诸佛如来 皆共赞叹   无量寿佛 威神功德 不可思议  |